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前言

募兵制是中國古代兵制史的重大變革

,原來的府兵制隨著均田制的瓦解便難以為繼,從而使得募兵制脫穎而出。募兵制在經過唐末、五代時期的發展和完善之後,到了北宋時期已經成為了國家最為主要的軍隊僱傭形式。北宋一朝掌有百萬之軍,除了大部分禁軍都是屬於職業化的僱傭軍之外,還有鄉兵、蕃兵等諸多軍人成分。

《宋史》載:"大約党項、吐蕃風俗相類,其帳族有生戶、熟戶,接連漢界,如州城者謂之熟戶;居深山避遠,橫過冠略者謂之生戶。眾建城、鎮、寨、堡,大批安置歸順蕃族部落。"

北宋統治者掌握著實力最為強大、軍隊裝備最好且訓練有素的禁軍牢牢掌握在手中,對於那些隸屬於州縣的鄉兵以及處於邊界地區的蕃兵則是將他們的統率權下放到地方州府領導。本文所要講的就是北宋軍隊成分之一蕃兵。蕃兵顧名思義就是由少數民族組建的軍隊,其主要活動和鎮守範圍就在北宋的西北邊境地區,這些蕃兵民組成分較為複雜,但是大體上都屬於西北少數遊牧部落。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北宋蕃兵

蕃兵的出現並不是在北宋建國之初開始,其組建與發展並最終形成一支具有戰鬥力,具有自身防禦範圍的軍隊是在宋英宗時期,此時蕃兵有了正式的編制與名號,並且在西北防禦事務中逐漸顯示出重要的作用。蕃兵雖然是北宋軍隊中的一種,但是和鄉兵不同,這種不同主要體現在編制、軍隊成分以及軍隊的職能上,可以說鄉兵的出現是為了維護地方州府的穩定,而蕃兵的職能則主要體現在對外族入侵的防禦。

蕃兵其實也是北宋統治者實行的一種羈縻少數民族統治的政策,給這些西北少數民族部落一個官職,用當地的少數民族首領進行領導這些蕃兵,可以拉攏人心,並且用這些蕃兵去進行西北邊防建設,有助於實現以夷制夷的戰略思想。同時蕃兵世世代代生長於西北地區,對於這裡的人文地理,蕃兵都能夠熟悉適應,也比較符合作戰的需要。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北宋西北形勢圖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北宋組建蕃兵的具體緣由以及建軍策略

北宋西北邊區,有諸多少數民族部落,當時統稱為"蕃部"。是因為吐蕃王朝的崩潰,加速了內部分化,邊疆地區的諸多少數民族紛紛投靠中原王朝。北宋立國不久,蕃民投靠數量更是有增無減。在宋太祖、太宗時期,西北邊境就面臨遼國的威脅,為防守需要,在蕃民眾多的邊區,組織、利用蕃部壯丁抵禦外敵將成為必然。

蕃兵的生長環境與自身的素質,決定了其勇猛的戰鬥素質。這些便成為組建蕃兵的關鍵所在。

《續資治通鑑長編》載:"國家承平日久,人不習戰,雖屯戍之兵難用,惟弓箭手及熟戶蕃兵皆生長邊陲,悉山川道路,知西人情偽,材氣氣捍,不懼戰鬥,從來國家賴之以為蔽。"

北宋朝對西北緣邊州軍的吐蕃、羌等族歸順部落的安置,重中之重就是要讓這些少數民族部落能夠有居住的地方,為此,北宋王朝為他們修建了村落和城寨。仁宗慶曆三年正月,涇原安撫使王堯臣看到朝廷雖然置帥府於控扼關陝之會的涇州。但與西夏的交戰屢屢敗覆,導致邊地空虛,士氣不振,雖兵馬新近集結,卻未全訓練。將佐又多巽懦,令蕃漢人戶能保近裡城既能鞏固邊境要塞之地,且不致使邊地空虛,若遇戰事兵力不足時,還能以民代兵。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王堯臣畫像

北宋朝對西北緣邊州軍的吐蕃、羌等族歸順部落的安置,也採用授田的辦法。教以耕戰,編人當地戶籍,承擔國家賦稅,稱其為屬戶,或謂熟戶。熙寧開邊以後,宋政府面臨一系列新的問題,最為迫切的就是怎樣利用歸附部族的力量鎮守邊區,實行兵農合一制,弓箭手既是蕃兵,平時又要務農。北宋政府給緣邊生戶"閒田,編於熟戶";招募蕃漢弓箭手人邊地耕種;這種方略正合熙寧六年(1073)宋神宗就新邊部族的作用問題時提出的指導思想。

仁宗寶元元年(1038),元吳稱帝后,北宋朝廷看到河湟地區的響廝噦有雄兵七萬,如能為己所用,可以有力地牽制西夏。於是,北宋政府採用分封之法,加封響廝噦為"保順軍節度使",仁宗康定二年(1041),又封響廝噦為"保順、河西等軍節度使",建立軍事聯盟共討西夏。啤實證明,晚廝噦有效地阻止了西夏勢力向河湟地區的擴展。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宋仁宗畫像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北宋時期對於蕃兵的選拔與獎罰政策

熙和邊區,部落密集,又首當宋夏邊境要衝,頻繁的邊防事務,使北宋朝統治者不得不在這一地區增派大量漢兵。蕃漢雜居,民族矛盾必定又成為重點問題,在漢蕃兵素質、習慣極不一致的情況下,這種編制存在著很大的弊病。

《宋史》載:"邊人及議者多言其不便,上頗採惠卿議,欲推其法與諸路,故遣禧往計議。蕃漢雜為一軍,嗜好言語不同,部分居止悉皆不便,今未出戰,其害已多。"

