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為何為父者堅持殺掉自己兒子?從腹䵍大義滅親,看古人的大公無私


為何為父者堅持殺掉自己兒子?從腹䵍大義滅親,看古人的大公無私

  • 人物簡介

膜䵍,戰國時期秦國人,古代墨家學派第五代領袖人物(鉅子)。

為何為父者堅持殺掉自己兒子?從腹䵍大義滅親,看古人的大公無私

  • 事情經過

腹䵍有個兒子,他的兒子性情懶惰頑劣。有一天,他的兒子在與別人吵架的時候把人給殺了。這個消息不僅震驚了秦國朝堂,還包括了腹䵍本人。此時,秦惠王見腹䵍年事已高,家中又沒有其他子嗣,為了腹䵍的香火著想,實在是不忍心殺了腹的兒子,便想徇個私情,打算赦免腹䵍的兒子。腹䵍聽聞這個消息後並不願意領情,因為墨家有規定:殺人者死,傷人者刑。終於讓秦惠王下令,把自己的兒子殺了。

為何為父者堅持殺掉自己兒子?從腹䵍大義滅親,看古人的大公無私

  • 感受啟發

法以刑立,貴在去私。能剋制自己的私情來實現公法大義,此乃真正的大公無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