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国争光!军工企业都束手无策的发动机难题,被这名工人攻克

众所周知,一架优秀的战机是离不开一款性能优越的发动机,没有好发动机的飞机也算不上是好飞机。然而,令人心痛的是,曾经我国正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因此当歼10战斗机在实现量产时也不得不选择俄制的发动机。

为国争光!军工企业都束手无策的发动机难题,被这名工人攻克

长期以来中国对于发动机的研制也一直是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但是尽管我国在研制航天发动机的路上付出了百倍的努力,但最终效果仍然不是特别明显,先不说要赶超赶超欧美国家了,就连做到与美俄等发达国家相同档次的发动机都很难!在没有优先发动机的情况下,后来我们自己生产的歼10、歼20等一批先进的战机,最终也只能装配推进动力只有10吨的涡扇-10发动机,这也导致了这些战机在作战性能上大打折扣。

航空发动机根据类型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涡扇发动机、涡轴发动机和涡喷发动机,虽然说这些发动机在在应用场合上不同,但是他们的核心部件上却有着一样东西是有着相同之处的,它就是航空发动机上的叶片。而叶片作为整个航空发动机最核心的部件,因此能够掌握发动机的叶片打磨技术,是决定一款发动机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为国争光!军工企业都束手无策的发动机难题,被这名工人攻克

但是这项技术却一直掌握在欧美等国的手中,并且由于航空发动机涉及到了很关键的军工技术,因此长期以来欧美等国在这项技术上一直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不允许其国内的航空发动机企业向中国出口这类技术。因此长期以来我们也只能自己一边自己摸索,一边从俄罗斯进口成型的发动机进行装配。

然而,历史事实总会证明,中国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发动机叶片精密打磨的技术中,有一名普通工人就在这项技术上实现了较大的突破,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大国工匠洪家光;虽然说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但是在叶片精密打磨的技术上获得重大的突破,因此也得到了国家的重奖。

为国争光!军工企业都束手无策的发动机难题,被这名工人攻克

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人,能够获得只有科学家才能够获得的荣誉,这件事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洪家光的贡献有多大,同时,国家对航空发动机领域是非常看中的,只要有进步必定会给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在该领域做出突破。

俗话说得好,不想着当将军的士兵算不上是好的士兵,不想在本职工作上做突破的工人也算不上好工人;正是因为洪家光的存在才让我国具备了可以比肩西方的发动机叶片的精密磨削技术。

为国争光!军工企业都束手无策的发动机难题,被这名工人攻克

成名后的洪家光更是不慕名利,更是毅然拒绝了国外企业百万年薪的邀请。然而,对于他这种对祖国做出大贡献的人,国家是不会忘记的。2018年39岁的洪家光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台,正是因为有着洪家光这样的人才,才推动了中国航空事业在最近几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洪家光用自己琢磨出来的特殊工艺获得了国家专利,这也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中的多项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