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寧夏曾經的航運業是怎樣的?

精靈Jae


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天下黃河富寧夏”,卻不知除了灌溉農耕,黃河寧夏段的水運,也曾在寧夏發展史上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只是隨著歲月變遷,如今再提及寧夏航運,已成為鮮有人知的一段歷史。

圖為20世紀30年代行駛在黃河寧夏段的大型皮筏。


刁雍開啟寧夏大規模黃河航運的先例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自中衛市進入寧夏,經12個縣市後由石嘴山市出境進入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境內流長397公里,流域面積4.39萬平方公里。由於黃河位於北緯40度以南,每年12月流凌,1月結冰,3月開河,通航期8個月左右。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這段時間正是黃河水運的黃金時節。


據史料記載,從寧夏中衛市下河沿到內蒙古托克托縣一段,自古以來就是天然航道。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太武帝拓跋燾看到薄骨律鎮糧食充足,下旨命鎮將刁雍調集薄骨律、高平、安定和統萬四鎮牛車5000輛,將薄骨律鎮屯墾所積存的糧食50萬斛(約7500萬公斤)運往位於河套一帶的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縣西)供應軍需。


但是,薄古律鎮到沃野鎮最近距離也要八百里,沿途不僅要經過沙漠,還要渡過黃河,運輸艱難。初步估算,把這麼多的糧食全部運到目的地,至少要費勞力一萬人,耕牛一萬頭,耗時三年。在經過一系列細緻調查後,刁雍上表請求採用水路運糧。太武帝同意了這一建議,刁雍開始著手在“牽屯山河水之次造船二百艘”。牽屯山是魏晉南北朝時的山名,一般指隴山(今六盤山脈)北端,包括今寧夏固原市東至海原縣一段六盤山及中衛市香山,“河水之次”則指今寧夏中衛市或中寧縣黃河南岸。刁雍調集大批工匠在牽屯山地區伐木,通過清水河將木料運至黃河岸邊就地建造木船200艘,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了50萬斛的運載任務。刁雍的水運方案不僅解決了當時運送大批軍糧的棘手問題,而且開闢水路、木船運糧等在黃河上游水運史上屬於首創,正式開啟了寧夏大規模黃河水運的先例。


航運把“洋行”帶到了寧夏


到了近代,隨著對外貿易的迅猛發展,制草、毛紡等輕工業蓬勃興起,為寧夏水運事業帶來了巨大生機。甘肅、青海、陝北、阿拉善旗等地的皮毛和其他土特產先以船筏經黃河寧夏段外運,返航時又運輸各種日用品至石嘴山、橫城堡、寧安堡、中衛等口岸,再由畜力接轉批發各地。清末,中衛至橫城至包頭的航道上有千餘艘木帆船,各種皮筏(即渾脫)也大量使用,絡繹不絕。1880年以後,英、德商人陸續在石嘴子設立“洋行”,最多時曾達10家。這些洋行在黃河沿岸設立碼頭,收購皮毛後以皮筏、木船、駱駝等運到石嘴山梳洗打包,然後裝船送往包頭轉運出口。


民國初年,寧夏成為西北貿易門戶,水運業十分發達。據《烏海市志》記載,“民國時期至包蘭鐵路通車前,包頭至寧夏的長途航運是歷史上最發達的時期,通過烏海地區的航運船隻每年達600-800只次,行船種類有七站船、高幫船、小五站船、小划子、牛皮筏等。運輸物資有煤炭、皮毛、藥材、食鹽、鹼、糧食、瓷器等,每年運量10萬多噸。”當時,寧夏出口物資70%以上為水運,主要口岸是橫城、中衛、寧安堡、石嘴子等地。其中僅橫城一地每年就輸入布匹、百貨、雜貨約1.3萬公斤,輸出甘草、羊毛500萬公斤,成為寧夏最為繁忙的港口。


新中國成立後的寧夏航運


新中國成立後,航運並沒有退出寧夏交通運輸的歷史舞臺。1952年6月,寧夏河運管理局將新造的36艘木帆船組建成國營船隊,下轄6個分隊,每個分隊6條船,抽調6名幹部任分隊長,陸愛國任二隊隊長。這批船是清一色的七站船(寧夏特有的一種木帆船),載重量為30噸,實載可至32噸。1954年船隊規模增加到93艘,總噸位2700噸,是一支舉足輕重的運輸力量。


當時寧夏的出境物資,大多由木帆船承運,但船上的配置在今天看來可以用“簡陋”二字形容——一根6米多長的舵,相當於船長的一半,俗稱梍,由老艄(駕長)操縱控制航向;兩把槳,左右舷各一把,還有一把備用,划槳時每槳由3人搬動;船帆(白布縫製)一塊,寬5米、高10餘米,受風航行時懸掛在桅杆上,用8根小繩由老艄操縱;篷布(帆布制)一塊,遮蓋貨物用;篙杆(柳木製)6根,作撐船用,另有幾根備用;背(纖)帶6條;鍬、鐮、斧、鍋碗瓢盆及做飯用的碴子炭、水缸、小風箱等雜物一應俱全。船上人員都

