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故事:杀牛匠王一锤

王疤子种田——入不敷出

王一锤原本是个单身汉,二墩身材,寸头,三角眼还有一点斜视,小时候摔一跤磕破了头,留下一个疤,没长头发,村里人就都叫他王疤子。

王疤子娶不上老婆,除了长得有点丑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里穷。他是家里的老满,姐姐们都嫁出去了,他还穿着开裆裤。父亲老来得子,把他养得娇,啥辛苦的事都不让他干。结果等他父母一去世,他既不会种庄稼,也不会养鸡养鸭,穷得叮当响,就靠帮别人做点零活儿糊口。村里人都笑他没有公子的命,却有公子的病。

等到35岁时,他大姐给他介绍了一个蠢婆,其实她并不是真的蠢,用村里其他媳妇的话说是“蠢进不蠢出”,即谁要给她东西,她兴高采烈,若让她帮助别人,她宁愿一片白菜叶烂在地里,也不愿意送给别人。

故事:杀牛匠王一锤

但自从把她接到家后,王疤子就像变了一个人。首先,当然是精气神儿,每天行走在村里,昂首阔步,喜气洋洋,头上那块疤像一块勋章一样闪闪发光。其次,比以前更加勤快了,虽然还不会种田,但把以前包给别人的田要回来了,自己学种。

于是村里人又有了新的笑话,比如骂一个人不会算账就是:王疤子种田——入不敷出。村里人并没有恶意,因为这就是事实,他最后收割的稻谷还当不了农药化肥钱。两年后,他干脆不施肥,也不洒农药,甚至把插秧也省了,春耕的时候,把田耙平后,在湿润的泥土上洒一把谷种,爱长啥样长啥样。

养牛、放牛、杀牛

你还别笑话,自从这么做之后,至少他不亏本了。而且他还由此开发出一项新技能,并最终获得了“王一锤”这个外号,这个外号比疤子好多了,疤子是嘲笑他的外表,王一锤则是夸奖他的技能。

话说他发现种田不赚钱后,就开始了养牛。养牛这个活儿不像种田,它是包赚不赔,只要在牛出生不久后,用少量的钱买进,然后每天牵出去放,反正他每天都是闲着没事就瞎逛,逛到哪里就牵到哪里,等牛吃了个肚儿圆就牵回来。这样放一两年,就能再赚一头牛。农村里草有的是,他时间也有的是,所以只要一直坚持下去,他未来就能拥有无数头牛。

故事:杀牛匠王一锤

因为把时间用来放牛,就更少时间打理稻田了。稻田里的水稻就干脆跟野草同流合污了,到后来不是在水稻里找草,而是在草里找水稻,费半天劲儿也找不出多少稻谷来。他索性不要了,直接把牛牵到稻田里吃,不但没有浪费水稻,还省了割草的工。水稻里的禾苗和草都又甜又新鲜,牛儿们每天吃得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别人看到牛吃家里的水稻,会急得冒火,他看到牛儿吃成这样就像看到了钱一样,开心得不得了。

牛儿多了,就要卖牛,到了年底还要杀牛。杀牛是个技术活儿,得请专业的人,但请专业的人就得付一笔杀牛的钱。王疤子才不愿意把钱交给别人赚,再说他老婆也不会肯。好在王疤子正事不会,这些歪门邪道的技术他全都拿手。

杀牛这天,村里人都来看,连小孩也来了。有些人是要来买牛肉,说家里养的牛肉不会注水,好吃。有些人则是来看杀牛的,平时村里没啥娱乐节目,1997年镇上公开枪毙一个杀人犯时,人山人海。现在不会这样干了,大家就来看杀牛。

王疤子很开心,脸上露出一股很得意但又压抑着的笑容,头上那道疤痕像闪电一般,时不时闪亮一下。自己还从来没有在舞台中央站过,今天可要好好露一手了。

他把牛牵出来,系在屋前那棵粗壮的梧桐树上,然后从房间里拿出一把青草,喂到牛嘴里。牛用舌头一卷,就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

王疤子朝手心吐了一口唾沫,搓一搓,然后握着大铁锤靠近牛耳,悄悄地说上了话。村民都笑他装神弄鬼,可说来也怪,那牛似乎听懂了他说的内容,很乖顺地就趴到了地上。

看到它温顺了,王疤子往后退一步,问牛:“草好不好?”

牛嚼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昨晚睡得好不好?”

牛趴得更温顺了,轻轻地眨了一下眼。

故事:杀牛匠王一锤

就在这轻轻一眨之间,说时迟那时快,王疤子迅速举起大铁锤,“轰”的一声,砸在牛的头盖骨上。围观的乡亲一阵尖叫,有的孩子吓得哇的一声哭出来了。

再转头一看,王疤子的刀已经捅进了牛喉咙里,血液像水缸被砸了一个洞一样汩汩往外涌,再看那头牛已经耷拉了眼睛,身子在一抽一抽。

大伙儿都震惊了,很好奇斜视眼的王疤子怎么做到了一锤定生死。自从那天起,大家就不再叫他王疤子,而叫他王一锤,形容他杀牛厉害。别的人杀牛,都要两三个壮小伙子,轮番轰,一直轰得自己筋疲力尽,牛才会轰然倒下。而王一锤只要一锤就能轻松搞定。很多人都觉得他有法术:

“一锤,你趴在牛耳朵边讲了什么?”

“这是牛话,说了你也不懂。”

“那你问它草好不好,昨晚睡得好不好,也是牛话吗?”

“这是牛话?你怎么听懂了?你是头牛吗?”

