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我家的掌舵人——我的高祖母

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許許多多極富傳奇色彩的女人物,她們或是輔佐帝王成就霸業;或是精於商業富家一方;或是有超人見識聞名遐邇。但她們身上無疑有著共同點,那就是有著超人一般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是在女流之中難以想象,即便是放在男人之中也是鳳毛麟角。我的高祖母樊氏,雖然不是一個著名人物,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小地主家庭的一位掌舵人,但是她的一生也是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中年喪夫之後,一人挑起了大家重擔;方圓幾十裡鄉村,為人救傷治病……今天我便為大家粗略講述一下我家掌舵人的故事。

1939年,民國28年,我的高祖父,因病逝世一個14口的家庭,從此重擔落在了我的高祖母的身上。家中此時已經有了近百畝田地,可是自己膝下的孩子,大的,不過只有20歲,小的,也僅僅只有4歲。如何操持這樣一個大的家庭,就成為了我高祖母面臨的最大問題。高祖母的孃家,是汝州半扎街,樊家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家族實力和威望。因此,家中雖然小有家產可是也不用擔心受外人欺負,但是高祖母深知終歸得靠自己,於是她毅然接受這個家庭的當家人位置,從此開始了她的掌舵生涯。

當時的鄉村,醫療水平是相當的落後,平常誰家能沒有個小病?為婦女接生、為孩童治喉嚨,窮人家分文不收,有能力的不過是象徵性的給點,憑藉自己的醫術以及寬厚善良的品德,高祖母有了“神老婆”之稱。我家有田地近百畝,可是家中男丁自幼讀書,對於耕種並不擅長,而且家中的羊群也需有人看管,因此我家僱傭了三戶人家為我家種地、養羊,雖然是一個小地主,但是從未欺負過任何人,對自己家的佃戶、長工甚至連惡言惡語都從有過,其實那幾戶人家是相當貧窮落後,要不是種著我們家的地,恐怕早已經離鄉逃荒去了,對於他們幾家種的地收繳的糧食無論多少,高祖母以及家人從不言語,即便是不交也從未指責,甚至連催問也沒有,養我家羊的,逢年過節交給我家一定量羊肉後其餘便是自己的。正是高祖母及家人在這個時期為人治病行醫、從不欺負家中佃戶,我家行善積德,擁有了極好的名聲,為日後我家雖然因解放公產,但是從未因批鬥有人受傷、喪命,埋下了伏筆。

1947年,我的家鄉寶豐解放了,因為諸多因素,原本不會被衝擊的我家,被解放公產了,縣上駐村的大隊長認為這家是個地主,一定會有什麼惡行,專門為我家召開了“訴苦大會”,將我高祖母帶赴批鬥大會,工作隊李隊長並說:有苦訴苦,感覺說的不夠出氣,旁邊就有棍棒大家可以打!說完之後,沒有一人有反應行動,李隊長感到十分尷尬,心想普通人家沒啥怨言,你家的長工佃戶總歸有苦要訴吧?於是把我家佃戶李婁喊上去,結果出乎李隊長的意料,李婁說:我家要不是種人家三十一年的地,我這一大家子早就餓死了(李婁弟兄四個全靠租中我家地而生存)!此時我家佃戶解戊寅上臺說:我種她家的地,一年交兩次,我交多少她要多少,就算不交也從未催問!我身上如今穿的這個袍子還是四爺給的,我喂她家的那群羊,每年生羊仔賣的錢從來就沒給過她,她從來都沒說過什麼!李隊長十分無奈,訴苦大會開成了表功會,這還了得!趕緊讓兩人下來!不僅如此,祖父說高祖父對家中佃戶說,每次交糧你們一定要把口糧留夠!正是因為崔家從未負壓鄉里還行善積德,才沒有一人在解放時因成分問題而喪命!這也為我家日後逐漸起步埋下了伏筆。李隊長因此無奈結束了訴苦大會,李隊長心想這家雖然是地主但是名聲如此之好?於是李隊長,經過明察暗訪得知我家雖然是地主,但是不僅沒有惡霸罪行,並且還造福鄉里:崔家主持修繕觀音廟,崔家的女當家還為方圓幾十裡地人家治病!於是,李隊長與我家談判:最終以我當時只有16歲三老爺(高祖母的小兒子)參加解放軍換取高祖母釋放。(三老爺南征北戰、戎馬一生,抗美援朝後分配武漢軍區跟隨開國上將陳再道將軍,後分配京山縣武裝部,如今健在,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

高祖母雖然沒有讀書,但是識大禮顧大局,即便是有人在那段我家抬不起頭的時期有人坑害我家,高祖母時常說:人往長處看,還有興咱家的那天!正如他老人家所言,我高祖母的後人憑藉祖輩積德之善,以及堅持教育之家風,家庭逐漸發展起來。兩位曾祖父,抗美援朝結束後,二老爺從部隊下來後成為烏魯木齊市療養院首任院長兼黨委書記,三老爺(健在)分配武漢軍區後為京山縣武裝部長、民兵師黨委副書記第一副師長、縣政協常委等職。

“積善人家必有餘慶。這句話完美的再現在了我家,正是因為高祖母當初在高祖父去世後義無反顧的挑起重擔;正是因為高祖母生前的行善積德、高瞻遠矚,才為這個因解放公產而落入低谷的家庭,逐漸重新起步發展!

1984年農曆11月21日,這位崔家當家人、掌舵者溘然長逝,享年九十四歲,高祖母雖然已經作古,但是她留下來的美好品德和精神,必將激勵我們這個家族一代又一代後人!

我家的掌舵人——我的高祖母

庚子正月十一晚德邦敬書

(下一篇——戎馬一生三老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