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終身複利4.025%,40年後相當於每年投資10%的單利

有許多人根本不考慮養老金,並認為現在30多歲、40歲,還有二三十年呢?

好吧,二三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時光如白馬過隙,其實成年後辛苦的人生,並沒有多少個三十年。

在養老金的長期價值上,也許有人不認可,但今天要說的是,就算是純粹的理財,4.025%複利的年金險,在現金價值的滾動增長上,表現的仍舊優秀

理財 | 鎖定終身複利4.025%,40年後相當於每年投資10%的單利

一、年金的複利威力

1、單利和複利的差距

複利就是利滾利,舉個簡單例子,假定利率都是4%,10萬存10年:

按單利計算:10萬+10萬×0.04×10=140000元

按複利計算:10萬×(1.04的10次方)=148020元

10年或不明顯。但時間是複利最好的朋友。

如果說單利是做加法,那麼複利就是做乘法。單利是線性增長,複利是指數增長。對比可見,20年的時間複利就可以比單利多17%的收益,30年多36%,40年多65%,50年多103%。

理財 | 鎖定終身複利4.025%,40年後相當於每年投資10%的單利

複利把所賺到的錢再進行投資,讓錢再生錢,賦予一定的時間,才能享受複利的神奇。

以如意享4.025%的複利計算。

如果以40年的時間衡量,相當於9.62%的單利

這是什麼概念呢?現在5年期的P2P的水平基本上能達到這個水平。但跑路血本無歸的概率大過80%。

也就是您需要面臨80%血本無歸的風險,連續每次5年到期後,要投資8次P2P且沒有一次被跑路的,且都達到10%的收益才可以。

理財 | 鎖定終身複利4.025%,40年後相當於每年投資10%的單利

我們再從金額上直觀感受一下:

銀行存款都是單利,但為了更接近真實,模擬了每五年一次手工把本息轉入下一個五年的操作,相當於五年一次複利。假設利率恆定在4.02%或3.5%。從第10年開始,每五年作一次對比,結果如下圖:

理財 | 鎖定終身複利4.025%,40年後相當於每年投資10%的單利

在理想情況下,10年後,如意享每年的收益是大於銀行存款的。實際情況銀行的存款收益很難破4%,且要求70年不變,又要求五年本息轉一次,完全是是天方夜譚

不信?你問問銀行,可以不可以給您籤一個70年的協議?保證這樣利率鎖定的權力?

2、複利3.5%和複利5.5%的差距

看下圖:

理財 | 鎖定終身複利4.025%,40年後相當於每年投資10%的單利

看似不起眼的3.5%和5.5%,卻輕鬆在20年,創造了2倍和3倍的差距

而就在20年前,當時平安、中國人壽、新華、太平洋、泰康等保險公司推出了一些預定利率7.5%-10%左右的儲蓄險,例如平安人壽的“少兒360”、中國人壽的“99鴻福”等,年複利在8%左右——終身的。

理財 | 鎖定終身複利4.025%,40年後相當於每年投資10%的單利

我們現在覺得8%的無風險收益太難得了,但當時很多人也不覺得這樣的保險產品好,因為當年存款利息就有10%。

如果購買一張8%利率的年金,和一張4.025%的利率的年金,在20年後會相差多少財富,大家想想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巨大差距。

可惜的是,20年前,我們沒有一個英明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受到當時存款10%的誘惑。他們想不到的是,20年後,銀行存款利率竟然下降到1.5%。

現在4.025%的年金,也同樣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依然受到銀行理財5%的誘惑。

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體量在持續增大,GDP增速降低,利率下行是必然趨勢。市場的投資回報率下滑,而保險公司的投資範圍限制較大,可以預見未來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也將下行。

理財 | 鎖定終身複利4.025%,40年後相當於每年投資10%的單利

世界上經濟越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利率越低。對比了更多發達國家的現狀,利率下行是大趨勢,而未來我國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所以在當下鎖定利率顯得尤為重要。

理財 | 鎖定終身複利4.025%,40年後相當於每年投資10%的單利

如果我們生活的德國,我們可能會為搶到0%的30年期理財(國債)而興奮不已。投資者紛紛瘋狂購買!

理財 | 鎖定終身複利4.025%,40年後相當於每年投資10%的單利

隨時中國國內經濟的不斷髮展,可以預見,今天瞧不起4.025%的收益,再過5年,估計您在銀行都買不到3%的理財品。

試問還有哪個金融機構哪種金融產品,以合同形式約定終身保證的利率?5年後您是不是還要再為資金“尋找下一個標的”?

