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原创」战“疫”情!夫妻代表齐比翼 战“疫”路上共奋蹄

(刘建明)“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

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阻击战中,辰溪2700多名“白衣天使”中有这么一对从不“张扬”的夫妻代表,从院区到社区,从驻地到工地,从市场到现场,默默坚守,倾情奉献。他们就是辰溪县党代表、辰阳镇卫生院院长杨文军和县人大代表、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生张巧云。

「原创」战“疫”情!夫妻代表齐比翼 战“疫”路上共奋蹄

杨文军(左一)深入辰溪县双溪撇洪工程工地现场讲解疫情防控知识

“要正确佩戴好口罩、勤洗手、常消毒!”2月25日以来,杨文军带领辰阳镇卫生院防疫专干和护士深入辰溪县双溪撇洪工程、“三所合一”等20多个重点项目工地和企业,开展防疫知识培训,现场示范如何正确测体温、戴口罩、消毒消杀等日常自我保护技能和日常防疫操作,保障企业职工身体健康,确保企业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两不误。

疫情爆发40多天来,杨文军与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一道马不停蹄,昼夜奋战。“记得1月23日,在接到上级疫情防控紧急通知的那一刻,我们就迅即发布指令,启动应急预案,连夜动员培训,迅即投入到紧张的战‘疫’中。”杨文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作为辰溪县城区唯一社区卫生院,担负着县城近10万人的防控任务,压力山大。作为院长的他,积极响应,主动迎战,连夜指挥调度,走访摸排、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院感防控、跟踪随访、物资保障等同步展开,开启24小时“不休不眠”战斗模式,严格疫情“日报告”“零报告”;一边用“微信”招募消毒“特战员”,成立应急小分队,全面开展消毒工作。“腊月二十,幸好提前抢购了一万条口罩,“子弹”充足的我们,在战疫中赢得了先机。”

“好,我就来!”1月28日下午,米家滩小区住有居家隔离的石某,邻居群众得知后生怕被传染,议论纷纷,并准备将其赶出小区,矛盾一触即发。他接到片区负责人电话后紧急前往,当着围观群众的面,耐心讲解防控知识,并用“拥抱”动作现场演示,及时打消了居民疑虑。

决战决胜疫情,需守望相助、勠力同心。杨文军的至亲“战友”——妻子张巧云,从战斗打响的那一刻起,一刻也没有停歇过,扛起医院值班、上户监测和消毒消毒三条战线任务,在穿插中奔跑,在咬牙中坚持,在疲惫中硬抗。

「原创」战“疫”情!夫妻代表齐比翼 战“疫”路上共奋蹄

张巧云(左二)签下“请战书”后与“战友们”即刻奔赴一线战疫

“我能,让我来!”大年初一早上8点,作为年近50、有着27年从医经历和受过“非典”洗礼的张巧云代表,递交了“请战书”。紧接着,26名医护人员纷份在她的请战书上签名,成立了“应急小分队”,承担起县城区5大市场、6个机关庭院、1个停车场等2万多平方米的消杀工作。当天她就带领队员义无反顾奔向消杀一线,每天背着几十斤重的桶装84液药水冲锋在各个市场及社区角落。

“印象最深的是,大年三十晚上,天气异常寒冷,我接到防控指令后,用微信征集消毒队员的消息后,张巧云和几位同志主动报名,深夜12点多,我们全副武装,直奔中心市场,战斗到凌晨将近3点。”负责防控消毒的副院长向清荷说。

县市场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从正月初二起40多天来,辰阳镇卫生院应急分队每天下午3点半准时到来,“一日一清洁一消毒”从不间断,消毒到位,真不容易。目前县城区几大农贸商贸市场经营秩序井然。

「原创」战“疫”情!夫妻代表齐比翼 战“疫”路上共奋蹄

张巧云(右一)深入辰溪县温州农贸市场开展疫情防控消毒工作

除了完成消杀任务外,她还利用上午不当班的间隙主动补位,参与体温监测组工作,跟随包片负责人姚华到龙头井社区及中南门小区,对社区干部摸排出来的返乡人员38户122人,进行每日2次的体温监测。姚华说,每天早上8点对照名单上户,居民配合很好,但也有个别“懒虫”,嫌我们去早了。吃了“闭门羹”的我们,只好再次上门。这样不停地爬上爬下上,一趟又一趟,确实很累,但张巧云一声都没吭过。

2月21日上午,就在他们并肩奋战的同时,张巧云年逾古稀且身患“三高”的母亲不慎跌倒住进了县中医医院,还被诊断为脑梗,80多岁的父亲在家又需要照料。忙得晕头转向的张巧云,只好请来“全天陪护”。看着日渐憔悴的女儿和女婿,不忍添乱的老人便提前出了院。就在其母亲出院的当天下午,张巧云就又背起消毒液桶子,与“战友们”穿梭在背街小巷、社区楼道里;第二天一早,又准时出现在居家隔离的居民家门口。

“作为医务人员、人大代表,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很普通,不值得宣扬。”张巧云在记者想进一步了解其工作时,婉言谢绝了。话语简短而平淡,却展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境界,诠释了“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与担当。

疫情不退,战斗不止。始终紧紧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用心用情用力战疫的张杨两人,这样一对从不“张扬”的夫妻代表能不令人感动和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