“一锤,你那一锤锤在什么地方?你是斜视眼,怎么瞄准的?是不是有穴位的讲究?”

“是的,来,我告诉你在哪儿。”他伸手去摸那人的头盖骨,吓得那人连忙跑开。

远近闻名杀牛匠王一锤

伴随着这些神秘的猜测,和那神准无比的一锤,王一锤彻底火了。从这天开始,他除了买牛、放牛、卖牛外,又多了一项业务,就是杀牛,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杀牛匠。

杀牛能给他带来更多的收入,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七八百元,还要顺带一点牛肉、牛骨和牛内脏。而且随着他名气的增加,他买牛、卖牛的业务也多了起来。家里的田他彻底不种了,连春耕撒种子那一步都省略,反正牛只是要吃草,又不吃稻。而且蠢婆老婆也可以自力更生了,每天牵着一大群牛出去放,跟放一群孩子一样,每天管它们吃、喝、睡,然后等他们长得膘肥体壮,再拿去换钱。

杀牛多了,就会遇到各种各样奇怪的事儿。比如有的牛被杀之前会哭,有点牛会叫,有的牛会不断回头看牛圈,有的牛会默默地看向主人,然后眼角流出几滴泪。还有一头牛更加奇葩,王一锤把它刚牵出牛圈,那头牛就“扑通”一声,四脚跪在他面前……当然,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牛,王一锤都是一锤,一锤下去,就开始捅刀,然后解剖,卖牛肉。

这一天,村支书打电话请王一锤去杀牛。村支书家这些年越搞越好,不但坐稳了村支书的座位,还把外面打工的儿子叫了回来,养了几头肉牛,挖了几口池塘,又把老房子改成了猪圈,经过多年经营,翻修了房子,建了一栋小别墅,现在又要娶儿媳妇,请王一锤去杀牛就是为了给儿子讨亲。

王一锤扛着那把大铁锤,晃晃悠悠地来到村支书家。他打开牛圈,循着村支书的手看去,嗬,这头牛真是膘肥体壮,明显高出其他牛一截,背宽得像一堵墙,臀部紧致得像个石头雕的球,四条腿线条分明,肚皮滚圆,再看那一双牛眼,瞪得比铜铃还大,眼神深不见底,王一锤被它的眼睛给吸引了,他似乎看到了后山那个山洞,黝黑黝黑地,丢一块石头进去,叮咚一声传出幽暗的回声。小时候,他经过那个山洞朝里面喊了一声,回声传来,把他吓得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三日不退,后来请来一位仙婆化了一碗香灰水,才把小命给救了回来。

故事:杀牛匠王一锤

“锤子。”村支书向来这么叫他,这一叫似乎把他魂灵从远处拉了回来。他回过神来,觉得自己刚才好像灵魂出了窍,背上早已出了一身冷汗。

“这是见鬼了?”王一锤一边想,一边打开牛圈,他第一次眼睛不敢与牛眼对视,不过按照他斜视的眼睛来看,也从来没有与谁真正对视过。

他赶紧把牛绳系在树上,心里想着刚才的情景,隐隐觉得今天有什么地方不对。想起师父交代的咒语,他开始有点嘀咕:这话还有用吗?要不干脆找准脑门一锤下去算了?他朝手心吐了一口唾沫,搓了搓手,手还有点滑,又吐了两口,然后握了握手里的铁锤。

当握紧铁锤的时候,他心里有底了,随便它是头什么牛,即便是个神是个鬼,也挡不住这势大力沉的一锤。于是他定了定神,走向前去跟牛说几句“临终关怀”的牛话,这是师父交代下来的,绝不能坏了规矩。

可就在他要靠近这头牛时,突然一阵剧痛从泥土深处传来,开始几秒他都没反应过来,分不清是痛还是其他感觉,他本能地朝剧痛处望去,才发现自己的脚已经踩在了泥里,上面踩着牛蹄。直到这时,他才反应过来,随后一声惨叫从肚子深处像一颗冲天炮般迅速蹿出喉咙,然后“啊”“啪”的响彻整个乡村。

杀牛匠王一锤被牛踩到了脚,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村支书赶紧打电话叫来了赤脚医生,好在农村的泥土是软的,牛踩在他脚上的力道被卸掉了几分,所以并没有伤筋动骨,只是有点肿。医生给他上了点药,打了针,让他卧床休息两天就会好。

果然过了两天,脚就已经消肿,他试了试已经可以正常走路了。这时村支书又打电话过来,说这头牛再不杀就没法讨亲了。其实不用村支书喊,王一锤这两天恨得牙痒痒,早就想报仇雪恨了,杀了一辈子牛居然被牛给耍了,这畜生,今天不跟他好好说话了,照准脑门一锤子下去了结牛命。

可就在他刚有了这心思时,他就觉得脚有点异样,等他一瘸一拐找到锤子准备出门时,脚已经肿得老高,跟那天牛踩在他脚上一样。

这一次,王一锤彻底被吓怕了,比上次被牛踩一脚还害怕。过了一会儿,他整件衣服都已经汗透,他坐了下来,叫蠢婆帮他拿来一件衣服换了,把锤子一扔,然后打电话告诉村支书,这牛他不杀了。

不但这牛不杀了,以后所有的牛都不杀了。后来,有人出1000元请他,他也坚决不杀。也有人想来拜师,请他传授锤牛的手法、部位和说的那段牛话,他都摇摇头:不杀了,不杀了。

我是谷子,出身农村,曾谋职帝都,做过媒体,现居南方某城市,经常写点乡村文字,如果你对乡村故事感兴趣,欢迎关注。

更多我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