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环巢湖:再忆古镇运漕

作为一名含北人,却始终心系含南重镇——运漕。


高中时,从祖父那里知道自己家族一直生活于裕溪河畔。上世纪30年代的洪水,杨柳圩破圩,这才有了后面的举家迁徙。


环巢湖:再忆古镇运漕


大学时去芜湖求学,塔岗那是必经之路,可是从未从那下车去运漕看看。但对她的那份爱丝毫并未减退。依然记得,大四毕业论文自己的选题是近代芜湖米市的兴衰,文中自己多次提及故乡运漕。说来也巧,大学毕业后,自己参加含山县教师招聘考试,那一年新聘历史教师需要填补同年县城选调教师所留下的空缺位置。林头中学、仙踪中学、运漕中学,这三所乡镇高中,没想到自己最后替补的竟是自己未曾去过的故乡。

运漕在历史上的发展离不开“二章(璋)”。元末运漕人华高与巢湖俞通海带自己统辖的巢湖水师投奔朱元璋,后在江南大败元军。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运漕设立十二圩盐引岸。中国古代有盐铁官营一说。盐引岸的设立自然推动了运漕商业的繁荣。开国大将华高死后,被授予"巢国公"。晚清时期,李鸿章曾与太平军在运漕有过激战,后大难不死。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江南芜湖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后李鸿章力荐将镇江米市迁往芜湖。芜湖遂成为晚清四大米市之一。而江北运漕与芜湖仅一江之隔。运漕由此迎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境内名人辈出,如抗战英雄张镜远。小镇文化资源丰富,镇内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建筑。

环巢湖:再忆古镇运漕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这是我从史书上所了解到的运漕。工作安排妥当后,虽离去学校正式报道的日子还有一段时间,但自己迫不及待想去一睹她的芳容。小镇街巷相串,徽派建筑坐落在街巷两旁。裕溪河上货船不断,大码头上人来人往。这是我对她的最初印象,想必,明清时期的运漕商贸肯定非常繁荣。

工作以后,自己在运漕中学呆了三年,那里的一切让我难以忘怀。我的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正是在此度过。校园生活虽然枯燥,自己身兼班主任和几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晚上还有几个小时的晚自习,但那时的我却很有干劲。从高一至高三,三年高中教学生涯使自己变得不断成熟。那时候,大家都很年轻,都居住在学校,彼此交往密切。工作之余,我们常常去街头品尝运漕的美食,这是必然。藕香居早点、老奶奶馄饨、小向排档、菜市场对面的烤鸭……这些,给我留下了太多印象。因为这里,有我和很多同事美好回忆的共同见证。高三带完后,高中部就被撤销了,大家各奔东西,有的选择含山中学,还有含山一中、含山二中……后来,大家进城后,仅有几个好友还能相聚,那种情谊还在,但再也无法找到当初那种感觉。

环巢湖:再忆古镇运漕


运漕,她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港湾。那里,不仅是祖辈生活的地方,也是我教学生涯开始的地方。它给予我太多,每当好友来含时,我都会带他们去运漕转转。离开运漕,将近六年。时光不可倒流,自己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能够在晚自习后,去西大街走走,跟好友散散心。夜深人静的时候,再也不能听到河岸上的汽笛声。这或许就是人生吧!

作者刘静:含山一中历史教师,马鞍山市高中历史学科命题组成员,曾两次荣获马鞍山市历史学科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曾获得历史学科论文省二等奖,主持市级课题一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50多篇,参编教辅多部。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