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五代演义 第14章 唐昭宗失威被欺 朱温得敬翔如日中天

五代演义 第14章 唐昭宗失威被欺 朱温得敬翔如日中天

呜呼!孟子谓'春秋无义战',予亦以谓五代无全臣。

无者,非无一人,盖仅有之耳,余得死节之士三人焉。

其仕不及于二代者,各以其国系之,作梁、唐、晋、汉、周臣传。

其余仕非一代,不可以国系之者,作《杂传》。

夫入于杂,诚君子之所羞,而一代之臣,未必皆可贵也,览者详其善恶焉。

这是欧阳修对著名的五代名臣敬翔所作出的评价,客观而又公正。

唐昭宗自从讨伐李克用失败后,就一直处于懊悔的状态中,他后悔自己当初不该鲁莽行事,刚开始就拿实力强大的李克用开刀,他本该就近攻打实力尚不成气候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将离长安城最近的威胁拔出掉,然后再联合其他藩镇进攻蜀中王建,拿下王建就有个稳定的大后方,到时候再修养生息,有足够大的实力后,再针对各实力强大的藩镇,实行离间计划,追个击破。然而等他悟到这些的时候,为时已晚了,此时离长安城最近的藩镇节度使李茂贞已经变得异常强大了。

李茂贞趁唐昭宗不在意他的时候,悄无声息的出兵先后攻占了凤州(今陕西凤县西北)、洋州(今陕西西乡)和泾原(今甘肃泾川北)三地。势力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加上他离长安城又近,这时他开始对朝政关心了起来,遂有了不敬之意。

朝廷的一些大臣认为他随意指手画脚,眼中根本没有君主,有的大臣便对他加以斥责。但李茂贞不肯服软,立即修书一封进行反击。

朝中有一些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也和李茂贞联合,对抗其他大臣,这使李茂贞更加骄横,言语当中经常有不恭敬之词,这使刚继位不久的唐昭宗非常生气,经常在朝堂之上大骂李茂贞。

“这个奴才,简直是岂有此理,对我竟然如此不恭,给我下旨撤了他的官职。”

于是唐昭宗下诏命李茂贞调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凤翔节度使由宰相徐彦若来接替。

然而李茂贞拒绝上任,还上奏章说:"我怕将来军情有变,军队难以控制,只会使百姓遭难。到时陛下车驾远行,又到哪里前去避难呢!"

唐昭宗见李茂贞如此回复他,肺都差点气炸了。

“真是气煞我也,这个奴才,对朕竟然如此无理,朕要出兵讨伐他!”

于是,唐昭宗便召宰相杜让能商议,如何遏制李茂贞势力的扩张。杜让能原来曾经领兵讨伐过李茂贞,大败而归,他知道李茂贞的实力,以朝廷现在的兵力,绝对不是他的对手,所以他不愿意得罪李茂贞。

于是对唐昭宗进言:"陛下,李茂贞现在势力强大,以我们的军力,根本无法与之对抗啊,况且凤翔又离京城这么近,万一出兵失利,根本就无法收拾残局啊,到时候即使像当初汉景帝那样诛杀晁错向诸侯谢罪也来不及了。"

但是唐昭宗根本听不进去,此时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他一定要找回来,他毫不退让,愤怒地对杜让能说:"朕不能软弱到受藩镇欺凌到如此地步而默不作声啊!"

公元893年,唐昭宗出兵讨伐李茂贞,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中央禁军根本不是李茂贞的对手,才几个回合下来,便被打败了。

李茂贞领兵进军准备攻打长安问罪。此时的唐昭宗害怕引火烧身,赶忙杀死两个枢密使,请求李茂贞退兵,此时的李茂贞却说主张发兵的是宰相杜让能,非得拿宰相杜让能问罪,同时陈兵于皋驿站,请求杀死杜让能。

宰相杜让能只能无奈的对唐昭宗说:"陛下,我早就预料到了,现在也只有杀了我才可以纾国难。"

面对宰相杜让能的视死如归,唐昭宗泣下沾襟,不得不贬杜让能为雷州司户参军,赐死,李茂贞这才罢兵。

没过多久,公元895年。

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病死,他的两个儿子王珂和王珙争夺节度使之位。

李克用支持王珂继承节度使的位置,而李茂贞支持王珙继承节度使的位置。

王珂因为有李克用的支持,唐昭宗深知李克用的实力更强大,便将节度使的位置给了李克用支持的王珂。李茂贞见唐昭宗将节度使给了王珂,心中愤恨,便和另外两个地方军阀,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和华州节度使韩建一起发兵杀到长安来问罪。

逼着唐昭宗改换节度使的人选,还逼唐昭宗杀掉了两个宰相李溪和韦昭度。唐昭宗无奈,只好照做,事情处理好之后,李茂贞让自己的养子李继鹏留在京城守卫,自己又回到了凤翔。

李克用闻讯后,迅速带兵支援唐昭宗,六月,李克用攻克绛州, 斩杀刺史王瑶(王珙的弟弟,帮助王珙争位)。七月,李克用来到河中,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前去长安,在长安城散布谣言说:"李克用率领十万沙陀军队杀来了!"