自備鋪蓋。因為分隊長屬於幹部,所以陸愛國還配有一輛自行車,以備途中有急事上岸聯繫工作或購物用。


船上還有兩個破麻布包墊防止與鄰船、碼頭碰撞。整艘船上沒有任何救生設備。在陸愛國口述,魯人勇整理的一篇文章中,我們可以大致瞭解到當時的一些情況:那時的航運線路為寧夏沿河各地到包頭。貨物品種最多的是食鹽,約佔長途貨的60%。長途裝貨地點


在中衛縣莫家樓、任存渡、橫城、石嘴山、磴口。御貨地點絕大多數在包頭的南海子碼頭,寧夏河運管理局在此設有辦事處。船隻下水正常航行時,可達每日40餘公里,遇大風、大雨、大霧都要停航。比如,從橫城到包頭水路662公里,順利時15天到達,遇到天氣變化,則須20天甚至更多的時間。上水拉縴速度更慢,平均時速只有2000米。


航行時都是幾條船編隊行駛。技術最好的老艄跑頭船,其餘船隻跟著他選的航道走。下水重載行駛在淤積航道容易擱淺,尤其是河水分叉多、河面寬的地方。有經驗的老艄會觀察水情,能夠避開淺灘。萬一擱淺,船工都要下水去背扛,雖然辛苦,但沒有什麼危險。最危險的是石嘴山到烏達一段水域,礁石密佈,水流湍激,航道險窄而且還有頭、二、三道坎。最險惡的是三道坎,河底有一道石頭門檻,航道中心還有礁石露出,兩側礁石一個挨一個,一旦碰上船毀人亡。二道坎與三道坎之間還有一處90度的急拐彎,叫“歪脖子沙”,如果駕駛技術不好,船會直向崖岸撞去。因此,船隊要提前在上游全部靠岸,由駕頭船的老艄掌舵並統一指揮,本船老艄協助;再抽6名頭杆,加上本船的船工,手持篙杆分別站在船側,當船順激流下駛將要碰礁時,在瞬間用篙杆全力撐礁石,使船避開險情。這種場面驚心動魄,但每次都能化險為夷。


究其原因有兩個,一是經驗老到的老艄指揮、駕駛得當。二是大家齊心協力、手腳麻利。上水一般都是空駛,船吃水僅30釐米,加之速度慢,很少擱淺、觸礁。進入冬季,船隻要在封河前回到寧夏境內的磴口、石嘴山、橫城、莫家樓將船拉上岸臥冬。來年開春檢修,隨後待命開航。


除了用七站船等船隻運送貨物,黃河寧夏段水運中,木排、羊、牛皮筏也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1956年6月,石嘴山煤礦籌建處籌建石嘴山電廠,發電設備陸續由滿洲里運到蘭州。由於設備重量、體積過大,汽車不能運,包蘭鐵路又尚未建成,這些設備無法從陸路運來。籌建處的領導對蘭州至石嘴山的航道情況、蘭州的筏運工具等進行多月調查,最後決定用排筏從黃河運送這些設備。同年8月蘭州試放了3個載有鋼材的木排。航行中,由兩個精通水性水手各背一個羊皮筏在河中探尋河道,用1個月的時間,順利渡過了黃河各險要地段,安全抵達石嘴山。有了第一次試航的經驗,第二次用了4個木排,在3個木排上各裝14噸重的鍋爐一臺,另一木排上裝載電廠的桁車一部,航行20餘日,安全抵達石嘴山。第四臺鍋爐是使用牛皮筏運回的。這三次排筏運輸共運木材609立方米,鋼材16.56噸,機械設備12183噸,運距672公里。尤其是大型鍋爐的運輸,開創了大件

輸的記錄。此後,石嘴山電廠、鋼廠和青銅峽水利水電樞紐建設一些大型設備也都使用這種運輸方式。


新消息報


黃河只有在寧夏是平流的,天下黃河富寧夏不管航運還是民用澆灌都是對寧夏有益,上古時黃河不走寧夏,從蘭州順煮河古道直奔天水流入陝西氾濫在河南,黃河真對河南而言是一條災河,黃河在軍士上能水淹七軍,大禹治水把黃河水從蘭州向北引入寧夏,把阿拉善山用黃河分為左右,再從寧夏經陝西陝北再往南經山西陝西兩交界最後由三門峽流入河南,緩解了黃河水的急流,一一一一一一這便是上古時的大禹治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