03.02 除了蝙蝠不能吃,專家提醒,這幾種動物也千萬不要吃

除了蝙蝠不能吃,專家提醒,這幾種動物也千萬不要吃

目前已知的蝙蝠種類大概1200種左右,不同種類有著不同的習性,有些靠吸血,有些吃水果,而大部分則靠昆蟲為食。雖然蝙蝠種類與習性各有不同,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攜帶了大量病毒,一隻蝙蝠大概攜帶了上百種不同種類病毒,如埃博拉、非典,中東呼吸綜合等。

有人肯定要問,吃野生動物不是高溫殺毒過麼?怎麼還有可能會傳染呢?那是因為野生動物長期生活在野外,任何一種動物都攜帶者不同的病毒,在捕獲、銷售、運輸、烹飪等過程中有機會傳染,即使我們經過高溫殺毒,有些病毒是不可能完全被殺死的。所以說不要接觸野生動物,更不要去食用,因為你不知道哪個環節會傳染。雖然這次的新冠病毒明確了蝙蝠是這種病毒攜帶者,但是專家提醒,攜帶不一定就是傳播源,這幾種動物也千萬不要食用。

除了蝙蝠不能吃,專家提醒,這幾種動物也千萬不要吃

一、老鼠

很多地區有食用老鼠的習慣,常見的有烤老鼠、紅燒老鼠、活吃幼鼠等。老鼠大家都知道一般生活在比較髒亂差的地方,就算是野外的,生活環境也大多數是陰暗潮溼的,在潮溼的環境中容易滋生細菌,同時老鼠食物廣泛,五穀雜糧以及各種野生動物屍體都會吃,這也存在了交叉感染的寄生的可能。

目前老鼠已知的傳染途徑大概有幾種:1、通過老鼠體外寄生蟲叮咬人類傳播,如老鼠身上的跳蚤,2、老鼠身上攜帶的病毒通過糞便或者汙染水源的方式,人類誤食後造成感染,3、老鼠咬傷或者外部攜帶病原體通過人體傷口進行傳播。

除了蝙蝠不能吃,專家提醒,這幾種動物也千萬不要吃

二、蛇

在本草綱目中,蛇全身是寶,蛇膽、蛇皮、蛇肉等等都是可以入藥的藥材。在民間也有不少關於蛇肉的菜餚,如常見的龍鳳,一隻雞跟蛇一起燉,還有常見的蛇酒,把蛇放在高度酒中浸泡後食用,據說有治療風溼的功效。

蛇分為家養的跟野生的,一般野生的會比較貴,味道也比較好。大家都知道野生蛇在野外靠吃小動物為生,如老鼠、青蛙、小鳥、還有我們提到的蝙蝠等等,食物鏈一環扣一環,病毒交叉感染也就不難理解。在蛇身上常見的寄生有:蜱蟲、裂頭蚴等,目前有案例說明裂頭蚴會入侵人的大腦,現有病例患者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吃過“蛇”。

除了蝙蝠不能吃,專家提醒,這幾種動物也千萬不要吃

三、鱷魚

鱷魚在食物鏈中屬於頂端獵食者,小魚小蝦、蛇、小動物等等只要是吃的,無所不吃。這些年鱷魚製品得到大家的喜愛,人工養殖也擴了規模,但是鱷魚長期生活在水中,本身會滋生很多寄生蟲,野生的會更嚴重。目前已知的鱷魚身上常見的有球蟲,球蟲能夠侵蝕腸道壁細胞,繁殖速度快,人體感染後,可引起腹瀉等消化道疾病。

除了蝙蝠不能吃,專家提醒,這幾種動物也千萬不要吃

很多野生動物體質都要比人強得多,在自然進化過程中攜帶的病毒與動物之間形成了某種關係,一旦這種相應平衡被打破,病毒一旦進入新的媒介,得不到相應的平衡就會肆意蔓延。所以管住嘴,遠離野生動物,對自己生命負責,對他人生命負責,拒絕吃野生動物,從你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