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金國真正的亡國之君金宣宗,是怎樣一步步丟掉金國基業的?

金國的衰亡和其興起的速度一樣都十分快速,其衰落的原因多種多樣,最重要的就是其對於土地問題的忽視以及後期金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在金世宗與金章宗的盛世之下,其實金國統治的種種隱患就已經逐漸暴露出來了。

即使是金世宗在位的金國全盛時期,全國各地也爆發了大量的農民起義,由此可見當時的金國內部無論經濟還是民族關係,都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在金章宗在位晚期,這樣的問題出現地更加頻繁,金國已經出現了盛極而衰的跡象。

金國真正的亡國之君金宣宗,是怎樣一步步丟掉金國基業的?

金宣宗完顏珣

而在金章宗去世之後,即位的衛紹王是金章宗認為的"傀儡皇帝",但是其卻依靠自己的政治手段穩固了皇位。但是其能力卻和金章宗對其的評價十分一致,並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在他的治理之下金國的內部經濟以及政治制度都出現了不小的問題,而且他也沒有能夠遏制蒙古的興起。在其在位後期,蒙古人已經在成吉思汗的領導下成為了不容小覷的力量。

後來衛紹王更是被權臣胡沙虎叛變所殺,政治局勢更加混亂。胡沙虎弒君之後便擁立世宗完顏雍之子完顏允恭的長子完顏珣為帝,就是金宣宗。而金宣宗被擁立的時候就是胡沙虎手下的傀儡皇帝,後來金宣宗雖然得到了自己主政的機會,但是這位庸君也並沒有什麼出色的政績,反而對於蒙古的進攻一再退讓,最後只得退守汴京。雖然金國真正的滅亡是在金哀宗完顏守緒以及金末帝完顏承麟的時代,但是要為金國政府滅亡承擔最大責任的應該就是金宣宗。

為保帝位,向權臣低頭

前面說到金宣宗的即位是在當時權臣胡沙虎的授意之下完成的,因此在登基之初的金宣宗其實只是胡沙虎手下的傀儡,並沒有真正的權力。但是當時胡沙虎在朝中其實並沒有真正獲得所有人的支持,如果此時金宣宗能夠下令廢去胡沙虎的官職,那麼他還是很有可能獲得百官的支持的。不過金宣宗的懦弱讓他沒能走出這一步,他讓胡沙虎擔任了太師,尚書令兼都元帥的職位,還將其封為澤王,這讓胡沙虎的勢力在朝中無人能及。此事在《金史》中記載如下:

"九月甲辰,既皇帝位於大安殿。以紇石烈胡沙虎為太師、尚書令兼都元帥,封澤王。乙巳,諭尚書省,事有規畫者皆即規畫,悉依世宗所行行之。丙午,以駙馬雄名第賜胡沙虎。"

金國真正的亡國之君金宣宗,是怎樣一步步丟掉金國基業的?

金宣宗時期的第一位權臣胡沙虎

胡沙虎掌握了大權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極力貶低衛紹王的地位,希望金宣宗能夠下令將其廢為庶人,以減輕自己弒君的罪名。他的這個政治需求與金宣宗不謀而合,金宣宗也希望藉此行為來顯示自己的即位乃是順應天意所為,除此之外,金宣宗還要求尚書省要按照金世宗在世時的典章制度辦事,似乎也趁機剝奪金章宗的執政合法性。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貶低先帝從某種意義上就意味著對於自己統治合法性進行否定,因此能做出這樣決定的金宣宗絕對是被皇位迷住了雙眼,實在昏庸之極。不過還好當時朝堂之上的大臣們紛紛反對金宣宗這樣的做法,於是金宣宗只將衛紹王貶為東海郡侯,並對其子女嚴加看管。

金宣宗對於胡沙虎的弒君行為採取了姑息的態度,這樣的政治理念難免會讓其他的野心家在類似的情況下也選擇鋌而走險,採取危險的手段。在貞祐元年,蒙古大軍進攻紫荊關,胡沙虎在第一次交鋒中擊退了蒙古人。

但是由於他有傷在身,因此後面派遣左監軍術虎高琪接替自己的位置前往迎戰。但是術虎高琪屢戰屢敗,胡沙虎便放出了"勝則贖罪,敗則誅無赦"的狠話。但是術虎高琪再次出戰後又被蒙軍擊敗,此時他只能鋌而走險,率領殘軍進入中都,殺入胡沙虎的府邸,終結了這位權臣的生命。此事在《金史》中有如下記載:

"每出戰輒敗,紇石烈執中戒之曰:'汝連敗矣,若再不勝,當以軍法從事。'及出,果敗,高琪懼誅。十月辛亥,高琪自軍中入,遂以兵圍執中第,殺執中,持其首詣闕待罪。宣宗赦之,以為左副元帥,一行將士遷賞有差。"

金國真正的亡國之君金宣宗,是怎樣一步步丟掉金國基業的?

金宣宗時期長期把持朝政的術虎高琪

發生此事之後,金宣宗對於叛變的逃軍將領術虎高琪依然採用了姑息的政策,他不但沒有處罰他的行為,反而將幫助胡沙虎誅殺衛紹王的將領們全部殺掉。而此時朝中權力最大之人儼然換成了術虎高琪,

而金宣宗也只是從胡沙虎的傀儡轉變成為了術虎高琪的傀儡而已,其本身依然沒有任何實際的權力

避戰求和,宣宗出逃

在胡沙虎死後,術虎高琪控制了朝政,相對於胡沙虎,術虎高琪的政治眼光以及軍事能力還要更弱。因此在針對蒙古人進攻的問題上,術虎高琪一直採取求和的態度,而懦弱的金宣宗也抱有相同的想法。

但是自從衛紹王時期開始,蒙古人在對戰金軍的時候便一直保持勝利,向他們求和的難度是十分大的。當時的蒙軍先後已經攻佔了金國在中原地區的九十多個郡,而當時的金國將領由於擔心出兵反抗會影響和議的進展,所以紛紛畏縮不出。當時大臣張行信向金宣宗指出,如果一味避戰,那麼和議難度會越來越大,但是當時的金宣宗已經不相信金軍能夠戰勝蒙軍了。

金國真正的亡國之君金宣宗,是怎樣一步步丟掉金國基業的?

