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書法學習千萬別買石刻影印本,將會浪費你許多寶貴的時間

文|夏紹毅

導言:

書法的學習主要是掌握古人的用筆方法,使自己的手指和手腕產生肌肉記憶,從而的達到強有力的筆墨線條。而古人的用筆方法不是那麼輕輕鬆鬆就能掌握的,這裡面有無窮的奧妙,有的人盡一輩子的時間也未必很好的得到古人的筆法,也就是趙孟頫所說的“用筆千古不易”。而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對於學習的範本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三四流的範本可能會使你不但不得法,還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從而會讓你產生學習書法的信心。有的書法愛好者,一上來就臨摹石刻影印本,那真的是得不償失。真正的書法學習者該如何選取臨習的範本呢?這就是本文所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書法;筆法;石刻;影印本; 真跡;



一、古人非常重視書法真跡對學書的幫助,明確反對使用石刻影印本來進行書法學習。

宋代書法家唐詢,字彥猷,浙江錢塘人,自幼好學書,因家境不富裕,僅購得唐代歐陽詢數行真跡,便天天臨摹學習,精心揣摩。他只得數行便能知其用筆,終於在書法上取得極大成就。

米芾直言:“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如顏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會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范成大也說:“學書須是收昔人真跡佳妙者,可以詳細其先後筆勢輕重往復之法。若只看碑本,則惟得字畫,全不見筆法神氣,終難精進。”馮班說:“書有二要:一曰用筆,非真跡不可;二曰結字,只消看碑。”“真跡只需數行,便可悟用筆。”蔣驥說:“墨跡之貴於石刻者,以點畫濃淡枯潤,無微不顯,用筆之法,追尋為易。”



二、石刻影印本由於經過刊刻精微入妙的內在變化已經喪失,不適合臨摹。

這是因為沉著痛快之跡經過刊刻,疾澀精微入妙的內在變化會被改變和喪失,所以他們反覆強調重視真跡。



三、在沒法獲得古人真跡的當代社會,學書範本還有哪些獲取途徑?

當代社會,要獲取古人真跡談何容易,只有在博物館一飽眼福了,還有就是可以收集下載高清原色電子文件,這對書法學習也是非常不錯的。



四、結語。

書法的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是不斷克服自身侷限的一種過程。在學書的道路上,遇到一位真正有見識的老師,或者一本能帶給你許多啟發的書本和專欄,將會在你的學書道路上少走許多彎路,因為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剛開始學習書法的時候,選擇範本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而石刻影印版本,只適合臨習過很長時間後的學書參考,千萬別以此來初學臨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