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對二戰德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我,我的主頁還有其他二戰方面的資料,本文只介紹歷史、軍事等知識,絕非宣言納粹,只為了解德國軍事歷史,銘記歷史勿忘初心。

從一戰到二戰過渡期時,有些在一戰中有過授勳的人員重新徵召入伍,到第三帝國建立處於新老時代轉型狀態,新政府的改革設立的很多獎賞機制,人們對於這些規定也產生了曲解。這樣就會出現於之前的獲得勳章獎章、軍裝等亂穿混搭,出現勳章、獎章等級和佩戴方式相沖突和如何安排新的勳章獎章制度的建立,這是新政府建立的首要任務,由於第三帝國時期的勳章體系異常龐大,而略章自然也五花八門。第三帝國前期,勳章、獎章不多,人們佩戴的略章很多都是德意志帝國時期的。戰爭開始以後,隨著各種勳章的增多和勳章體系的建立,第三帝國的略章才開始多起來。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服役略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二戰德國時期略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奧地利略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普魯士奧地利略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法西斯同盟國略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聯邦略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聯邦略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聯邦略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聯邦略

在第三帝國時期,對勳章、獎章的綬帶式樣、佩戴方式等進行了統一規定,同時規定開始使用勳略,這也標誌著國家勳賞制度的進一步完善。軍方一共對勳表的佩戴作出了三次詳細的規定。根據發佈的年份,稱作:1939型規則、1940年規則和1945型最終規則(這款規則實際上1942年就開始實行了)。 1939型規則 下圖是1939年1月從斯坦豪爾和呂克公司獲得的一份佩戴規則的副本。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勳表被佩戴的優先順序。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佩戴的優先順序表

佩戴其他章和其他國家勳章獎章順序

其他德國州級勳章,按級別和獲得時間佩戴

其他國家的勳章,按獲贈時間佩戴 值得注意的是,6-19號的勳章是按照字母順序佩戴的,當時能夠獲得其中兩枚以上勳章的人已經不多了。

(6.巴伐利亞軍事醫務勳章 7.薩克森聖亨利騎士勳章 8.符騰堡軍事功勳勳章 9.巴登卡爾·弗里德里希騎士榮譽勳章 10.普魯士金質軍事功勳勳章 11.一級和二級普魯士軍事勳章 12.巴伐利亞金質和銀質英勇勳章 13.薩克森金質聖亨利軍事勳章 14.符騰堡金質軍事功勳勳章 15.巴登卡爾·弗里德里希銀質軍事榮譽勳章 16.其他一戰時期的勳章,按獲得時期佩戴 17.戰爭救助服務十字勳章 18.世界戰爭榮譽十字勳章 19.營救獎章)

對於29號(國防軍長期服役獎章),如果佩戴者獲得過帝國時期的勳章,那麼佩戴勳表時就只能佩戴納粹時期相應的長期服役勳章。如果需佩戴兩枚以上的長期服役勳章,而且此人又獲得過奧地利長期服役勳章,那麼只需佩戴最高級的德國長期服役勳章和奧地利勳章即可。

其他一戰時期的勳章,按獲得時期佩戴

其他納粹黨或國家級勳章,按級別和獲得時期佩戴

其他德國州級勳章,按級別和獲得時間佩戴

本文目前只介紹二戰德國時期的,一戰魏瑪,等聯邦邦國略和章只是作為點綴和普及,以後有時候和需要會為大家介紹的。以下介紹些二戰德軍著名人物的略章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陸軍元帥 曼施坦因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凱塞林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古德里安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凱特爾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希格蒙德·威廉·李斯特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隆美爾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威廉·恩斯特·保盧斯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舍爾納

來幾張實物圖片過過癮: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戈林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身著坦克制服佩戴勳章

每個人的英勇行為和服役表現都可以通過其所佩戴的勳略直接反映出來,而在戰爭狀態下還可以避免佩戴勳章帶來的不便、保證軍人行動自如,但是如果不對數量和種類加以節制,就會從“黃金甲”變成“小花甲”了,比如坦克駕駛員一般都會佩戴布制的或者以勳略來代替,而原品勳略在第三帝國的收藏品中並不是最引人注目的。但考慮到它所代表的獎項的重要性時,勳略的價值就又凸顯出來了,第三帝國設置的勳章獎章比較廣泛屬於全民皆兵狀態,平民也可以得到授予,勳章、獎章大致分為軍事功勳和民事功績兩大類下面將介紹下部分勳章、獎章作為代表為以後勳章獎章做鋪墊,

每個人的英勇行為和服役表現都可以通過其所佩戴的勳略直接反映出來,而在戰爭狀態下還可以避免佩戴勳章帶來的不便、保證軍人行動自如,但是如果不對數量和種類加以節制,就會從“黃金甲”變成“小花甲”了,比如坦克駕駛員一般都會佩戴布制的或者以勳略來代替,而原品勳略在第三帝國的收藏品中並不是最引人注目的。但考慮到它所代表的獎項的重要性時,勳略的價值就又凸顯出來了,第三帝國設置的勳章獎章比較廣泛屬於全民皆兵狀態,平民也可以得到授予,勳章、獎章大致分為軍事功勳和民事功績兩大類下面將介紹下部分勳章、獎章作為代表為以後勳章獎章做鋪墊。

