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他靠一場“瘟疫”登上皇位,成就千古一帝,並險些改變清朝國運?

“痘疹惡疾勝瘡瘍,不信人間有異力。皰紫毒生追命藥,漿清氣絕索魂湯。時行戶戶應多難,傳染人人盡著傷。”


這是封神演義中的一句話,原文情節是周軍進攻潼關時,因潼關守將之子餘德施法,一夜之間除哪吒與楊戩外,人人患病。


他靠一場“瘟疫”登上皇位,成就千古一帝,並險些改變清朝國運?


渾身上下長滿被稱為“痘”的顆粒,動彈不得生命垂危,甚至連姜子牙也不能倖免,幸虧楊戩向神農求來解藥,才渡過此劫。


這裡的“痘”,便是天花,是一種惡性傳染病。


儘管自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佈人類成功消滅天花病毒之後,世人對“天花”二字已鮮有耳聞。


在四百年前的明清時代,天花卻如同今日的“新型冠狀病毒”一般,讓人談“花”色變。


清朝入關最大的“敵人”


在古代,天花所造成的死傷,甚至於不亞於一場戰爭


他靠一場“瘟疫”登上皇位,成就千古一帝,並險些改變清朝國運?


天花的病原體天花病毒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和繁殖能力,病人去世以後,病毒依然能存活數月之久,致使無論種族、地位、年齡、性別,只要是人,就都有可能感染天花。


明朝末年,關內大批破產農民移民遼東,與建州女真雜處其間。


這批人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農耕技術和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帶來了肆虐中原的天花病毒。


天花由於傳染性極強,讓女真人建立清朝之前,便已經知曉了天花的危害。


所以滿清入關之初,除了應對南明殘餘勢力的反撲之外,如何應對天花也是其極其重要的課題。


他靠一場“瘟疫”登上皇位,成就千古一帝,並險些改變清朝國運?


因此攝政王多爾袞下令,北京戶籍居民中未曾出痘者,以及無北京戶籍的生人(不論出痘與否),按朝廷避痘制度“約定帶出二十里外”。


而順治皇帝甚至為躲避天花,不僅打亂正常的朝議制度,

躲在深宮之中不敢上朝,甚至連其父皇太極定下的成例也未能堅持,連續6年未接見前來朝貢的蒙古王公。


順治8年冬,當京城天花大爆發時,順治帝帶著太后與皇后,以打獵為名前往遵化一帶的深山之中躲避數月之久。


而其子玄燁即後來的康熙帝,也為躲避天花,在出生不久便被抱出宮外,搬到紫禁城西華門外的福佑寺。


他靠一場“瘟疫”登上皇位,成就千古一帝,並險些改變清朝國運?


然而,這些舉措並未能使順治父子逃脫天花的魔爪。


1660年,順治最寵愛的董鄂妃便因感染天花去世


董鄂妃去世之後三個月,24歲的順治帝也因為感染天花而英年早逝。


而其子玄燁儘管層層設防,處處小心,不到兩歲的時候,還是染上了天花。


值得慶幸的是,在乳母孫氏的悉心照料下,玄燁終於從天花死神的魔掌中掙脫出來了,雖然在他的臉上留下了點點麻點。


也就是說,不要被清宮劇迷惑,康熙大帝並不是跟焦晃和陳道明那樣英武,相反是一張

麻子臉


他靠一場“瘟疫”登上皇位,成就千古一帝,並險些改變清朝國運?


玄燁的其他兄弟姐妹大多沒有他那麼幸運,順治皇帝有八子六女,因天花八歲前死亡的就有皇子四人,皇女五人,超過半數以上。


有清一代,患過天花的有順治、康熙、咸豐、同治四位。其中,染天花而死的皇帝分別是隻活了24歲和19歲的順治帝和同治帝。(同治死因存疑,有一說死於梅毒)


天地會這些勢力辦不到的事情,“天花”辦到了。


既然連九五之尊的皇帝都難以逃過天花的肆虐,一般民眾的境遇便可想而知。


當時來華的西洋傳教士Dyer.Ball記錄了山西疫區的慘況:由於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感染者只能坐以待斃。


更可怕的是,氣候溫和的南方地區是天花病毒的溫床,漢人都視其為瘴癘之地,畏痘如虎的女真人哪裡敢去統治?


據清世祖實錄記載:順治元年,當滿蒙大軍整裝待發準備入關之際,肅親王豪格卻心驚膽戰地說“我還沒出過痘,此番入關叫我同去,不是要我的命嗎?”。


豪格其實也算一個狠人,不信看一下張獻忠的下場。但是在“天花”面前,豪格可謂是“畏痘如鼠”。


天花是如何一步步被消滅的


正是由於天花的危害如此之大,早在清朝入關之後,防治天花便已經成為國策,推出了種種隔離措施。


但是,隨著順治帝的去世,清廷無疑已經認識到,僅僅是隔離這種消極防守,已經無法對抗天花的危害,故而在康熙帝登基以來,便開始推行一系列積極的防治政策。


他靠一場“瘟疫”登上皇位,成就千古一帝,並險些改變清朝國運?


