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期的兒子氣得我要得心臟病了,什麼時候才能到頭?

用戶9682865016807


朋友,你說的有些嚴重了吧?但是也足見得你氣得不輕,你想讓他聽你的,你不想他走彎路,但他不明的你對他的好,或者說是你告訴他的方式不對,只有讓他明白了你是為他好,他沒有理由不聽的。

我告訴你,硬碰硬的管教,結果你已經知道了,是時候換一種辦法了。萬物發展都要遵循自然規律,處理矛盾時要採用“遇硬則彎,遇軟則切”的原則,子彈能打穿剛板,卻打不透一袋棉花,為什麼?

從現在開始,你要解放思想,讓自己開心起來,氣壞了不值得,兒子會可憐嗎?該吃該睡該上班,活出精彩的自己,這個問題先放下,擱置爭議,冷處理,時間是最好的藥,吃飯不用叫他,只管吃,讓他明白沒有你的過問,他有多寂寞。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他向你低頭為止,記住,別再搞家長式說教,試著建立朋友式的父子關係,淺移默化地讓他知道你是最關心他的人,後面的事情你都知道咋辦了!

朋友,孩子也喜歡被誇獎,縱然你不喜歡,不願說違心的話,為了他的健康成長,曲折婉延的教育需要耐心。希望你能建立和諧的關係,也願孩子早日明白你的苦心!






吳忌88


青春期叛逆的兒子氣得題主要得心臟病,什麼時候才能到頭?我想說,只要題主願意,隨時都可以。如果題主願意樂觀的去看待正處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表現,轉變自己的心態,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就不至於氣到心臟病。具體要如何做,才能讓自己的心態有所轉變呢?

首先,理解青春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階段。家長想要和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相處,並做到從容,這就需要家長表達對青春期孩子叛逆理解。而如何做到理解?就需要題主主動去了解更多關於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成長規律,並獲得相應的處理方式。這樣就不會因為孩子的情緒變化而手足無措,甚至出現把自己氣生病的結果。

其次,家長要慶幸孩子存在叛逆的表現。事實上,青春期孩子叛逆不是最讓人頭疼的事情,最讓人頭疼的事情是,孩子明明心裡充滿了叛逆,對很多事情有不良情緒,可卻不斷壓抑這自己,最終讓自己生病。這樣的孩子才最讓人無奈和無助的,因為他們任何事情都藏在心裡,你不知道問題出在哪,想找方法去解決還無從下手。而出現叛逆行為的孩子,他對什麼事情不滿,他直接表達出來,家長與孩子還有溝通和協調的機會,還能一起互相瞭解和共同成長,這對家長來說,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呢?

綜上,星主想說,家長往往在青春期孩子身上總是看到不好的一面,卻忽略了任何事情都有雙面性。只有先表達理解,只有看得到積極一面的因素,才能讓自己的心態調整,並客觀地來看待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並從中去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給予孩子在成長中更好的教育引導。


星主說教育


青春叛逆期的兒子氣得我要得心臟病了,什麼時候才能到頭?

你好,我是藍莓麒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叛逆,大多數孩子都是在初中階段開始叛逆的。如何教育叛逆中的孩子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一、尋找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會叛逆,從兩個方向尋找原因。

第一個是主觀方面。自身心理發展不平衡,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首先是和少年時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的。初中的孩子正處於發育期,大腦的發育成熟並且趨於健全,在思維判斷上也發育的越來越好,這一時期是自我意識極強的時期,這種自我意識讓他們躲避家長老師的教導,甚至是反感背離。生理的發育和心理的發育不在同一個層次,這種矛盾就造成了他們在青春期叛逆。主觀方面指的就是自我意識。

第二個是客觀方面。青春期孩子對外界生活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周圍的環境會對他們產生影響。環境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家庭因素,二是學校環境因素,三是社會環境因素。

家庭因素。現在獨生子女居多,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期望很大,過度的關注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家長的態度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比如居高臨下命令孩子等,方法太過簡單粗暴。又或者是家長與孩子長期分離,題主說孩子是住校的,這可能具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可以不住校,家長還是選擇不要住校了,陪伴著孩子成長也很重要。

學校因素主要有三點,一是老師的教育方法是否有不妥當的地方。二是教師是否太自我,不考慮學生的感受。第三是老師對他的評如何。青少年自尊心特別強,評價不當也會對小孩子的情緒有影響。

社會因素。社會上有很多負面的東西存在,而青少年好奇心很重,總是想去嘗試,自控力不足,容易深陷其中。


二、消除青少年叛逆心理的方法。

社會環境是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的,所以可以從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想辦法。

我們先談談學校教育,孩子出現叛逆的情緒,首先要去和他的班主任溝通,瞭解孩子在校期間的狀態,並且積極配合老師教育引導孩子心理。

重要的還是家庭教育,需要提高孩子自身的素質。多種方法、多種渠道引導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改變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充分尊重他們人格獨立性,平等對話,消除對立的情緒。


總之我們要正確的看待青春期孩子叛逆心理,這是他們自我意識形成過程中十分常見的現象。只要找準原因,運用好方法,是可以順利引導孩子向積極的方向成長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