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京西百里之遥,有一“养在深闺人未识”但却历史悠久、奇异壮丽的山脉—翠屏山。


❤养在深闺人未识

蔚县地处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汇之处。北通坝上草地,南进中原,地形地貌复杂,大概分为北部丘陵区,中部河川区,南部大山区、深山区。其中南部山区奇峰异谷雄伟险要,高原草甸植被富饶,生态优势凸显。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十八堂

清光绪《蔚州志》记载:“翠屏山在城南三十里横亘二十余里,直达古代王城,苍翠如屏,故名”。翠屏山是古代王城和蔚州古城的屏障,千百年来,静静地护佑着两座古城。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十八堂

古代国的代王城是蔚州最早的城,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通向华北平原和军事要塞,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交战、融合的古道沙场。

金戈铁马、王梦烟云,代王城的风云变幻停留在久远的记忆里,但翠屏山的守护从未停止。在这片充满褶皱的黄土地上,印刻着磅礴的历史文化。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十八堂

蔚州古城,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建筑布局严整,易守难攻,是当时防御力强大的塞上边城。因军事地位险要,被兵家视为“京师之肘腋,宣大之喉襟”。

古城内文物众多、名胜古迹俯首皆是。寺庙、宫观、祭坛、衙署、楼塔、宅院星罗棋布。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蔚州古城

翠屏山守护的不止是古城,还有蔚县的“八百古堡”,这些古堡大多为元、明、清三代所建,形态千变万化,许多堡子建筑设计构思绝妙,令人叹服。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十八堂

堡子里衍生出众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是留给世人的文化珍宝。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蔚县民俗

翠屏山,如同一座天然雕饰的丰碑,俯视着蔚州的平原和林莽,也像一位历史老人,见证着湮没在荒草与岁月中的悲歌。


❤“山水钟灵毓秀”

翠屏山层层皱褶中,有着四条南北相通的峪口,最出名的要属北口峪,因它是有名的“太行八陉”中的飞狐陉。

飞狐陉东通燕山地区,北往蒙古大漠,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古道。以山峰怪异、谷幽奇捡称绝。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飞狐陉

小五台山以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为主体,海拔均在2600m以上,主峰东台海拔2882m,为太行山主峰、河北最高峰。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褐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小五台山

十八堂始建于明正德年间,至今约500年历史,由十八堂相互连接的洞窟组成,为佛教文化遗址,历史上香火旺盛。民国版《蔚县乡土地理志》记载:“恒山名胜,西麓以悬空寺为首,东麓以十八堂为最。”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十八堂洞窟

空中草原海拔2158米,总面积36平方公里,属高山湿地草甸。夏季气候温凉,花草茂盛。这里曾是赵国胡服骑射的练习场,也是中国雪绒花的故乡。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空中草原


❤“一方翠绿的纯净天地”

翠屏山也是十八堂项目扎根的地方,项目区域内藏着翠屏山还未被人知的巍峨高山、广阔草甸、幽长峡谷、茂密松林、天然山泉、佛教遗址……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蔚县城南三十里有座山,来头不小

大美翠屏山!就像被武陵人发现的“桃花源”一样,蒙在翠屏山面前的神秘面纱,等待更多人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