首先他在太醫院下專門設痘診科,廣徵名醫,在北京城內設專門的“查痘章京”,負責八旗防痘事宜。


他還興建了歷史上最有名的避痘所——承德避暑山莊,作為皇族幼童專門的庇護地。


然而這些措施,在一開始並未收到顯著的成效。康熙17年,正值鎮壓三藩之亂的緊急關頭,皇太子再次如他一樣出痘,生命垂危。


康熙為護理太子,連續12天未能批閱奏章。然而,也正是在這一刻,清廷對天花的戰爭迎來了歷史性的轉機。


太子出痘期間,候選知縣傅為格照料有功,被提升為武昌通判。兩年後他奉召進了京。


他靠一場“瘟疫”登上皇位,成就千古一帝,並險些改變清朝國運?


而傅為格之所以能照料太子有功,是因為他懂得中國南方所流行的種痘技術。


這種民間種痘法,又叫吹鼻種痘法,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叫旱苗法,一種叫水苗法


所謂旱苗法,就是把天花患者的痘痂取下磨成細末,加冰片、樟腦吹入種痘者鼻中;水苗法則是把患者痘痂用人奶或水稀釋,植入種痘者鼻中。


種痘法使種痘者輕微染上天花症狀,然後出天花,再通過中醫精心護理,使他們安全經過天花期,種痘者就會對天花有了免疫力。


他靠一場“瘟疫”登上皇位,成就千古一帝,並險些改變清朝國運?


除此之外,還有比較原始的兩種方法,取天花患兒貼身內衣,給健康未出痘的小兒穿著二三天,以達種痘之目的,叫做痘衣法;取天花患兒的新鮮痘漿,以棉花蘸塞入被接種對象的鼻孔,以此引起發痘,即為痘漿法


這都是通過讓患者感染輕微天花,以培養天花抗體的思想,最早見公元4世紀初,我國東晉葛洪所著《肘後方》中,當時還是關於防治狂犬病的的對策。但是隨後,這種技術漸漸的被運用到天花防治上。


大家別覺得好笑,因為中國人注重經驗的總結,這跟如今新藥物出現後,先拿小白鼠做實驗一樣。當然了,這種方法只是做了探索,治療效果是很一般。


直到清人俞茂鯤的筆記《痘科金鏡賦集解》中記載,最晚在明朝隆慶年間,已經出現了防治天花的種痘技術。


儘管這種“種痘法”並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甚至可能導致病人死亡,但康熙仍然命傅為格在皇子們中開始了種痘試驗,皇子種痘防天花也作為制度正式確立下來。


他靠一場“瘟疫”登上皇位,成就千古一帝,並險些改變清朝國運?


自康熙二十年以後出生的20位皇子有17位健康長大——而此前的15位皇子長大成年的僅有7位。隨著種痘法在宮中的成功,康熙帝開始了大規模地推行天花預防工作,把它從宮中推廣到百姓,直至漠南、漠北、蒙古大草原等北方邊境。


而正在此時,一位俄國醫生於1688年前往北京學習種痘法,並在不久之後經土耳其傳往英國,並迅速普及開來。


由此,中國人所發明的種痘技術,在天花肆虐的歐洲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應對瘟疫,中國其實一直都有經驗


中國人在應對“天花”的災情中積累的經驗,也被有效用於其他瘟疫,就比如清朝末年在東北爆發了大範圍的鼠疫


在疫情開始階段,西方媒體紛紛認為中國落後的醫療水平不足以應對疫情,疫情會很快發展為世界性災難。


然而有著對抗天花經驗的中國人,在疫情初發的1910年12月,就指派天津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為全權總醫官赴哈爾濱,開始了大規模的鼠疫防疫工作,隨後抽調所能調動的陸軍軍醫學堂、北洋醫學堂和協和醫學院的醫護人員以及直隸、山東等地方的一些醫生,陸續前往東北。


他靠一場“瘟疫”登上皇位,成就千古一帝,並險些改變清朝國運?

在伍連德等專家的建議下,清政府及各地方當局對疫情采取了科學而有效的防疫措施,比如組建各級防疫組織、頒佈各種防疫法規,以及採取了隔斷交通、對病人及疑似病人實施隔離、焚化屍體、對疫區嚴格消毒等具體防疫措施。很快便控制住局面,並沒有向外擴散開來。

可以說,在中國古代史上,每當疫情來襲時,我們的醫者老先賢們,都沒有閒著,也沒有退縮,反而是迎難而上,這種崇高的職業素養,貫穿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