為了出兵方便,漢蕃兵往往分開置軍。李憲根據本地區實際,對蕃兵的組織形式進行了新的調整,即建獨立的蕃兵編制。因此,使蕃兵形成了不同於正兵的招選和控制。這也成為蕃兵作戰威猛之又一關鍵舉措。這種獨特的招選制度,不但能保證蕃兵隊伍的精銳程度,更使其成為一支家族式的部隊,一人陣亡,全隊復仇意切,蕃兵的戰鬥力自然會提高。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李元昊影視形象

出戰蕃兵分四個等級,以膽勇武藝卓然者為奇兵,以有戰功武藝精熟者為第一等,以未嘗立功而武藝精熟者為第二等,以武藝生疏者為第三等。根據蕃兵武藝高低分等進行獎賞,保證了蕃兵人數的穩定和驍勇的戰鬥素質。

每戰則必使蕃兵生命繫於箭弦之上,逼使它在戰鬥中不得不勇敢,退卻意味著會被充當箭靶子。蕃官有對本部人馬的管理權,但無出兵權,每遇戰事,只能同漢官共謀出兵之計。雖然有時蕃官地位較高,但遇本部內的大事,或遇出兵等情,必須受漢官調遣,同樣也是沒有實權。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宋英宗畫像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北宋統治者堅持對蕃兵實行羈縻政策

為了增強戰鬥力,北宋朝還對蕃兵採用羈縻措施,籠絡蕃部、蕃將蕃兵為己所用,北宋政府多次加封響廝噦為寧遠大將軍等官職,其母喬氏亦被封為安康郡太君,先後封阿里骨、瞎徵父子為河西節度使、檢校司空、寧塞郡公等職。對一些較小的蕃部首領也給與相應的告身,仁宗時,安撫使王堯臣建言,破獲生戶,如得到首級或傷者給以賞物,仍依照本族名補遷及增加俸錢。

推恩制是有別於漢武帝為削弱諸侯王勢力而頒行的推恩令。本篇所要論述的推恩制主要包含兩方面的涵義:一是恩蔭制,即給已戰死的蕃將兵子孫、弟侄,根據死者生前的職名、戰功給予相應的封賞。一是賞賜制,即對歸附的蕃部,按部屬大小,封官賞銀。歸附大的蕃部如帶有弟侄、兒孫以下人員的,也按比類安排官職。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蕃兵

《續資治通鑑長編》載:"依太原府例,二年度僧一人熙河蘭會路五州軍,歲支官錢二千五百緡,建水陸道場,追薦漢蕃亡將兵,而逐州僧道不及二三十人,請裁減,歲支五百緡。"

宋政府對有功,但已陣亡的蕃漢弓箭手家人及親戚,優先採用推恩制,而對歸附的蕃部也採用推恩制。其具體做法即對其家人及下屬官員封官職,並加賞一定的財物。北宋朝通過制定推恩辦法,讓歸附的蕃部民心安定,使陣亡將士的家人受益。

這就使得蕃兵們能夠全力作戰,甚至不怕犧牲,極大保證了軍隊的作戰力。這些少數民族大多本是吐蕃王朝的臣民,多以信奉藏傳佛教為主。設置道場超度陣亡蕃將蕃兵,使死者家人堅信其親人的亡魂會進入西方極樂世界,這必會給生還者以極大的寬慰。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宋神宗畫像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評價

蕃兵產生於宋夏戰爭之際,是由吐蕃、羌等族壯勇組成的一支少數民族軍隊。北宋中央也一直關注著蕃兵的成長,雖然對其政策優厚,但是畢竟不是中央禁軍,難免有時會出現管理不當的錯誤。

蕃兵的出現和使用正是北宋民族政策的重要體現,戰爭與羈縻並用,剿撫並施,最大程度地緩解國家軍事壓力和國防壓力才是北宋統治者的出發點。北宋政府引大量歸附的蕃部在邊境眾建城寨,不但鞏固了邊防要塞,而且這批蕃部各以其家在邊地,若遇敵必會力鬥,從而成為北宋捍衛邊疆的藩籬。

加強對蕃兵忠誠度的控制是北宋中央重點關注的問題,他們規定蕃兵必須於身上或者面部刺字,以示效忠。同時對於蕃兵的旗幟也做了同漢族軍隊的區別,其旗幟與本州軍正兵旗身同色,旗角以間色為別。這也使蕃兵有了不同於正兵的外部特徵,避免了與外敵作戰時受漢兵偷襲,保證了後方的安全性。

北宋西北防務建設中,“蕃兵”起主力作用?實現以夷制夷戰略思想

蕃兵

通過加強對蕃兵的獎勵手段和獎勵內容,使得蕃兵能夠最大程度地效忠於北宋王朝,在同西夏的作戰中能夠力戰而死。當士兵成為一種職業化的工種之時,他們所在乎的就是能夠獲得更多的回報來養家餬口,這種回報更加側重於經濟方式。北宋在軍餉方面絲毫不虧待蕃兵,同時幫助他們解決家人問題,在他們死後還能超度,這對於具有一定宗教信仰的蕃兵來說的具有誘惑力的。

北宋與西夏的數次作戰,蕃兵的戰鬥力明顯強於正兵,除了蕃兵自身的優良素質外,主要取決於北宋政府對蕃兵採取的具體策略:引蕃部入邊並賜給閒田,從蕃民本族內選拔壯勇充當蕃兵,分出戰蕃兵為四個等級,且依據戰功進行晉級與嘉獎;賜給蕃部及有功的蕃官蕃兵,爵位、官職、錢帛,以及實行推恩等羈縻政策,從而根本上保證了蕃兵人數的穩定與戰鬥力。

參考文獻:

【1】《宋史》

【2】《續資治通鑑長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