王行瑜此举是想让唐昭宗移驾邠州。李茂贞的干儿子阎圭也想把唐昭宗劫到凤翔去。一时间长安大乱。

唐昭宗慌忙从长安城逃出来,来到石门。李克用军队此时在河中一个多月都没往长安方向进发,于是唐昭宗派王戒丕、王允兄两人在李克用处做事,并告知长安的危急情况。八月,李克用进军渭桥,被委以邠宁四面行营都统。

唐昭宗回到长安。十一月,李克用击破邠州,王行瑜败走到庆州后被杀。李克用收兵到云阳,上书请求讨伐李茂贞。唐昭宗怕除掉李茂贞后,李克用的势力大得更加无法节制了,便想保存李茂贞,从而来牵制李克用。于是昭宗慰劳李克用,让他和李茂贞和解,授予李克用"忠正平难功臣"称号,封为晋王。

这时,晋军在渭北遇雨六十天,有人劝李克用趁此机会进入长安,李克用沉默不语,他在犹豫当中,没有下定决心。这时都押衙盖寓说:"自皇帝从石门回来,都不敢好好入睡,如果我们的军队渡过渭河,皇帝更会惶恐不安?这时我们来勤王,为什么要进长安呢?"

李克用笑道:"盖寓都不信我,何况天下其他人呢!"于是收兵回去。

李克用收兵走的时候有点怨恨地说了一句话:"唐昭宗不让杀李茂贞,京师一带永无宁日了!"

李克用走后,乾宁三年(896年)正月,唐昭宗准备再次任命张浚为宰相。

李克用知道后说:"这一定是朱温的阴谋呀。"于是向唐昭宗上表说:"如陛下早上任命张浚为宰相,那么我晚上就带兵到朝廷来!"

长安人心惶惶,唐昭宗还是终止了对张浚的任命。

就在李克用和李茂贞在长安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长安城一片混乱的时候,此时的朱温正在大肆的吞并周围的小藩镇割据势力。

在公元892年这一年,朱温遇到了他心目中盼望已久的良臣:敬翔。

敬翔,出生年月不详,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朝侍中敬晖之后,好读书,尤长刀笔,应用敏捷。人称少年英才。赶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未中。黄巢入长安,敬翔逃至朱温所在的驻地汴州(今河南开封),投靠同乡王发。王发以故人的礼遇接待,但无从推荐使之显达。

敬翔也无计可施,于是替人家写写书信,勉强度日,常有名言警句出现,在军中传诵。朱温没读过书,文章喜欢用浅显明白的话,听到敬翔写的文辞,非常喜欢。

一打听是王发的同乡,于是对王发说:"听说你的老乡很有才华,可带他一起来见我。"

王发不敢怠慢,马上就带敬翔去见朱温。

见到敬翔,朱温便问他:"知道先生很精通《春秋》的大义,我现在有些根基了,很想学习《春秋》里边的方法来作战,以图更大的事业,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敬翔朗声回答道:"诸侯打仗的事。"

朱温说:"你的兵法可以为我所用吗?"

敬翔镇定的回答道:"自古至今的用兵之道,贵在随机应变,出奇谋而制胜。古代的礼俗到现在都没有沿袭下来,变化极大,况且是用兵之道。一味学习《春秋》就是因循守旧,结果只能是徒有虚名而无实效,百战难以百胜,那么大王的大业也就很难有希望了。"

一席话说得朱温心服口服,朱温对此大为赞赏,于是让敬翔补任右职,常让他随军。敬翔不喜欢武职,请求补任文官,于是暂任馆驿巡官,让他专管檄文奏章。

朱温与蔡州贼人相拒连年,城门之外战声相闻,军机要略之事,敬翔经常参予其间。朱温非常高兴,遗憾得到敬翔太晚,所以军机政略,都向他咨询。

蔡州贼寇平定后,朱温上奏朝廷任敬翔为太子中允,赐穿绯衣。敬翔从此跟随在朱温身边,朱温也是对他言听计从,有了敬翔,再加上跟随他多年征战的武将王彦章,朱温一路攻伐,势如破竹,不可抵挡。

五代演义 第14章 唐昭宗失威被欺 朱温得敬翔如日中天

王彦章,生于863年,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阳谷)人,军中外号王铁枪,骁勇有力,勇猛无敌,每战几乎必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无人能敌。

