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故事:殺牛匠王一錘

王疤子種田——入不敷出

王一錘原本是個單身漢,二墩身材,寸頭,三角眼還有一點斜視,小時候摔一跤磕破了頭,留下一個疤,沒長頭髮,村裡人就都叫他王疤子。

王疤子娶不上老婆,除了長得有點醜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裡窮。他是家裡的老滿,姐姐們都嫁出去了,他還穿著開襠褲。父親老來得子,把他養得嬌,啥辛苦的事都不讓他幹。結果等他父母一去世,他既不會種莊稼,也不會養雞養鴨,窮得叮噹響,就靠幫別人做點零活兒餬口。村裡人都笑他沒有公子的命,卻有公子的病。

等到35歲時,他大姐給他介紹了一個蠢婆,其實她並不是真的蠢,用村裡其他媳婦的話說是“蠢進不蠢出”,即誰要給她東西,她興高采烈,若讓她幫助別人,她寧願一片白菜葉爛在地裡,也不願意送給別人。

故事:殺牛匠王一錘

但自從把她接到家後,王疤子就像變了一個人。首先,當然是精氣神兒,每天行走在村裡,昂首闊步,喜氣洋洋,頭上那塊疤像一塊勳章一樣閃閃發光。其次,比以前更加勤快了,雖然還不會種田,但把以前包給別人的田要回來了,自己學種。

於是村裡人又有了新的笑話,比如罵一個人不會算賬就是:王疤子種田——入不敷出。村裡人並沒有惡意,因為這就是事實,他最後收割的稻穀還當不了農藥化肥錢。兩年後,他乾脆不施肥,也不灑農藥,甚至把插秧也省了,春耕的時候,把田耙平後,在溼潤的泥土上灑一把谷種,愛長啥樣長啥樣。

養牛、放牛、殺牛

你還別笑話,自從這麼做之後,至少他不虧本了。而且他還由此開發出一項新技能,並最終獲得了“王一錘”這個外號,這個外號比疤子好多了,疤子是嘲笑他的外表,王一錘則是誇獎他的技能。

話說他發現種田不賺錢後,就開始了養牛。養牛這個活兒不像種田,它是包賺不賠,只要在牛出生不久後,用少量的錢買進,然後每天牽出去放,反正他每天都是閒著沒事就瞎逛,逛到哪裡就牽到哪裡,等牛吃了個肚兒圓就牽回來。這樣放一兩年,就能再賺一頭牛。農村裡草有的是,他時間也有的是,所以只要一直堅持下去,他未來就能擁有無數頭牛。

故事:殺牛匠王一錘

因為把時間用來放牛,就更少時間打理稻田了。稻田裡的水稻就乾脆跟野草同流合汙了,到後來不是在水稻裡找草,而是在草裡找水稻,費半天勁兒也找不出多少稻穀來。他索性不要了,直接把牛牽到稻田裡吃,不但沒有浪費水稻,還省了割草的工。水稻裡的禾苗和草都又甜又新鮮,牛兒們每天吃得躺在地上爬不起來。別人看到牛吃家裡的水稻,會急得冒火,他看到牛兒吃成這樣就像看到了錢一樣,開心得不得了。

牛兒多了,就要賣牛,到了年底還要殺牛。殺牛是個技術活兒,得請專業的人,但請專業的人就得付一筆殺牛的錢。王疤子才不願意把錢交給別人賺,再說他老婆也不會肯。好在王疤子正事不會,這些歪門邪道的技術他全都拿手。

殺牛這天,村裡人都來看,連小孩也來了。有些人是要來買牛肉,說家裡養的牛肉不會注水,好吃。有些人則是來看殺牛的,平時村裡沒啥娛樂節目,1997年鎮上公開槍斃一個殺人犯時,人山人海。現在不會這樣幹了,大家就來看殺牛。

