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刀捅車撞便利店,勇者魔王撒狗糧,奶媽法師安排上,智障女神不可少”


異世界題材的動畫往往深受大家的認可與喜愛。


它擁有一種特別的魔力,讓人的思緒不斷地跟著這類看似俗套卻又有趣的劇情:在現實世界中默默無聞甚至是平庸的主角,穿越到異世界去開拓新的人生,成就一段獨特的異世界之旅。


無論是和不穿胖次的智障女神一起歷險開後宮,還是一手持盾一手牽女兒騎著大鳥去當同情心氾濫的勇者,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讓人在都市繁忙到讓人喘不過氣的日子裡,找到一小塊屬於幻想的淨土。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什麼才是異世界?


異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發展的?


異世界未來會怎麼發展?


異世界真的有很多妹子嗎?


不知不覺,這些問題就會呼之而來。


什麼是異世界?

ACG文化裡的“狹義”定義

在主流文藝創作中,“異世界”的定義非常廣泛,一觀百度詞條中的解釋便知。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別說還真的蠻大的)


大概總結一下就是——除當前現實世界之外的所有世界,都可以稱為異世界,包括平行世界和“世界線”說法的世界。


可是在ACG圈子裡真的是這樣分類的嗎?


其實不是。我們隨便找個動畫愛好者問一下,都會得出一些異世界題材的最基礎設定——「中世紀科技水平」「魔法」「劍術」「幻想生物」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我也想當孫子bushi )


從這方面看,「異世界」這個名詞在ACG圈子裡其實只是特指一種,或者是一類的幻想世界,而其他的平行世界,比如只是和現代社會世界無多少相差的世界,是不能被列入「異世界」這個題材的分類的。


不過,新的問題又應運而生。


「異世界」真的僅僅是「中世紀科技水平」「魔法」「劍術」「幻想生物」這些元素嗎?


這裡就要提到一個非常經典的理論了——「特修斯之船」:如果一艘船的部件因為老化而不斷替換,那麼這艘船所有部件都被替換過之後,那麼這艘船還是原來的船嗎?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在陰謀中掙扎的486)


對於這個問題,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給出一個結論——基於形式因,特修斯之船還是原來的船,因為雖然材料變了,但船的設計這個形式因——沒有變。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勇哥你真好勇啊,連魔王都不放過)


「異世界」這個題材也是如此,裡面「中世紀科技水平」「魔法」「劍術」「幻想生物」的這些元素部件是會因為時代發展,觀眾口味變更,而發生不斷的更新與替換,也會加入新的元素部件,但是

「異世界」的這個形式因沒有變,「異世界」還是「異世界」


「異世界」題材到底是怎麼樣發展的?

從前途迷茫到大道通明

「異世界」題材其實嚴格算起來滿打滿算也就出現了33年左右的時間,而這段時間也可以分為四段「異世界」題材的發展史(以改編動畫作品為線)——


1.《魔神英雄傳》(1988)開始到《犬夜叉》(2000)從迷茫到初有頭緒;

2.《真月譚月姬》(2003)到《鋼殼都市雷吉歐斯》(2009)探索多元的異世界;

3.《刀劍神域》(2012)到《慎重勇者~這個勇者明明超強卻過分慎重~》(2019)異世界發展多元的大道通明。

4.2019——未來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動畫無論怎麼說都是ACG產業的一個主要商業產品,它不僅僅被原作作者和動畫製作者的手下之筆操縱,觀眾和時代風向也用看不見的手握著筆,間接甚至直接的影響了異世界動畫的一般

結構框架——比如說,平庸高中生為主的一類主角因為各種各樣的車禍、事故,穿越至異世界,組織一支人員搭配類似於RPG的隊伍,為了打倒魔王等確定的目標展開冒險。


當然,也有另外一類的結構,比如主角本身就是異世界的原生民,為了弟弟/妹妹/哥哥/姐姐/遺願/人生夢想/對魔王的恨意等等而踏上冒險變強的旅程。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異世界」發展的第一段歷程中,《魔神英雄傳》是一次對「異世界」的試水,偏男性向,機甲戰鬥風格,但是沒想到這一下“試水”釣出了一條隱藏在市場裡的大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不可思議遊戲》 《神秘的世界》等等都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熱潮持續,《犬夜叉》在2000年時播出,其超長的篇幅,劇情的緊湊,角色描寫的細膩,都在當時引起了堪稱轟動的反響,同時該作品也是對這段發展的一個總結,一個近乎完美的答卷。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在第二段「異世界」發展歷程裡,「異世界」題材開始開花,每一朵花都有不一樣的氣味和顏色,只不過有些被觀眾和市場淘汰,有些卻從逆境中生長。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鋼殼都市雷吉歐斯》就是運用了一種另類的方法來描寫異世界風景——沒有穿越的異世界,為這段探尋多元化的路畫上了一個句號。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在第三段的「異世界」發展歷程中,這段時間裡的「異世界」題材變得越發純熟,無論是《刀劍神域》還是《魔王勇者》 《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 《Overlord不死者之王》 《盾之勇者成名錄》都漸漸走向觀眾樂意看到的方面,佳作宛如雨後春筍一般湧出。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然而到了第四階段初期,這時候的「異世界」題材就好像進入了奇怪的旋渦,質量參差不齊:《平凡職業造就世界最強》《重來吧!魔王大人》《遊戲人生 zero》《入間同學入魔了》等等。這些作品裡有一塌糊塗的個例,也有一等一的優良作品,彷彿進入了瓶頸期。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異世界」未來會如何發展?

