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揮別4.025%

揮別4.025%

據悉,監管已經暫停險企報批預定利率為4.025%人身險產品,釋放出強烈的利差損防範信號。

而另據瞭解,為研究人身險產品問題,近期,銀保監會還組織少量人身險公司高管召開了專門的閉門會。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過高有可能導致的利差損風險或正是其中一項重要議題。

1、力戰2019年開門紅,4.025%預定利率

重出江湖, 銀保監會急急喊停


自1999年6月10日,原保監會發布

揮別4.025%

《關於調壽險保單預定利率的緊急通知》

(保監發[1999]93號)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人身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上限就被牢牢卡在年複利2.5%上,並不得附加利差返還條款。

這幫助險企有效防範利差損風險的同時,卻也將人身險產品推向了高度同質化的泥潭,直至2013年,人身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啟幕,這一局面才有所緩解。

根據2013年8月份監管發佈的《關於普通型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

2013年8月5日及以後簽發的普通型人身保險保單法定評估利率為3.5%。2013年8月5日及以後簽發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保險期間為10年及以上的其它普通型年金保單,保險公司採用的法定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可適當上浮,上限為4.025%和預定利率的小者。

保險公司開發普通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不高於中國保監會規定的評估利率上限的,備案即可,一旦高於評估利率上限,則必須經過監管部門審批。

2、預定利率上行、投資收益率下行,保險業利差損風險不得不防

激進的定價策略讓大型險企在激烈的市場

競爭中搶得先機

揮別4.025%

不過對於保險公司而言,資產產負債的匹配至關重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利差損。必須要看到的是,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之下,險企預定利率逐漸走高的同時,投資收益率卻在不斷走低。從多家上市險企公佈的數據來看,其2018年前三季度的總投資收益率相較2017年同期均出現明顯下滑,基本在3.3%-4.8%之間,而2017年同期,基本都在5.1%以上。

這種情況下,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應高度重視有可能出現的利差損風險。國內經濟增長挑戰加大,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短期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根據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預,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或放緩至6.2%至6.3%。在此背景下,壽險公司面臨資產收益下行、資本市場波動加劇、信用風險暴露和違約事件頻發等風險,資產負債匹配難度加大。

揮別4.025%近期保險業釋放的一系列消息也已表明2019年行業形勢之嚴峻,強化風險管控已經刻不容緩,監管部門在此時叫停預定利率為4.025%的保險產品的審批工作,可謂“未雨綢繆”。

3、從上到下,防風險依然是2019年重中之重

防範包括利差損在內的各種風險

揮別4.025%不僅是保險業,在2019年的重要任務之一,其實也是金融行業乃至全社會在2019年的重要工作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十八大以來,防控金融風險的重要性、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被反覆強調

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要堅決打好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近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明確,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草、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作為重要的金融行業之一,保險業在範風險領域,自然也應當高度警惕。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召開2019年監管工作會議,為2019年銀行保險業的風險防範形勢作出預判。會議認為,當前銀行業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但面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要“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要通過有效監管防範化解眢類經營風險和防止局部風險擴散蔓延,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揮別4.025%

對於保險業而言,此番監管部門叫停4.025%預定利率產品的審批,無疑正是看到了高企的預定利率背後逐漸走低的投資收益率所給險企帶來的利差損風險隱患,對於各保險公司而言,守住了不發生嚴重利差損的風險底線,也才算是守住了自身的生命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