鐵十字類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鐵十字勳章(Iron Cross),德文叫(Eisernes Kreuz)。最初由卡爾·弗裡得裡希·辛克爾於1813年設計,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抵抗拿破崙軍隊的戰爭中於1813年3月10日首次頒授鐵十字勳章。由於鐵十字勳章能夠勾起人們對普魯士武士、俾斯麥時代的偉大勝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勇敢戰士”的回憶,希特勒在30年代將其重新引入自己的勳章體系當中,並使其成為第三帝國強大軍事力量的精神象徵,也就是我們俗稱的1939版鐵十字勳章。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二級鐵十字勳章帶證書

二級鐵十字勳章(Iron Cross 2nd class),德文叫(Eisernes Kreuz 2. Klasse),簡稱“EK2”。設立日期為1939年9月1日,授予在作戰中有明顯的英勇行為的所有德國武裝部隊和輔助部隊人員,有時也授予非德國籍的人員。

政黨證章類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血之勳章( Blood Order ),也叫“1923年11月9日紀念章”,德文為“Blutorden或Ehrenzeichen vom 9 November 1923”,在第三帝國是社會地位和特權的標誌。早在1933年設立金質黨章的時候,希特勒就有意設立1923年11月9日紀念章,正式設立日期是1934年3月15日,1938年改名為“血之勳章”,主要授予10年前納粹黨在慕尼黑髮動“啤酒館暴動”的參加人員,當時有2000多追隨者企圖在慕尼黑奪取巴伐利亞政府政權。血之勳章上有個發行序號,通過這個序號可以追溯到被授予人員。

戰役章類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克里米亞戰役盾(Krim Shield ),德文為“Krimschild”。克里米亞半島位於蘇聯歐洲部分南端,這裡是連接歐洲和中東的重要海上通道,在它的南部海岸,與土耳其遙遙相對,西部則是羅馬利亞和保加利亞。克里米亞戰役盾設立於1942年7月7日(另一個說法是7月25日),曼施泰因因此戰役被希特勒晉升為元帥。

服役類證章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國防軍長期服役獎章(Wehrmacht long-Service Award ),德文為“Wehrmacht-Dienstauszeichnung”。希特勒在1936年3月16日設立了國防軍長期服役獎章,授予國防部門長期服役的軍事人員。一年以後,希特勒在全國建立義務兵服役制度。長期服役獎章有四個級別:4年、12年、18年和25年。在1939年3月10日,設立最高級別40年服役獎章,但是僅僅在25年服役十字章勳帶上添加金制橡樹葉勳飾。

戰傷類獎章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1939年戰傷獎章(Wound Badge 1939),德文為“Verwundeten-Abzeichen 1939”。德國戰傷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II)於1918年3月3日設立第一個軍事戰傷章,設立三個級別,級別體現被授於者受傷的次數和傷殘程度。希特勒上臺後,內務部發佈一個聲明,所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受傷但沒有授於戰傷章的人,可以通過正當渠道獲得。並授於正式證書,而且容許在正式場合佩帶這些獎章。在1939年4月20日,吞併奧地利、捷克和梅梅爾之後,內務部又發佈一個公告,所有服役在奧匈帝國軍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受傷的人也可以獲得這個獎章。事實上這個獎章授於一直到1941年後期,授於對象是國防軍、武裝黨衛軍和輔助服務組織,在1943年之後,擴大到空襲中受傷的平民。

陸海空各個獎章類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普通突擊獎章(General Assault Badge),也叫突擊獎章,德文名為(Allgemeines Sturmabzeichen)。設立時間為1940年1月1日(也有文章介紹是6月1日)。主要授予支援人員但不夠資格獲得步兵或坦克突擊獎章的非步兵單位的德國士兵。這個徽章最初僅僅授予工兵,作為工兵突擊獎章。後來這個徽章延伸到其他支援人員包括炮兵、突擊炮、反坦克炮、防空和醫師人員。在1942年3月設立了摧毀坦克獎章之前,使用步兵武器單獨摧毀敵人坦克人員也授予常規突擊獎章。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U型潛艇獎章是1939年10月13日由德國海軍總司令埃裡克·雷德爾海軍上將設立了U型潛艇獎章(U-Boat Badge),德文名字“U-Boots-kriegsabzeichen”。獎章基本設計延續了一戰德皇海軍的潛水艇徽章。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飛行員徽章(Pilots Badge)德文“Flugzeugführerabzeichen”。設立於1936年1月19日赫爾曼·戈林Hermann Wilhelm Goring便下令設立。主要授予完成全部飛行訓練的人員,屬於資格證章。

民用類證章

軍服上的方寸之間的榮譽,勳略科普鑑賞(二)

德意志母親十字獎章(Cross of Honour of the German Mother),德文為“Ehrenkreuz der deutschen Mutter”。希特勒採取了許多社會措施來鼓勵納粹德國的人口增長,其中一項措施就是提倡發揚納粹的“為母之道”,這項措施通過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來要求婦女們儘可能地擴大她們家庭人口數量。1938年12月16日,希特勒制定了一項對所謂“為母之道”的新的獎勵措施,尤其是對人口數量眾多的家庭將予以重獎。這項獎勵就是為擁有相應資格的婦女頒發德意志母親十字獎章。

因為篇幅有限,勳略類普及介紹目前結束,可能有些還沒涉及到,有什麼不足和不懂的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點贊,轉發,收藏,感謝大家支持!!!僅此特別感謝狂熱、巴超、賈川、黑色帝國、jcwater、等朋友提供的資源,謝謝大家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