結構主義與解構主義的螺旋交替

在上面,我們其實提到了,「異世界」題材因為各種原因,最終會形成一個框架結構,但其實這個框架結構其實並不能讓「異世界」這個題材在裡面發展,反而會像牢籠一樣將這個題材鎖在裡面。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我知道這個魔王你們又可以了)


有牢籠就會有鑰匙,而這個由結構主義組成的牢籠則要用解構主義來打破。


結構主義:整體對於部分來說是具有邏輯上優先的重要性。因為任何事物都是一個複雜的統一整體,其中任何一個組成部分的性質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個整體的關係網絡中,即把它與其它部分聯繫起來才能被理解。


解構主義:解構主義立足於打破、重建事物的內部結構,從而對事物做出新的定義。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智障女神阿庫婭)


認準結構之後,同題材作品產量和質量急速上升。而《刀劍神域》等作品系統性地加入了主角入場帶無雙外掛、屬性、技能等設定,從而形成了異世界動畫標準結構的完全體。


完善了的結構帶動著異世界動畫、相關輕小說產量質量噴發,《Overlord不死者之王》、《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賢者之孫》《平凡職業造就世界最強》這些都是這個時期誕生的。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好景不長,在經歷了幾年的異世界題材爆發之後,金手指好像失靈了,觀眾開始慢慢地對這個框架感到厭倦。


這時候就需要一種東西來打破現況,就像是倒在冰塊上的熱水一樣,衝破現在的困境,解構主義,出現了。


就像解構主義在歐洲美術界中的趨勢,對異世界動畫的解構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而是逐漸出現。現在,我們無法肯定究竟是什麼讓創作者們從2015年左右,不約而同開始了對動畫中角色、主題、風格等各個方面的解構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對於角色的解構


說到異世界動畫中的女神,觀眾會想到怎樣的形象?只要看過《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的觀眾看到這個問題,劇中那位“智障女神”阿庫婭絕對會出現在你的思維腦海裡。相對起以前的女神聖潔、高貴、“buff媽”的角色定位,《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裡的阿庫婭,活脫脫一個“智障”。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同時,相對以往作品裡的勇者被召喚後滿腦子都是擊敗魔王的形象所言,被召喚至異世界的主角對自己擊敗魔王的使命完全不感興趣,冒險者的夥伴除了每天只能施放一次技能的爆裂魔法師,就是愛好SM的女騎士。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這些角色讓人感到新奇,不同於以前的結構主義形成的固定形象,打破固定化角色的結構性,可說是異世界動畫角色解構的起點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臭女人給爺爬)


對於主題的解構


以往作品中,主角們幾乎不會被背叛和被欺瞞,但《盾之勇者成名錄》開拓性地在主角頭頂上吊起了一把名為“欺詐”的長劍,還一次又一次不加提示地突然垂下。因此,主角變得遍體鱗傷,但是也就此變得對人對事謹慎入微。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同時,設定主角舉國皆敵,孤立無援的情景。這種孤獨感在同題材動畫乃至動畫領域都比較罕見,取得了受眾的共鳴。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如果說以往異世界動畫是打怪升級,《盾之勇者成名錄》則戴著異世界的面具,講述了一個只為洗清罪名和報復的故事,這就是一種對於結構框架主題的解構


不同於以往主角拿劍的標配,《盾勇》的主角是拿盾的勇者,而且只能拿盾,這個點也屬於解構分析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最初以獨特的畫風吸引觀眾的《灰與幻想的格林姆伽爾》,跟隨著劇情發展,劇中出現了主角一行人無物果腹,受餓受累甚至於因為弱小而導致受傷領盒飯的情節。該作將異世界經歷表現為“戰場其實還並沒有日常生活可怕”,能表現如此,自然也是從此處進行解構分析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上述兩作無疑存在著對以往異世界動畫的解構,但是不論發生在高等魔力世界還是低等魔力世界,不論內容輕鬆還是虐心,大部分的異世界動畫依然把異世界當做故事的背景,除主角之外的所有人都被虛化而失去現實感。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異世界的居民簡直是沒有情緒的紙片人,對待主角要麼友好要麼敵對要麼無視,就是沒有現實世界中的複雜互動。與這些相比,《灰與幻想的格林姆伽爾》《盾之勇者成名錄》嘗試把現實世界中的規則、現實世界中的人際交往方式直接置於異世界,創造出強烈的既視感,極大地調動了觀眾的興趣。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這種“在虛幻的故事當中尋求真實感”的做法和以往同題材作品天差地別,也和目前逐漸流行開來的做法有很大差別,有成為新的解構方向的趨勢。


隨著異世界動畫不斷自我解構、自我反叛,這種解構和反叛不得不形成新的結構性,新的解構也會因為新的結構形成而誕生,然後解構出現結構化的端倪,解構的結構化與新的解構又會同步進行,以此循環。


特修斯之船該駛向何方

異世界的未來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異世界題材真的只能勇者打魔王,惡龍搶公主嗎?當然不是。


異世界這艘“特修斯之船”不僅僅只有勇者和魔王,惡龍與公主,還有無數數不清的部件等著我們去更換和發現。


異世界動畫,總是可以發掘出令人驚喜的新元素,每一次的浴火重生,都成為新的“特修斯之船”上的部件,它何去何從?誰知道呢?


異世界題材的結構與解構:數10億播放的異世界動畫,可不只是爽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