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在可持续发展绿色理念的指导下,富安镇开展了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示范应用。富安镇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特色防控技术,并从稻田耕沤灭螟降低虫源基数、选用优良抗性、坚持种子消毒、推广保健栽培、加大应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育秧、采取物理防治与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防治等方面对富安镇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并介绍了主要技术工作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水稻作为东台市富安镇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水稻面积0.453 万公顷左右,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证富安镇粮食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

项目示范分布于富安镇绿色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面积0.36万公顷(经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审定委员会认定),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中的绿色行业标准,是绿色种植的理想之地。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一、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1、稻田耕沤灭螟,压低虫源基数

通过耕翻沤田杀蛹、灭蛹及杀死一部分越冬幼虫,可降低虫源基数目的。

2、选用优良抗性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

选择优良抗性品种可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抗性品种在一定范围内可抵御螟虫、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的侵袭。在品种布局上,主推抗稻瘟病、稻曲病及螟虫的淮稻5 号、南粳9108等优良品种。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3、坚持种子消毒,预防病虫害发生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用62.5 g/L 亮盾(精甲霜灵37.5 g/L、咯菌腈25 g/L)300-400 mL 加10%吡虫啉400 g,拌稻种100 kg。采取以上措施可有效防治由镰刀菌、腐霉菌、疫霉菌等引起的多种土传、种传病害和水稻飞虱的发生。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4、科学安排播期,合理密植

在播种期安排上与螟虫发生期错开一定的时间,如南粳9108 安全育期153 天,一般5 月中下旬播种,6 月初移栽,8 月底至9 月初安全齐穗,破口期与第4 代三化螟的发生期错开,可安全避过其危害,可少用农药或不用药。在移栽上坚持合理密植25-30 cm 宽行栽植;在水浆管理上实行浅水分蘖,有水抽穗,灌浆至成熟期干湿交替、间隙灌溉顿顿清的科学管水方式,够苗期认真排水晒田,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轻纹枯病、纵卷叶螟等病虫危害。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5、应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育秧

为防止水稻秧苗期使用农药与饲养家蚕交叉污染,全镇大面积推广应用防虫网、无纺布育秧,水稻秧苗期有效地避免灰飞虱、螟虫等害虫危害。水稻育秧期间均不用防治虫害药剂,保护了生态环境,避免家蚕中毒事故的发生。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6、应用性诱剂诱杀螟虫与物理防治

使用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性引诱剂诱杀雄蛾,使雌蛾不能正常进行交配繁殖,降低下一代基数,减轻发生危害。7月下旬,插放新型飞蛾诱捕器15 个/hm2,每个诱捕器内置诱芯1 个,诱捕器放置高出水稻30 cm。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7、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病虫害发生

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采用治小田保大田的措施,不达到防治指标不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从而保护利用好天敌。

在螟虫和稻纵卷叶螟防治上打早打小低量用药,使用25%甲维盐·茚虫威150 g/hm2,靠近桑园的稻田用苦参碱750 g/hm2,兑水600 kg/hm2 喷雾防治。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稻飞虱。

用25%吡蚜酮450g/hm2,兑水600 kg/hm2 喷雾防治。

病害防治。稻曲病、纹枯病用24%噻呋酰胺450 g/hm2、或19%嘧菌酯750 g/hm2、或20%井冈·枯芽菌4500 mL/hm2等。稻瘟病用4%春雷霉素600 g/hm2,兑水750 kg/hm2 喷雾防治。

稻田除草。用40%氰氟草酯750 g/hm2 加460 g/L 二甲·灭草松1500 g/hm2 防除单、双子叶杂草。此外,在水稻施药的药液中,加用有机硅增效助剂可增强农药的吸附、扩散和渗透性能,提高药效,减少农药用量。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二、绿色稻米生产中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推广示范成效

项目实施以技术推广为中心,指导到户到田,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了基地农户的绿色种植水平,有效改善了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利、农业增效。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1、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绿色防控区较非绿色防控区全季农药使用次数减少3-4 次,减幅60%;农药用量减少2060 g/hm2,减幅45%;农药成本减少1050 元/hm2,减幅58%;施药用工成本减少450 元/hm2,减幅45%;产量增加282 kg/hm2,增幅4.1%;经济效益31000 元/hm2,增加4219.5 元/hm2,增幅28%。农药残留检测全部达到绿色标准,项目完成后进行大面积推广,社会经济效益更加巨大。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2、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全面提高了基地农户的科学种田水平,彻底改变了部分农户盲目滥用农药的习惯,为东台市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措施,造就了一批绿色种植的科技能手,提高了东台市农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密切了干群关系。农民对该项目的总评价满意度超过99%,相关部门领导对该项目的实施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3、生态效益

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减少了滥用、乱用农药的习惯,改变了农药使用结构,有效地减轻了农田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平衡,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绿色稻米病虫害防治,做好以下几点,能高产,质量好,无污染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广大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不足,要加大宣传和培训。二是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项目成果推广普及应以政府为主导,技术指导部门牵头,企业积极参与,财政项目多给予扶持,银行信贷要重点倾斜。三是大力扶持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全面提升植保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长效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