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大將陳賡親自選地形,兩山夾一溝,手榴彈打敗日軍裝甲列車


說起日軍的裝甲列車,那是專門為侵略中國設計建造的,因為日本國內的鐵軌都是軌距小於1.435米的窄軌,但日軍的裝甲列車都是按照中國國內的標準規規矩建造的,可謂其侵華之心是蓄謀已久的。


大將陳賡親自選地形,兩山夾一溝,手榴彈打敗日軍裝甲列車

日軍的"裝甲警備車"


日軍最早的裝甲列車是出現在一戰結束後武裝干涉蘇聯的時期,當時不過是在車皮上堆沙袋罷了,但是在面對只有輕武器的對手時,效果出奇的好。嚐到甜頭後,日軍隨即在20年代利用其在東北的"滿鐵"株式會社利用普通列車車廂搞了一種"裝甲警備車"。全車由6節車組成,第一節是用於開道的平板車,後面是裝甲化的戰鬥車,側面開了搶眼和觀察孔,隨後是居住車,動力車和裝有1門75山炮的炮兵車,列車的其他火力包括4挺重機槍和4挺輕機槍,還有35支步槍,火力比較強。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的鐵道防禦任務加重,於是開始投入更多的建立研製制式的裝甲列車,這種輕裝甲列車配備了150毫米的榴彈炮、100毫米的加農炮,75毫米的高平兩用火炮,已經開始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1934年,日本又再次投入巨資研發了"94式裝甲列車",這種重型裝甲列車,有兩節裝備十四年式100mm高平兩用炮和機槍的車廂,一節裝備兩門八八式75mm高射炮的車廂,車頭警戒車裝備有兩挺92式重機槍。另有各配兩挺重機槍的射擊指揮車、動力車、電源車和輔助碳水車。


大將陳賡親自選地形,兩山夾一溝,手榴彈打敗日軍裝甲列車

日軍的94式裝甲列車


在後來抗戰全面爆發後,日軍的裝甲列車隨同日軍主力參戰,作為侵略軍的幫兇,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在抗戰轉入相持階段後,這些裝甲列車又積極參加對敵後抗日武裝的進攻和掃蕩,保證己方交通線的安全。為了統一指揮和調度石德鐵路上的裝甲列車,日軍在1939年成立了第11裝甲列車隊,下轄3箇中隊,一共有9列裝甲列車,都是有6-9節車廂的"裝甲警備車"。基本上一列裝甲列車有1個日軍小隊和部分操縱機車的工作人員。車上的日軍除了車載武器外,還配有步機槍、擲彈筒等武器。


大將陳賡親自選地形,兩山夾一溝,手榴彈打敗日軍裝甲列車

日軍步兵搭乘裝甲列車沿鐵路線前進


1940年10月,第11裝甲列車隊的一列裝甲列車掩護一列裝運糧食的火車到石門(今天的石家莊),結果在南花盆村遭到八路軍386旅的伏擊。


大將陳賡親自選地形,兩山夾一溝,手榴彈打敗日軍裝甲列車

386旅旅長陳賡


386旅的旅長是陳賡,他膽大心細,喜歡出奇招制敵。雖然該旅的部隊沒有大炮等重武器對付日軍的裝甲列車,但是他精心地選擇了一個有利的地形伏擊裝甲列車,此次是一個峽谷,兩側的山頭比鐵路要高,陳賡安排部隊裡一批善於投彈的投彈手居高臨下,使用手榴彈攻擊日軍的裝甲列車,由於日軍的裝甲列車多數武器只能向水平方向射擊,對我軍的投彈手完全是無可奈何,個別打開艙蓋企圖還擊的鬼子也很快唄我軍的步機槍火力擊倒,勇猛的向列車投擲,而八路軍投來的密集的手榴彈,直接有一枚從打開的艙蓋裡扔進了列車,炸傷了裡面好幾個日軍,還炸壞了1挺機槍。


大將陳賡親自選地形,兩山夾一溝,手榴彈打敗日軍裝甲列車

日軍的裝甲列車


大將陳賡親自選地形,兩山夾一溝,手榴彈打敗日軍裝甲列車

八路軍戰士正在練習投彈

但是裝甲列車畢竟有裝甲防禦,我軍的手榴彈威力有限,不能對其構成致命的殺傷,但日軍受挫後已無心戀戰,一面拼命加速機動企圖逃出伏擊圈,一面呼叫援兵。鬼子的另外一列裝甲列車開過來,在遠處使用機槍和大炮拼命射擊我軍,支援被圍毆的裝甲列車,這列裝甲列車才趁機逃走。


雖然未能殲滅日軍的裝甲列車,但386旅的其他部隊卻利用這個時機一舉攻克了南花盆村日軍據點,取得了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