王疤子很開心,臉上露出一股很得意但又壓抑著的笑容,頭上那道疤痕像閃電一般,時不時閃亮一下。自己還從來沒有在舞臺中央站過,今天可要好好露一手了。

他把牛牽出來,系在屋前那棵粗壯的梧桐樹上,然後從房間裡拿出一把青草,喂到牛嘴裡。牛用舌頭一卷,就津津有味地嚼了起來。

王疤子朝手心吐了一口唾沫,搓一搓,然後握著大鐵錘靠近牛耳,悄悄地說上了話。村民都笑他裝神弄鬼,可說來也怪,那牛似乎聽懂了他說的內容,很乖順地就趴到了地上。

看到它溫順了,王疤子往後退一步,問牛:“草好不好?”

牛嚼的哈喇子都流出來了。

“昨晚睡得好不好?”

牛趴得更溫順了,輕輕地眨了一下眼。

故事:殺牛匠王一錘

就在這輕輕一眨之間,說時遲那時快,王疤子迅速舉起大鐵錘,“轟”的一聲,砸在牛的頭蓋骨上。圍觀的鄉親一陣尖叫,有的孩子嚇得哇的一聲哭出來了。

再轉頭一看,王疤子的刀已經捅進了牛喉嚨裡,血液像水缸被砸了一個洞一樣汩汩往外湧,再看那頭牛已經耷拉了眼睛,身子在一抽一抽。

大夥兒都震驚了,很好奇斜視眼的王疤子怎麼做到了一錘定生死。自從那天起,大家就不再叫他王疤子,而叫他王一錘,形容他殺牛厲害。別的人殺牛,都要兩三個壯小夥子,輪番轟,一直轟得自己筋疲力盡,牛才會轟然倒下。而王一錘只要一錘就能輕鬆搞定。很多人都覺得他有法術:

“一錘,你趴在牛耳朵邊講了什麼?”

“這是牛話,說了你也不懂。”

“那你問它草好不好,昨晚睡得好不好,也是牛話嗎?”

“這是牛話?你怎麼聽懂了?你是頭牛嗎?”

“一錘,你那一錘錘在什麼地方?你是斜視眼,怎麼瞄準的?是不是有穴位的講究?”

“是的,來,我告訴你在哪兒。”他伸手去摸那人的頭蓋骨,嚇得那人連忙跑開。

遠近聞名殺牛匠王一錘

伴隨著這些神秘的猜測,和那神準無比的一錘,王一錘徹底火了。從這天開始,他除了買牛、放牛、賣牛外,又多了一項業務,就是殺牛,他成了遠近聞名的殺牛匠。

殺牛能給他帶來更多的收入,少則三五百元,多則七八百元,還要順帶一點牛肉、牛骨和牛內臟。而且隨著他名氣的增加,他買牛、賣牛的業務也多了起來。家裡的田他徹底不種了,連春耕撒種子那一步都省略,反正牛隻是要吃草,又不吃稻。而且蠢婆老婆也可以自力更生了,每天牽著一大群牛出去放,跟放一群孩子一樣,每天管它們吃、喝、睡,然後等他們長得膘肥體壯,再拿去換錢。

殺牛多了,就會遇到各種各樣奇怪的事兒。比如有的牛被殺之前會哭,有點牛會叫,有的牛會不斷回頭看牛圈,有的牛會默默地看向主人,然後眼角流出幾滴淚。還有一頭牛更加奇葩,王一錘把它剛牽出牛圈,那頭牛就“撲通”一聲,四腳跪在他面前……當然,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牛,王一錘都是一錘,一錘下去,就開始捅刀,然後解剖,賣牛肉。

這一天,村支書打電話請王一錘去殺牛。村支書家這些年越搞越好,不但坐穩了村支書的座位,還把外面打工的兒子叫了回來,養了幾頭肉牛,挖了幾口池塘,又把老房子改成了豬圈,經過多年經營,翻修了房子,建了一棟小別墅,現在又要娶兒媳婦,請王一錘去殺牛就是為了給兒子討親。

