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這些車真的“見不得人”嗎?

隨著越來越多豪華品牌的國產化,讓不少預算緊張的小白領、普通老百姓都能買得起了。一般來說,合資車和進口車在外觀、配置、發動機、底盤以及變速箱方面都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只是在整車工藝上進口車會做得更加的精細。

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這些車真的“見不得人”嗎?

但國產後的豪華品牌都會有中文標識,很多車主提到新車後都會把它摳掉,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表明”自己是進口車的身份,開出去讓別人看到更有面子,如此一來就做到了兩全其美。比如北京奔馳摳掉北京就成了奔馳,華晨寶馬摳掉華晨也就成了寶馬,奇瑞路虎路虎沒了奇瑞搖身一變成了路虎等等。當然,很多4S店也是抓住了消費者這種心理,在賣新車的時候都會提供“扣車標”服務,感覺瞬間提升一個檔次。

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這些車真的“見不得人”嗎?

不過也有一些合資車型尾標是極少被摳的,比如像“一汽奧迪”、”沃爾沃亞太“這樣的車標,本身看起來就比較高大上,似乎也沒有要摳掉的必要。

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這些車真的“見不得人”嗎?

事實上,摳了車標以後就真的能變成進口車,提高升價了嗎?肯定不是,這最多隻能迷惑一些不懂車的,但對於懂行的人一看就能辨別出來。最明顯的就是看擋風玻璃左下角的車架號,只要首字母不是L(代表中國)的都是進口車,比如“J”代表廠商是日本,“S”代表英國,“W”代表德國,“K”代表韓國,“V”代表法國等等。

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這些車真的“見不得人”嗎?

之所以摳車標成為慣例,那是因為在大多數國人眼裡,覺得只要掛著國產的標誌就會掉檔次,歸根結底就是對國產車沒有信心,嫌丟人。其實懂車的人應該都知道,國產後的高端車它們使用的核心技術都是主機廠統一配置的,外觀也是一模一樣,要說差的哪裡,也就是車主的心理活動不一樣而已。

摳標摳一半,面子長几萬,這些車真的“見不得人”嗎?

總而言之,對於摳車標這件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確實是為了面子,但也有車主潔癖覺得密密麻麻的字不好看才選擇摳掉。所以,新車買回來摳不摳車標,完全看個人愛好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