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关于社保,人人都必须了解的隐藏待遇

关于社保,人人都必须了解的隐藏待遇


大家好,我是小司。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早晨起床是不是更困难了?


每个人都有早起不想上班的那一天,却又都希望退休时能过得富富有余。


关于退休生活的规划有很多方法,比如:养儿防老、投资理财、坚持工作……但用好社保才是最重要,也是最高效的方法


平时常听到有人问:不知道社保怎么交对自己有利?或是遇到跳槽、异地就业,社保该怎么办?断缴会有什么影响?


今天我们就把社保的秘密掰扯清楚,看完这篇文章保证不会在社保上吃亏。


关于社保,人人都必须了解的隐藏待遇

社保交的越多,以后领的越多?


工资单上的扣除额,不是真实的社保缴纳!


以北京为例,2019年保缴费基数上限为23565元,下限为3613元。如果按税前工资10000元为基数缴纳:五险一金个人缴纳:2220元五险一金企业缴纳:4300元个税:83.4元税后工资:7696.6元企业实际负担:14300元其中2220+4300=6520元是为社保付出的实际成本(包括公积金),用人单位缴纳了大头,工资单上只显示个人缴纳部分。


但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的实际负担是它愿意为你的劳动买单的价格。如果谈到1万税前工资,企业实际愿意付出1.4万,个人到手7000多。


有人说,交的多未来领的多啊。真是这样吗?


这要看社保怎么领?


关于社保,人人都必须了解的隐藏待遇


上图是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比例8%,单位缴纳比例19%,所以养老保险占我们税前工资的27%,而其中

只有个人缴纳部分属于自己


个人缴纳部分会进入个人账户,企业缴纳部分进入社会统筹账户,说白了就是给现在的退休老人发养老金。


养老金累计缴纳时间如果不满15年,无法享受养老金待遇,可以在退休时将个人缴纳部分一次性领走,单位缴纳部分跟咱没啥关系了。


如果交满15年,按照现在的规定就有权利拿退休金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岁,65岁退休,退休后平均能领11年养老金,也就是132个月。


每个月退休金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账户除以132,另一部分是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X%,其中的X是指交养老金的年限,如果交了18年,那就是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18%,如果30年,就是社会平均工资的30%。


养老金的领取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多缴多得其实只跟个人缴纳部分有关,也就是那8%,公司缴纳的19%并不算在内;考虑到通胀,缴纳年限才是决定未来养老金的主要因素


所以一味追求养老金的缴纳基数并不划算,更重要的是缴纳年限,能补的就补,能续的就续,异地跳槽一定要办理转移。


关于社保,人人都必须了解的隐藏待遇

社保断了有关系吗?


在有房屋限购的城市,社保的连续性很重要。


比如:北京,如果外地户口需要提供连续5年个人纳税证明,或者社保证明才能在北京摇车号和买房,这里的社保只包括五险。只要中间断一天,五年就要重新计算。


如果去新公司时间有间隔,一定自己找代理公司续好社保,有的人因为没有衔接好,一两个月空档就要重新计算年限,非常吃亏。


养老保险交够15年;医疗保险女性交够20年,男性交够25年;退休之后可以终身享用。


这些年限是可以累计的,中间断了没关系。只是医疗保险在断交期间没有保障。


另外医疗保险断了,医保卡会有2到3个月的恢复期,在这期间只能手工报销,这是北京的规定,有的地方如果断缴超过2个月,会有6个月的等待期,这6个月中是不能报销的。


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这三样,只要在用之前交够1年就行,工伤保险即交即用。


关于社保,人人都必须了解的隐藏待遇

自由职业者怎么交社保?


只要是自己给自己上,走正常渠道都只能上三险(养老、医疗、失业),找代理公司可以上五险一金。


如果是本地户口,到当地的人才服务中心办理灵活就业就可以缴纳。


外地户口如果想在异地上,比如外地人在北京做自由职业者目前只能找社保代理公司。


自由职业者交社保只有8%的养老保险最后属于自己,其他都被规划到国家的统筹基金。因为钱都是自己出,所以交低档就可以了


关于社保,人人都必须了解的隐藏待遇

逃离北上广后,社保要不要续上?


当然要续上,务必办转移!


有的人转换城市,觉得办理社保转移很麻烦,反正之前个人缴纳的部分退休都会给到个人,就在当地重新上。这样非常吃亏,因为你损失了之前的缴纳年限,会极大影响退休金的数额。


对于异地跳槽的小伙伴还有个提醒,养老金的基数是以当地上一年平均工资计算得出。


也就是说当地工资水平也是决定养老金数额的重要因素


如果当地经济活跃,工资水平高;劳动人口多,养老金就会充足;这样退休后生活就更有保障。


我们国家已经有个别人口流出的省份有出现养老金缺口,现在是通过富裕地区转移来弥补。但对个人来说,当然选择富裕地区退休才更有保障。


择一城而栖,不仅关系到当前的个人发展,也将决定未来的老年生活。


人生不要轻易选择撤退,一线不行,选省会,省会不行选重点地级市。不要单单被房价吓住,要着眼未来。


关于发展的问题,有时便宜本身就是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