王一錘扛著那把大鐵錘,晃晃悠悠地來到村支書家。他打開牛圈,循著村支書的手看去,嗬,這頭牛真是膘肥體壯,明顯高出其他牛一截,背寬得像一堵牆,臀部緊緻得像個石頭雕的球,四條腿線條分明,肚皮滾圓,再看那一雙牛眼,瞪得比銅鈴還大,眼神深不見底,王一錘被它的眼睛給吸引了,他似乎看到了後山那個山洞,黝黑黝黑地,丟一塊石頭進去,叮咚一聲傳出幽暗的回聲。小時候,他經過那個山洞朝裡面喊了一聲,回聲傳來,把他嚇得生了一場大病,高燒三日不退,後來請來一位仙婆化了一碗香灰水,才把小命給救了回來。

故事:殺牛匠王一錘

“錘子。”村支書向來這麼叫他,這一叫似乎把他魂靈從遠處拉了回來。他回過神來,覺得自己剛才好像靈魂出了竅,背上早已出了一身冷汗。

“這是見鬼了?”王一錘一邊想,一邊打開牛圈,他第一次眼睛不敢與牛眼對視,不過按照他斜視的眼睛來看,也從來沒有與誰真正對視過。

他趕緊把牛繩系在樹上,心裡想著剛才的情景,隱隱覺得今天有什麼地方不對。想起師父交代的咒語,他開始有點嘀咕:這話還有用嗎?要不乾脆找準腦門一錘下去算了?他朝手心吐了一口唾沫,搓了搓手,手還有點滑,又吐了兩口,然後握了握手裡的鐵錘。

當握緊鐵錘的時候,他心裡有底了,隨便它是頭什麼牛,即便是個神是個鬼,也擋不住這勢大力沉的一錘。於是他定了定神,走向前去跟牛說幾句“臨終關懷”的牛話,這是師父交代下來的,絕不能壞了規矩。

可就在他要靠近這頭牛時,突然一陣劇痛從泥土深處傳來,開始幾秒他都沒反應過來,分不清是痛還是其他感覺,他本能地朝劇痛處望去,才發現自己的腳已經踩在了泥裡,上面踩著牛蹄。直到這時,他才反應過來,隨後一聲慘叫從肚子深處像一顆沖天炮般迅速躥出喉嚨,然後“啊”“啪”的響徹整個鄉村。

殺牛匠王一錘被牛踩到了腳,這真是天大的笑話。村支書趕緊打電話叫來了赤腳醫生,好在農村的泥土是軟的,牛踩在他腳上的力道被卸掉了幾分,所以並沒有傷筋動骨,只是有點腫。醫生給他上了點藥,打了針,讓他臥床休息兩天就會好。

果然過了兩天,腳就已經消腫,他試了試已經可以正常走路了。這時村支書又打電話過來,說這頭牛再不殺就沒法討親了。其實不用村支書喊,王一錘這兩天恨得牙癢癢,早就想報仇雪恨了,殺了一輩子牛居然被牛給耍了,這畜生,今天不跟他好好說話了,照準腦門一錘子下去了結牛命。

可就在他剛有了這心思時,他就覺得腳有點異樣,等他一瘸一拐找到錘子準備出門時,腳已經腫得老高,跟那天牛踩在他腳上一樣。

這一次,王一錘徹底被嚇怕了,比上次被牛踩一腳還害怕。過了一會兒,他整件衣服都已經汗透,他坐了下來,叫蠢婆幫他拿來一件衣服換了,把錘子一扔,然後打電話告訴村支書,這牛他不殺了。

不但這牛不殺了,以後所有的牛都不殺了。後來,有人出1000元請他,他也堅決不殺。也有人想來拜師,請他傳授錘牛的手法、部位和說的那段牛話,他都搖搖頭:不殺了,不殺了。

我是穀子,出身農村,曾謀職帝都,做過媒體,現居南方某城市,經常寫點鄉村文字,如果你對鄉村故事感興趣,歡迎關注。

更多我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