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何說春秋無義戰?

春秋以降,禮崩樂壞,諸侯不尊周天子,互相征伐,爭做霸主。僅記在《魯史》的242年裡,列國間發生的戰爭就有483次,朝聘盟會凡450次,共933次。

為何說春秋無義戰?

而孔子曾說,禮樂征伐應由天子出,而非由諸侯出,而春秋時期由周天子親自帶領的征伐又都以失敗告終,如公元前707年,周桓王親率大軍征伐鄭國於繻葛,本來周軍已佔據優勢,結果在最後一戰中,鄭莊公改變了軍隊的陣型即後世所稱魚鱗陣,擊敗了周天子的大軍,周天子還中了一箭逃走。

繻葛之戰發生在周平王東遷之後,是周天子第一次征伐,本來西周被犬戎攻破就已大失民心,此戰更使得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各諸侯更加肆無忌憚,大國征伐小國,迫使小國朝貢,貢品自然價值不菲,這使得強國更強,弱國更弱。大國之間為了爭奪對小國的支配權,不可避免要發生衝突,如晉楚為爭霸發生的戰爭不下數十次。

春秋時期弒君三十六,亡國三十二,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勝其數。故而孟子說:“春秋無義戰”。

孔子在文言傳中說:“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國家不修德政,最終分崩離析,縱使東周享國500年,也不過虛有其名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