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如何養成初中學生的學習習慣,班主任結合經驗,幫你疏理5個大招

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是什麼?就單方面講,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提倡素質教育,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今天,對學生的良好習慣培養已經受到十分重視。許許多多的學校、教師都致力於這項工作的實踐與研究,我作為班主任,當然也不例外,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注意觀察、學習、實踐與研究如何培養初中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問題,尤其是學習習慣的培養,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兩個方面。

如何養成初中學生的學習習慣,班主任結合經驗,幫你疏理5個大招


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習慣養成平臺。

在初中學生學習生活中,良好的生活環境、濃郁的學習氛圍都會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這樣的生活學習環境,正是一個班級的學風、班風的體現,時刻積極地改變著學生。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優良班風的形成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繫,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與優秀班集體創建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受到正面引導與教育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其過程中可以有以下這些方式。

如何養成初中學生的學習習慣,班主任結合經驗,幫你疏理5個大招


1.榜樣引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班主任可以以偉人或大家熟知的優秀同學為榜樣,讓學生體會到這種做法的優越性並且去模仿。我們班有一批學習特別認真的好孩子,他們絕大多數都是班幹,在學生的心目中佔有一定的位置,所以,在班級中我會利用一切教育契機,充分展示他們的閃光點,以點及面,在全班形成勤奮學習、積極上進的良好氛圍。同時積極鼓勵後進學生,當學困生有點滴的進步,如作業正確率高,或書寫工整,或完成及時,都及時抓住進行表揚。這樣學生的目光就經常停留在這些好學生上,漸漸形成榜樣。

如何養成初中學生的學習習慣,班主任結合經驗,幫你疏理5個大招


2.環境薰陶。正如“孟母三遷”故事的道理,環境對可塑性很強的初中生影響特別大。在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很重視營造班級文化氛圍,以良好的氛圍影響學生。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在班內找自己的競爭目標,這樣學生可以具體看到競爭對手在做什麼。這個競爭對手可以是優於自己的,也可以只有某方面特長的,也可是和自己水平相當的,以提高自己的競爭意識。這種良性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刺激著多數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群體意識。

3.反覆訓練。由於學習習慣的養成是“積久成性”的,因此必須經過長期的反覆訓練才能形成。反覆訓練是形成良好習慣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為了幫助孩子培養課外閱讀的習慣,我經常在課的開始時,讓學生根據昨天學習的內容在黑板上出三四道題目,作為對上一節課內容的複習。

這樣一來,學生回家肯定要看課外輔導書,對學習的重點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我每節班會課也要求同學講一個在課外書上看到的感動自己或引起自己思考的文章。時間一長,學生就漸漸形成看課外書的習慣,厚積才能薄發。讓習慣的養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經常性的細小工作就能養成學生更多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養成要抓反覆,反覆抓。班主任要因勢利導,發現孩子自覺學習的行為時要及時鼓勵,使之鞏固,逐漸形成習慣。加強學生的各種良好習慣的養成,要從低處起點,從小事入手,具體要求,反覆強化,相信一定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這樣說,習慣在於訓練,習慣在於養成。學校無小事,處處皆教育。只要對習慣的養成堅持不懈地抓下去,就肯定會形成

如何養成初中學生的學習習慣,班主任結合經驗,幫你疏理5個大招


“頑強而巨大,可以主宰人生”(培根)的好習慣。

4.家校配合。班級教育必須爭取所有任課教師與家長的配合。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班主任的事情,尤其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所有任課教師、學生家長的配合,要讓學生的習慣培養過程體現在校內外的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這樣既有利於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可以儘可能減少不良習慣的復發。

5.糾正錯誤。不良的學習習慣必須糾正。教育家葉聖陶說:“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虧,想改也不容易。”我們既要幫學生養成好習慣,也要幫助學生改掉不良習慣,這就需要正確面對學生的不良習慣,針對不同的問題具體指導,一點一滴耐心引導,逐步糾正學習中的不良習慣。例如:絕大部分班主任都遇到過學生喜歡抄作業、喜歡核對作業答案的壞習慣。

我曾經用班會課的時間用心理學講座的方法(先收集資料),結合實際講心理暗示的利弊和對學習的影響,幫助學生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並讓學生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獨立思考的意義和對自己的好處。對於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的方法並不是千篇一律的,也沒有固定模式,特別是針對已經形成的不良習慣,矯正起來很有難度。這就要求班主任有耐心,有恆心,並且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希望。

如何養成初中學生的學習習慣,班主任結合經驗,幫你疏理5個大招


學生的學習習慣,既然稱之為“習慣”,那麼無論是養成好習慣還是改正壞習慣,那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因此,這個過程當中,作為班主任還必須注意避免以下情況:

(1)急於求成心態。

心理學中對“習慣”的闡述是:習慣是一種習得性反應,因此反應較為簡單,在類似情況下,以近於自動的形式出現。又或者習慣是由於長期練習所形成的自動性行為,動作已成習慣。習慣就是在無數次的積累、歷練中不自覺而又逐步形成的。它一時不容易改變,往往是不假思索就自動做出的反應。習慣是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糾正學生的壞習慣都需要耐心,甚至要有應對學生壞習慣改正過程當中出現反覆的心理準備,要有恆心,急躁是大忌。

如何養成初中學生的學習習慣,班主任結合經驗,幫你疏理5個大招


(2)一陣風教育行動。

習慣養成是有過程的,因此,作為班主任,需要時時處處做個有心人,融各項教育與校園生活的各個方面,要避免寄希望於幾次熱鬧的集中教育中獲得圓滿成功的幻想,要實實在在地做好做細工作。

薩克雷說:“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其有效方法途徑多種多樣,只要我們認真紮實、耐心細緻地開展工作,以科學的態度,一定會有所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