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想赞美春天却尴尬词穷?来来来,看看老祖宗们是怎么玩的吧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最近是不是常看到这句话?

甚至都有点……看腻了?

眼下,气候逐渐回暖。

窗外的壁纸,悄悄切换成了和煦的春光。

可当我们想把春天大肆赞美一番时,却陷入了一种词穷的尴尬。

“啊!内什么。

太好了,要绿啦。

还是春天好,你看,多好……”

孩子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尴尬,仰头望着我们,露出鄙夷的神情。

我们活该被鄙夷。

必须承认,我们太low了。

词穷只是表象,脑穷才是根源。

想赞美春天却尴尬词穷?来来来,看看老祖宗们是怎么玩的吧

我们在抒发心情时,除了“好嗨哟”、“香菇蓝瘦”这类毫无营养的网络语言,也说不出啥了。

看到令人激动的景致,先百度再查字典,然后才能输出一记“造物钟神秀”这样的古句。

迎着丝丝春雨在河道上漫步,又有多少人脑中能闪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呢?

现代人,工作太繁忙,娱乐生活又过于“丰富”,以致于丧失了叹春悲秋的能力。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游春踏青的习俗,还留下了无数咏春、叹春、惜春、伤春的诗词。

注意这个字,咏。高端不?

来,看看咱的老祖宗是怎么玩的吧。

1、赏花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这个人命苦,一生大多是在穷困潦倒中度过的。

人们对他的印象,很多时候都停留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或者“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些诗句上,可怜着呢。

在风雨飘摇的天地间,连安身立命都艰难的一个人,心里装的却是国家和黎民。

想赞美春天却尴尬词穷?来来来,看看老祖宗们是怎么玩的吧

他见不得别人受苦,可是在当时,又有谁怜惜他的才华,能为他提供一个安稳的避风港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自己家都屋漏偏逢连夜雨了,还在推己及人地心疼着普天下的寒士,这羸弱的身躯,如何能载得动这许多愁。

只有在四川那几年,幸亏朋友的资助,他才得到了片刻安宁。

江畔独步寻花七首,就出自这一时期。

安宁的生活给了诗人慰藉,才能写出这样可爱的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心情好得简直想放歌,想跳舞,然而他是内敛的杜甫,不是张狂的李白。

就让这些花间的精灵们,替他去唱,去跳,去挥洒这欢乐的心情吧。

2、野餐


苏轼--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睛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淡烟疏柳媚睛滩”,这个“媚”字用得极妙。

人们常把春天比喻成姑娘,在那个乍暖还寒的午后,在那片不知名的河滩,在苏轼眼中,春天是一位明媚而清丽的女子。

我们读苏诗,一方面感受着文字的美感,另一方面,在其中体会着苏轼那豁达、乐观的精神。

想赞美春天却尴尬词穷?来来来,看看老祖宗们是怎么玩的吧

像“人间有味是清欢”、“腹有诗书气自华”、“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一类的金句,能有一句流传千年,已是人生之大幸。

对于苏轼来说,此类金句信手拈来,一抓一大把。

苏轼因才华太盛为政敌所妒,卷入乌台诗案,一再遭受贬谪时,任他再怎么胸襟开阔,也不免会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

身处波谲云诡的官场斗争中,一波波的政治高压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他能怎么办?

只能苦中作乐,从生活里努力寻找一丝温情。

比如那些地方特色美食,或许能让他“为口忙”而暂时忘记眼前的困境吧。

3、游西湖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日的西子湖畔,总是游人如织。

往年一到春天,杭州的朋友看到人头攒动的现象总是忧心忡忡:断桥会不会真的被踩断,从而“名符其实”呀?

白居易,在诗人中过得算是比较顺遂的,起码没有像杜甫、苏轼那样,常为生计所愁。

如果说杜甫的苦是不得已,是天生的,那么白居易则是喜欢主动去品尝人间疾苦。

自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已一去不复返,可是统制阶层并没有放弃享乐,国力衰败了,拿什么来供养他们的挥霍无度呢?

只有一条道,那就是加剧对老百姓的盘剥。

早期的白居易,凭着诗人的良心,写下了那些为贫苦大众发声的讽喻诗,像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卖炭翁》、、《观刈麦》、《新丰折臂翁》等。

任谁读到“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手悬敝筐……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句子,也会为之潸然。

这首《钱塘湖春行》是诗人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想赞美春天却尴尬词穷?来来来,看看老祖宗们是怎么玩的吧

诗中无论是山、水、花、草、还有那些春天的莺歌燕舞,无一不透露着欣欣向荣的生机,展现着诗人春风得意的心境。

末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更是毫不掩饰诗人对杭州这座城市的喜爱之情。

以至于令他终身魂牵梦绕,一直念叨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泛舟


宋祁--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轻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王朝的全盛时期,文坛上闪耀的群星不亚于唐朝。

以宋祁这样的诗才自然要屈居于苏轼、欧阳修、范仲淹这样的大文豪之后。

但宋祁也绝非泛泛之辈,他与哥哥宋庠同时赴考,同科得中,同朝为官,一时被传为佳话。

想赞美春天却尴尬词穷?来来来,看看老祖宗们是怎么玩的吧

宋祁留下的诗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这首《玉楼春.春景》。

尤其是那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还为他赢得了个“红杏尚书”的美名。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评说“着一闹字而意境全出”。

可不嘛,春正好,花儿开得正欢,一时挤满了枝头,除了“闹”字,还有哪个字能体现出这番情景呢?

5、游山玩水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山水盈盈处。

才始送君归,又送春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真是清新可爱,简直不输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

将水比喻成美人的眼波,把山比喻成美人的秀眉。

想赞美春天却尴尬词穷?来来来,看看老祖宗们是怎么玩的吧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即使从未到过江南的人,读了这样的诗句,也不免对江南山水充满向往吧。

这首词无需过多注解,字句平铺直叙,却又写得妙趣横生。

江南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佳丽?

请自行前往,一探究竟吧。

6、农家乐


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近年来,江浙一带兴起了一种旅游方式----采茶。

在茶山上呼吸新鲜的空气,采摘鲜嫩的茶芽。

在茶庄品尝春天的第一口清香,去感受一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闲情逸致。

一幅美好的春日采桑图,采茶时也可以借用一下。

此诗化用乐府诗《陌上桑》,将原诗的200多字,提炼为一首30字的小诗。

然而它不仅将原诗中的含义表达得无比精确,在意境上更高一层,这就是李白的功力。

千百年来粉丝无数,绝非偶然。

想赞美春天却尴尬词穷?来来来,看看老祖宗们是怎么玩的吧

《陌上桑》用了许多文字,着墨于罗敷女如何美貌。

李白化繁为简地仅用“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两句,就让美丽的罗敷姑娘站在了我们面前。

最绝的是,面对轻佻的太守,罗敷无须跟他过多废话,只一句“蚕饥妾欲去”,立马就将轻狂之徒贬低至尘埃。

言下之意是,我的蚕儿们饿了,我得回去喂蚕了。

瞧,在罗敷眼中,你是大官又怎样?还不如蚕儿们来得要紧呢。

作诗如做人,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李白为人旷放、率真、仗义,正如他自己诗中所写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读他的诗,总有一股豪气在心里回荡。

眼前是同样的春天,古人与我们却是不同的境界。

值得思考的问题。


好了,关于诗词,我就列这6首吧。

想必你还知道不少关于春的诗句吧?

不打算为春天助助兴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