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致肖战粉丝:粉丝疯狂,偶像买单


致肖战粉丝:粉丝疯狂,偶像买单

近十年,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

娱乐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效仿韩国的人设明星,粉丝文化得到了疯狂生长的土壤。

在流量明星产业模式下,人设经营和偶像崇拜的基础和前提就是——粉丝的狂热。

所以,我表示理解和接受。


但与以往数次粉丝圈互掐,跨圈互掐有本质不同。

不管是小鹿之于知乎、坤坤之于B站、亦凡之于虎扑。

他们都是掐架互骂。你一言我一语,须有来有回,一方作罢就散场。

没有说闹到搞垮知乎,关停B站,整改虎扑。(当然可能有实力方面的原因)。

圈地自萌,或者相互笔战,掐架。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繁荣,具有话题性。

但肖*战粉丝这次是端掉别人的窝,断了别人的生路财路。

没有说法,很难混过去的。

致肖战粉丝:粉丝疯狂,偶像买单

从手段来看,蓄意为之,没得洗。

没人会觉得大规模的恶意举报,实名举报,是在骂人或者讲道理,是无意。

举报。

从鹿*粉丝在知乎的疯狂举报开始,

"举报"进入视野。

凡遇异见者,将其所有答案,所有创作一撸到底,大批量恶意举报,网站甄别能力有限,误伤难免,人工申诉费时费力且难全身而退。

彼时,被封者众,路人皆匿,纷纷逃散。

这都违规的话,以后没词儿用了。

粉团体之间的"斗争",已不再是共同领域下的笔战互掐。

利用公*权大刀某些领域的分级制*度不健全,细分法律解释不够清晰的阶段性短板。大肆攻击对方。

诚然,这一招的确威力巨大。

定性成功,对手必受重挫。轻者罚重者封。

未定性成功,对手亦不胜其烦,以至缚手缚脚。

至于有没有破坏整体的创作环境;对方会不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己"哥哥"会不会反受其害。

却不是粉们考虑的东西。

他们就是不愿意多思考一步。

为什么核武器是威力最大却不能随便乱用呢?

历来文艺戏武的圈子都珍爱自己创作的土壤,唯恐外力介入。派系世仇的拼斗都划圈内决。

这才是原因。

非不能,乃不为也。

致肖战粉丝:粉丝疯狂,偶像买单


肖粉这样的行径,若是悄悄使,也就算了,但弄上台面的,只此一家。

行径和手段为人所不齿,遭到指责自然是意料之事。

致肖战粉丝:粉丝疯狂,偶像买单



回头来看,作为偶像本人的肖战损失是肯定的。

资本对偶像的喜爱源于对他的估值,一直以来,流量=估值(这也是粉丝竭尽全力,拼命刷榜刷热度的动机)。

估值变现需要通过:代言、影视作品、演出等渠道。

直白点说就是:得出圈,

出得了圈,才能成角儿。

——资本和众粉丝输血抚养的雏鹰,等的就是某日鹰击长空,证明自己。

粉丝竭尽所能,维护打造其流量数据已是能力极限。

你不可能指望粉丝输血明星本人及其团队外,还要众筹养影剧资方、院线、上下游、代言的企业、演出代理商。


而这次所谓227事件,对肖*战的口碑的负面影响,堪称"事故"级别。

在几个大型社交平台轮番刷榜。

风头之劲,让人叹为观止。

不仅如此,LOF和A03用户,全是影视剧的高质量受众。

几大社交平台的用户,也是国内娱乐产业消费的主力军,占了所谓"圈外"的大部。


俗话说:凡事要有个度,过犹不及。

喜欢一个明星是很私人的事,可是粉丝团体如果通过夸大、控评、拉票强制安利。对异见者人肉搜索、人身攻击。

这只会让你这个团体和你安利的偶像本人,被同行视为毒瘤,遭外人反感。


明星之路竞争激烈。

纵观近十年,流量大拿如过江之鲫,你方唱罢我登场。

一时拔得头筹者,回眸一望,身后皆是灼灼的目光。

欲代之者无算。

固演艺之途如履薄冰。

粉丝们,爱他请不要搞死他。

对你来说偶像何其多,爱死一个,就再寻一个,毕竟量产(比喻,非特指)。

但对你哥哥来说,那是全部的事业。

致肖战粉丝:粉丝疯狂,偶像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