英勇善戰的蒙古騎兵

不過在這段時間中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金宣宗當時在中都的東華門設立招賢所,希望有能人異士能夠幫助金軍戰勝蒙古軍隊。當時有一位名為王守信的村民,放出了"諸葛亮為不知兵"的狠話,於是完顏寓竟然信以為真將其推薦給朝廷,而朝廷也對其委以重任。他招募了一些市井無賴做士兵,並用牛頭等物作為"法物",宣稱能夠擊退蒙古人。但是當他們出城之後卻不敢與蒙古軍隊交戰,於是只能殺害一些城外的百姓來交差。王守信的事蹟與北宋末年的郭京如出一轍,從這件是也可以看出金人已經完全喪失了自信,只能將希望寄託在這些奇蹟之上。此事在《金史》中有如下記載:

"王守信者,本一村夫,敢為大言,以諸葛亮為不知兵,宇薦於朝。詔署行軍都統,募市井無賴為兵,教閱進退跳擲,大概似童戲。其陣法大書'古今相對'四字於旗上,作黃布袍、緇巾、鑞牌各三十六事,牛頭響環六十四枚,欲以怖敵而走之,大率皆誕妄。因與其眾出城,殺百姓之樵採者以為功。"

後來金宣宗向成吉思汗獻上了衛紹王的女兒,以及金帛馬匹等物資,終於與蒙古和解。但是之後金宣宗卻沒有加強中都的防守,反而想要南遷汴京。當時的百官對於此舉都不贊成。但是金宣宗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還是不顧群臣的反對在貞祐二年五月離開了中都,在七月到達汴京。

金國真正的亡國之君金宣宗,是怎樣一步步丟掉金國基業的?

金兵屢戰屢敗

在金宣宗離開中都之後,中都人心動搖。終於在蒙古大軍的壓力下失守。而術虎高琪目光短淺,只想著加強南京的防守,並沒有積極派兵支援周圍郡縣的防務。因此河北大量地區都被蒙古人奪得,金國政府失去了中原地區的大片土地,之後只能在汴京周圍地區維持其統治了。

軍民南遷,民不聊生

在蒙古不斷取得金國土地的時候,金宣宗不但沒有聯合西夏,南宋來一起抵抗蒙古,反而採納了術虎高琪的建議進攻南宋,希望能夠通過南伐來擴大疆土,擺脫困境。但是當時的南宋雖然不強,也已經不是金人隨便欺負的軟柿子了。在術虎高琪發起的多次南伐中,金軍輸多勝少,不但沒有擴大疆土,反而損失了大量兵力。

在金宣宗南渡之時,就曾經下令將河北地區的軍戶家屬遷往汴京,然後讓軍人暫時堅守,這其實已經暴露了當時金宣宗想要放棄河北的計劃。當時的大臣高汝礪認為此舉不妥,因為南遷軍戶會造成民心不穩,而且軍人家屬不在河北,軍人勢必不會盡心作戰。但是當時的金宣宗根本不採納他的意見,強行開展了軍戶南遷的行動。

金國真正的亡國之君金宣宗,是怎樣一步步丟掉金國基業的?

河南的大量流民

而軍戶的大批南遷,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首先,大量遷來的軍戶對當時河南的百姓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干擾了他們的正常生產生活。當時金宣宗下令讓中原地區的農戶來贍養這些軍戶,如果不能拿出足夠的糧食,就要剝奪他們的土地,但即使這樣,想要在這麼小的土地上養活這麼多人,還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在河南地區出現了大範圍的饑荒。此事在《金史》中有如下記載:

"比者徙河北軍戶百萬餘口於河南,雖革去冗濫而所存猶四十二萬有奇,歲支粟三百八十餘萬斛,致竭一路終歲之斂,不能贍此不耕不戰之人。雖無邊事,亦將坐困,況兵事方興,未見息期耶。"

再加上山東河北一帶的流民為了躲避戰亂也紛紛來到了河南,讓金國政府面對的問題更加嚴峻。此時的金國政府已經無力處理內部問題了,更遑論抵抗外敵入侵。金宣宗治下的金國政府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結語

金宣宗雖然不是金國的亡國之君,但是他確實是金國曆史上最為糟糕的君主,甚至沒有之一。海陵王雖然暴虐,然而遷都改制功在千秋,金哀宗雖然昏庸,但至少寧死不降,保全了名節。衛紹王闇弱,但也知道出兵抵抗蒙古的入侵,而金宣宗在政治上對權臣唯唯諾諾,在軍事上畏首畏尾。除了始終把自己的安全放在首位以外,簡直沒有其他的執政方針。

而且金宣宗時期的權臣術虎高琪為人也沒有遠謀,他最後竟然提議讓金宣宗離開汴京,在山野之中建立山寨來保全自己,可見其也是一個膽小如鼠之人。這樣的人既沒有強大的軍事能力,也沒有朝臣的支持,本來金宣宗早就可以剷除他,但是金宣宗居然放任他長期控制朝政,還聽信了他的錯誤意見,反而對其他大臣的真知灼見充耳不聞,如此昏君又怎麼能夠不把金國推向黑暗的深淵呢?


參考文獻

1《金史》

2《歸潛志》

3《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4《宋季三朝政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