公元893年,在对徐州城经过长达七年的战争后,在敬翔和王彦章的联合下,终于攻破徐州城,驻守徐州的武宁节度使时溥(曾经献黄巢的首级于唐僖宗)与妻小自焚而亡。 至此,徐州、泗州尽入朱温之手。

公元894年二月,朱温亲征郓州(今山东东平县),先派遣朱友裕和王彦章在斗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屯驻军队,自己亲自率领大军从郓州东路向北到达鱼山(今山东东平县北)。驻守郓州的节度使朱瑄侦察到后,同样领兵直奔鱼山。两军在此地相遇,立即展开激战。朱瑄兵败,被杀死一万多人,残兵拥挤着进入清河城,朱温在鱼山下收聚敌尸筑起高大的坟墓以纪战功,驻军几天后返回。

公元895年正月,在敬翔的策划下,朱温派朱友恭和王彦章率领军队攻伐兖州(今山东济宁),挖成堑壕围住兖城。不久,朱瑄从郓州率领步卒骑兵运送支援的粮食想进入兖州,朱友恭和王彦章埋下伏兵击败了他们,在高吴将他们的军粮全部夺过来。

朱温在攻打兖、 郓两地时,节度使朱瑄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派李存信借道魏州(今河北魏县)去救朱瑄等人。李存信屯兵莘县,因李存信军纪不严,屡次劫掠魏博居民,激怒了魏博(管辖今山东北部一带)节度使罗弘信,罗弘信遂与朱温结盟,乃出兵三万以攻河东军。

罗弘信埋伏部队攻打李存信,李存信败退到洺州(今河北永年县广府镇)。李存信敛众而退,为魏博军所薄,丢弃辎重,退保洺州,损失三成军士。

李克用知道后大怒,出师进攻魏博军,屠杀陷落的诸邑。五月,李存信驻军于洹水,朱温派麾下的猛将宣武军将领葛从周援助魏博军。

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今山东鄄城县)。

在公元884年三月,朱温率军大败黄巢军于王满渡(今河南中牟北),葛从周及霍存、张归霸两个结拜兄弟一起率军来投降朱温。七月,葛从周跟随朱温在西华(今河南省西华县)屯兵,他帮助朱温大败秦宗权的王夏(军)寨。

在一次战斗中,朱温临阵落马,秦军来势又很猛,情况十分危急,葛从周挺身而出,扶起朱温上马,之后又与秦军短兵相接,奋力格斗--结果他不仅脸受伤了,而且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也中了数箭、身上也中了数枝枪矛,但他仍然毫不畏惧、拼尽全力,为的就是保证主帅朱温的安全。幸而此时另一位将军张延寿回马来相助,且奋力厮杀,才使得葛从周与朱温都侥幸逃生了。之后,因为此役不利,朱温下令军队退到溵水。由于此战的失误,差点让朱温都战死,所以朱温很不高兴,将许多部将都削职了,但只有奋力营救朱温的葛从周、张延寿升迁为了大校。

之后,葛从周累立战功--他随从朱温在长葛(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镇)、灵井(河南省许昌县灵井乡)作战,结果又大败秦宗权的军队,到了斤沟(今安徽省阜阳市)、淝河,又杀了秦宗权的将领殷铁林及其手下的三千余人,还俘获了九寨都虞侯王涓。

不久,李存信与李克用之子李落落遇宣武军将领葛从周于洹水以南,两军大战,没想到,猛将葛从周早已布好埋伏,李存信战败,李克用的亲生儿子,李落落被葛从周擒杀。

李克用知道后大怒,严词责备李存信,将杀之。李存信惧怕,顿首谢罪,险遭不测。自此之后,李存信便再也不敢跟随李克用征战沙场,不久之后病死。自此一战,葛从周更是名扬天下。

公元898年初,在敬翔的策划下,朱温派遣王彦章和葛从周攻下县州、洺州、磁州三州。李克用派周德威出兵青山口,周德威在张公桥遭遇葛从周和王彦章部队的袭击,周德威大败。同年冬,潞州守将薛志勤去世,李罕之接管潞州,并叛变投靠朱温。

公元898年七月,在敬翔策划下,攻陷东都洛阳。

公元899年,又是在敬翔的策划下,朱温派名将氏叔琮攻破承天军(今山西平定县东),后又攻破辽州(今山西左权县),到达榆次(今山西榆次区)。

氏叔琮,河南尉氏人,朱温的开国名将,壮勇沉毅,胆力过人。作战勇猛,功出诸校。

公元900年,李嗣昭在沙河击败朱温军,再次夺取洺州。在敬翔的建议下,朱温亲自带兵围住李嗣昭部队。李嗣昭败走,逃至青山口,遇朱温军伏兵,李嗣昭大败。同年,朱温军攻打镇州、定州两州,镇、定两州惧怕朱温大军的威名,都脱离晋王李克用而依附朱温。

至此,河北和山西大部分领土落入了朱温的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