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鬼谷子,出來混做人做事不要太強勢,胸襟不寬大,永遠別想做大

【鬼谷子原文】 勿堅而拒之。許之則防守,拒之則閉塞。高山仰之可極,深淵度之可測;神明之位術正靜,其莫之極也!

鬼谷子,出來混做人做事不要太強勢,胸襟不寬大,永遠別想做大

【鬼谷子譯文】 做人不要太強勢,不要因為自己強大就拒絕別人,也不要隨便地保守自滿。如果隨便予以拒絕,只能造成自己在某些方面的閉塞。高山再高,抬起頭可看到它的頂點;深淵再深有底,只要你用心去測量,也可以測量出它的深度;君主處在最尊貴的位置,若能坦然、寧靜,便無人可以探測出他的高深。

鬼谷子,出來混做人做事不要太強勢,胸襟不寬大,永遠別想做大

鬼谷子非常重視一個人的“器量”,即胸襟。認為它是為人之道,也是為官之道;是處世哲學,又是政治哲學。

胸襟寬大的人鄙視斤斤計較、蠅營狗苟和鼠目寸光的行為,崇尚磊落坦蕩、無私無畏和志存高遠的品格;失去的是不平、煩惱和怨恨,得到的是友情、快樂和幸福;拋棄的是狹隘、偏激、小氣和毫無意義的你爭我奪,得到的是寬廣、博大、舒暢和融洽的人際關係。

鬼谷子,出來混做人做事不要太強勢,胸襟不寬大,永遠別想做大

天地有容納之量。大海之所以納百川,是因為它淵深;山嶽之所以高萬仞,是因為它博大。人,是要有寬大的胸襟。智者能容,越是睿智的人,越是胸懷寬廣,大度能容。

沒有博大的胸懷,就沒有坦然大度的膽識,就不會有叱吒風雲的氣魄,就難有登上頂峰的實力,最終將一事無成。就以戰國時期的龐涓來說吧,因為孫臏的才能在己之上,胸襟狹小的龐涓就心懷忌妒,不顧手足之情,朋友之義,設下奸計,陷害孫臏。結果不僅害了他人,也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鬼谷子,出來混做人做事不要太強勢,胸襟不寬大,永遠別想做大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們缺乏寬大的胸襟,事事工於心計,處處計較個人恩怨,則會讓同事、朋友間產生矛盾,出現爭執,家庭中夫妻爭吵、兄弟反目、婆媳失和之類的事情屢屢發生,使自己體驗不到任何滿足和快樂。

欲成就繼往開來的大業,怎麼可以沒有恢弘豁達、坦蕩寬闊的胸襟?古之聖明之君、賢達之臣、聰慧之士,無不具備寬大的胸襟。曹操之所以能從僅有的幾個子弟兵,發展到剿滅北方群雄,佔據中原,擁有百萬大軍,與他“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胸懷是分不開的。

鬼谷子,出來混做人做事不要太強勢,胸襟不寬大,永遠別想做大

大度能容納天下,大量能使用天下,智慧能扭轉天下,勇氣能託舉天下。個人的胸懷具有如此雅量,自然能與天地同夭壽,與日月共光輝。

海洋之大,非一川之水所能匯成;山嶽之高,非一丘之土所能堆積。胸懷寬大是一種大智慧。做人,就應該有山海一樣的器量,有寬宏大量的美德。

王旦,是北宋時期的名相。宋真宗時,王旦累升知樞密院,又任宰相,晉封太保。他有樂群寬恕的美德,公而忘私,任人唯賢,深受朝廷重用,為相十餘年。而另一個宰相寇準雖有不凡的膽略和才幹,器量卻欠寬弘。

鬼谷子,出來混做人做事不要太強勢,胸襟不寬大,永遠別想做大

王旦與寇準分別為中書省和樞密院的長官時,一次互送公事,王旦的屬下違“格”了,寇準毫不客氣地把這事呈給宋真宗,請求責罰王旦。於是,王旦受到了指責,堂吏也一概受罰。

過了不久,樞密院送中書省的公事亦違“格”,中書省堂吏以為找到了一個報復的機會,欣然將它上呈王旦。誰知,王旦卻不乘機報復,而是把這件公事送回樞密院更正,並不上奏。

鬼谷子,出來混做人做事不要太強勢,胸襟不寬大,永遠別想做大

寇準大為慚愧,見王旦說:“您怎麼有這樣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王旦認為寇準很有才能,可以委以重任,就毫不忌妒地向宋真宗推薦寇準,請以寇準為相。每次在宋真宗面前提及寇準時,他總是滿口稱讚寇準的才能及長處。

宋真宗替王旦不平,對王旦說:“你雖然時時刻刻地稱讚、誇獎寇準,但是他不但不報恩,卻專門在我面前說你的短處!”

鬼谷子,出來混做人做事不要太強勢,胸襟不寬大,永遠別想做大

王旦很坦然地對說:“我在位的日子很久,主辦的事務一定有很多失妥的地方,寇準能夠把我的錯誤和過失毫不隱蔽地向您說出來,可以看出他的正直,我很看重寇準,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宋真宗聽後更是敬重王旦。

當寇準被宋真宗罷免樞密使之職後,曾私下請求王旦,說想當使相。王旦驚異地回答說:“國家將相重任,怎可用求來的呢?我不接受私人的請求。”寇準心中對王旦很是不滿。

鬼谷子,出來混做人做事不要太強勢,胸襟不寬大,永遠別想做大

可是不久,寇準真的被任命為武勝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得到了使相之職。

寇準覲見宋真宗稱謝時,宋真宗告訴他:“你知道嗎?其實王旦一直都在向我推薦你。他雖然沒有接受你的私請,但以公而論,卻認為你有這個資格。沒有他哪有你的今天啊!”

寇準被王旦的寬恕和度量感動,他既慚愧又感慨,這才承認自己的德量遠不及王旦。後來,他果然不負王旦,一心一意輔佐宋真宗,終成為聲名赫赫的一代賢相。

鬼谷子,出來混做人做事不要太強勢,胸襟不寬大,永遠別想做大

寇準數次在宋真宗面前說王旦的不是,如果王旦沒有一定的胸襟,或許會憤然作色,不說寇準“忘恩負義”、“恩將仇報”,至少也會從此對寇準懷有戒心。然而,王旦卻認為寇準說的乃是理所當然的事,並不計前嫌屢次請求宋真宗提拔寇準為相,其待人處世寬厚,做事風格與寇準恰成鮮明對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