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胡文骏:为什么中国人要读《红楼梦》?

《红楼梦》作为一部通俗文学的作品,嫁接或者传承中国的诗学传统,我们的悲剧传统是在诗歌里面,比如“悲秋”,通俗文学(小说、传奇)一开始从唐代一直都是最后是大团圆结局。但是,从《金瓶梅》、《红楼梦》开始,把这个悲剧传统延续下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副主任胡文骏说,2017年年底,由人文社推出的“四大名著”精装珍藏版,定价远高于市场上繁多的同类产品,但甫一上市,还是很快取得了销量上的领先。“可见内容品质的优长(包括文字内容和装帧设计等)和出版社的品牌号召力已经成为引导读者购书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主要因素。


胡文骏:为什么中国人要读《红楼梦》?


几百个版本,那个版本的《红楼梦》最好?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红楼梦》的整理注释读本就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组织出版的,此后的数十年间,这个《红楼梦》的整理本是在读者中传播最广泛的版本,这个版本主要的注释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家、大师启功先生。他在1953年和俞平伯先生、华粹深先生、李鼎芳先生一起完成了注释工作。从1957年开始,启先生独立重新撰写注释,并在历次再版和重印过程中修订完善。

1953年第一版《红楼梦》是我们出版社一位编辑——汪静之标点的,注释是俞平伯、华粹深、李鼎芳、启功几位先生一起做的。

这个1953年版《红楼梦》,当时标榜说是用程乙本为底本,但实质上,汪静之先生采取了一个捷径,他用的是亚东书局的本子,在那个基础上改过来的,对里面有一些文字改动的比较随意。


胡文骏:为什么中国人要读《红楼梦》?

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很多副牌,当时中国作家的作品,不管是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第一版出版的时候,我们为了保护人民文学的主品牌,一般先我们用一个副牌出,所以第一版《红楼梦》都是用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三国演义》《西游记》都是这样,在二次印刷的时候都改成人民文学出版社。因为第一版出来以后得到了读者认可,马上就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义继续出。

但是就这个《红楼梦》,第一版出来以后,一直到1957年之前,我们始终用作家出版社名义,没有改成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义。为什么?因为当时学术界有批评的声音。说你说用的底本是程乙本,实际上你随意改动底本,没有忠实于程乙本。

我记得有资料回忆,俞平伯先生和他的助手王佩璋都对1953年版《红楼梦》提出了批评,后来我们把这些专家还请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来,专门就这个问题听取意见。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出版社就决心重新整理,用真正的程乙本作为底本重新整理。


胡文骏:为什么中国人要读《红楼梦》?

大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是出版社的编辑亲自在整理这些古代小说呢?因为当时出版社组建编辑团队的时候,是从各个大学和科研机构调来一批专家。比如古典文学编辑部当时的老编辑,从北京大学来王利器先生,有从山西来的陈迩冬先生,还有顾学颉先生等,都是研究古典小说非常棒的一批专家,像周绍良先生是北京大学周一良的弟弟,这些编辑自身的水平、水准不亚于高校的教授,甚至有些人在文献整理方面比高校的人经验更丰富一些,他们不断思考编辑理论层面的问题,把整古籍理从一种技术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层面。所以这个编辑团队整体水平是很高的。

到了1957年,我们由周汝昌、周绍良和李易三个人就重新以程乙本为底本整理《红楼梦》,做了详细的校记,而启功先生统一重做了注释。这个本子此后就成为很长时间内在中国图书市场上一统天下的《红楼梦》读本。


胡文骏:为什么中国人要读《红楼梦》?

红楼梦 ,探春省亲


为什么中国人要读《红楼梦》?


我们知道《红楼梦》是一本中国古代的小说,古代小说与诗歌、散文等文体相比,发展成熟稍晚,是在明清时候达到鼎盛时期。像《红楼梦》是清代的小说。小说与史书、诗歌、散文等一样,我们都可以从中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了解中国人的文化思想,也可以在小说构建的艺术世界中提高艺术修养或者获得审美的享受。这是读小说的一个功能。比如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可以作为历史书的补充,一个侧面;神魔小说《西游记》,其实有对当时社会阶层和状况的影射,还蕴含了很多佛道哲理,更有生动丰富的人物语言。所古代小说名著确实是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甚至是现在的中国非常重要的途径。

再说到《红楼梦》,四大名著中它最后问世,但经常被排在第一位,为什么那么受重视?首先它是古典小说的高峰之作,它与其他几种名著不同:像《三国演义》也好,《水浒传》也好,《西游记》也好,在小说成书之前民间已经有很多相关的故事通过话本的形式流传,施耐庵、罗贯中他们把这些传奇的故事、话本故事整合联结在一起,再加上大量自己的创作写出来的。而《红楼梦》,至少前八十回我们认为是曹雪芹创作的,是他独立完成的一个创作。

胡文骏:为什么中国人要读《红楼梦》?

还有,《红楼梦》写的不是神仙魔怪,不是英雄传奇,写的是人间的生活、普通人的故事,虽然它是写的发生在贵族家族中的事,但确实是在人间现实的故事,所以它的内涵跟我们普通人更加接近。它有更丰富的人文资源,比如里面提到贾宝玉和姐妹们在大观园里面写诗、游戏,这些事情古代有,我们现在也有,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它的内核是一样的。还有王熙凤怎么管理荣国府,怎么治理宁国府——她去宁国府帮过忙,这些不光是古代人的生活,和现代生活都是相通的。

再有,它是一部充满哲理的小说。比如很多人从《红楼梦》里面看见了佛教思想。还有一些道理我们也会记忆很深刻,比如贾宝玉的丫鬟小红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还有秦可卿托梦时对王熙凤说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还有“树倒猢狲散”,这些道理都是古今皆通的,也都体现在这部小说里面,而且从这部小说开始,它们深深影响我们中国人,直到今天。

胡文骏:为什么中国人要读《红楼梦》?

最后,我个人读《红楼梦》感觉最重要的,是它的艺术价值,无论是人物的形象,还是人物的语言,还有非常重要的是它里面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在之前的小说里,人物的心理描写没有那么高的比重,也没有那么精彩。这些艺术上的成就,是我平时读《红楼梦》最享受的一部分。

仅仅从这些方面来看,读《红楼梦》都是非常必要的,读它可以了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文化、获得人生的哲理和经验,增加文学艺术修养,丰富百科知识等等。今天,《红楼梦》也成为中学教育中必读的一本书,而且新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两个整本书阅读的单元,一部是《乡土中国》,一部就是《红楼梦》。

这是我跟大家说的为什么要读《红楼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