事實上,4.025%的年金,大多數基本上都會有2019年停銷售。而且銀保監會不會再批覆如此高預定利率的年金。

2019年1月份後,國內再也沒有預定4.025%的產品上市。

理財 | 鎖定終身複利4.025%,40年後相當於每年投資10%的單利

2019年8月30日,銀保監會發布了一則通知,主要是將壽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上限從4.025%降到3.5%。

簡單來說,就是以後保險公司賣給你的普通型養老年金及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產品,預定利率最高不能超過3.5%了

理財 | 鎖定終身複利4.025%,40年後相當於每年投資10%的單利

為什麼?主要是保險公司投資風險過大。其實隨著經濟發展的逐漸成熟,市場的投資回報率也會逐漸穩定。同時資管新規之後,剛兌打破,“高收益無風險”的投資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保險公司的投資範圍限制較大,也使得投資回報下行。未來幾十年要

剛兌4%的收益,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在“不確定”的環境中保證“確定性”,保險產品安全穩健的的優勢愈發凸顯。

年金是不需要格外積極地理財,就可以把握的財富長期增值的機會,是時間的緣分和複利的禮物。

二、年金理財的穩健性

1、我一個漲停就是40%收益,為什麼購買年金

看到這裡,有些“大佬”暗自笑了,“我隨便一個漲停就是40%,我隨便一個項目就是30%,我隨便一個理財就是10%”

諸如此類的話語,經常聽到有人掛在嘴邊,彷彿下圖:

我有好多女性客戶下了決心要購買年金,但回家與

男士商量,就會被自負的男士們給否定了。

然而事實上,好賭是許多男性的天然屬性,自封為巴菲特是他們財富操控慾望的表現,但他們的業績可能表現的很差:

P2P,五年前18%,現在7%,還有99%暴雷;

餘額寶,五年前7%,現在2.4%;

銀行理財,五年前8%,現在4%;

股票,一個跌停,一夜回到解放前!

老張的故事:

老張40多歲,企業高管,家庭年收入近百萬,在北京有房有車,無貸無債。上有老下有二小,一個上初中,一個剛上小學。

老張有豐富的“理財經驗(peiqianjingya)”

股齡十多年的他,從最高5倍的收益到現在深度套牢股票停牌,賬戶只剩三成本金,堪稱豪宅進去桑塔納出來。

前幾年,P2P盛行,年化12%-18%的誘惑,讓他找到了彌補股市傷痛的希望。一開始一萬元的嘗試,拿到點蠅頭小利後逐漸加大投入,前後也放了快50多萬進去。後來,P2P爆倉了。

老張的同學在證券公司工作。2014年給他介紹了一隻號稱連續五年都在盈利的信託產品,100萬起投,封閉期1年。他決定試試。截至2019年,累計虧損近15%。同學說,沒辦法,行情不好,so sorry

老張一直迷之自信的投資能力,實際上如此不堪一擊。

老張太太不希望再折騰了,偶然的機會遇到初初,希望為自己的養老做一些20年的準備,但回去與老張商量後,被老張無情地否定了。老張分析了好久,堅信自己的投資水平,終有一天會東山再起

2、我要複利,不要暴利

哪怕只鎖定4%的複利持續增長,也遠比貌似高收益的瞎折騰強,10次投資,7次賺百分之一二十,只虧3次,最終還不如4%複利來的多。

#複利下的10年龜兔賽跑#

理財 | 鎖定終身複利4.025%,40年後相當於每年投資10%的單利

左側“烏龜式”理財,每年以4%“慢速”增長,連續十年每年增長一點點。右側“兔子式”理財,以10%“快速”增長,十年中僅有三年虧了20%。這場龜兔賽跑的結果是——烏龜贏了!

三、4.025%且買且珍惜

有一句話很經典的:我們感受不到它的原因,往往我們就身在其中!

向前看20年,4.025是峰值;

向後看,利率下行已經展露趨勢。

高利率時代一去不返;

提前鎖定終身利率在家庭資產配置中尤為關鍵。

提前配置一份終身鎖定收益的年金險,給自己預定終身的現金流,是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

機遇不僅偏愛有準備的人,還需要該人有長遠的眼光和超前的認知水平,否則真正的機遇擺在面前,也可能認為是陷阱。

4.025即將成為歷史,且買且珍惜!

需要一對一規劃的、看不太明白利益演示表的,可直接下方留言~

以上就是關於4.025%年金險的搶購指南。最後的躺賺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一切美好都是被提前規劃設計的,預見才能遇見。睿智的你,無需多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