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他被民間視作“天醫星”下凡,是中醫“葉派”創始人


他被民間視作“天醫星”下凡,是中醫“葉派”創始人

在中國古代,醫生的地位並不高,與占卜等方術屬於一類。因此,從司馬遷開始,就將從事這類職業的人歸於“藝術”類。“傳扁鵲、倉公及日者、龜策,史家因之,或曰方技,或曰藝術。大抵所收多醫、卜、陰陽、術數之流,間及工巧。”

在清代的醫生群體中,佼佼者不乏其人,但葉天士是在史書和民間傳說裡都很著名的一位。 葉桂,字天士,號香巖,別號南陽先生。江蘇吳縣人。晚年又號上津老人。在中國醫學史上,葉桂被稱為“仲景、元化一流人也”。他首先是溫病學派的奠基人物,又是一位對兒科、婦科、內科、外科、五官科無所不精、貢獻很大的醫學大師。史書稱其“貫徹古今醫術”。民間則普遍傳說其為“天醫星下凡”。

葉桂的傳略和軼事散見於乾隆初進士沈德潛《葉香巖傳》、王友亮《葉天士小傳》、嘉慶大學者梁章鉅《浪跡叢談•葉天士遺事》等。其中,沈德潛曾做過尚書,因此他寫的《葉香巖傳》也影響最大。文章裡說,“名著朝野,即下至凡夫俗子,遠至鄰省外服,無不知有葉天士先生,由其實至而名歸也。”

《清史稿》裡記載,葉桂出身醫學世家,祖父、父親“皆精醫”。桂年十四喪父,“從學於父之門人,聞言即解,見出師上,遂有聞於時。切脈望色,如見五藏。”給人問診,如同透視一樣,能洞悉五臟六腑,這種異能可謂很厲害了。他治方不出成見,“劑之寒溫視乎病,前人或偏寒涼,或偏溫養,習者茫無定識。假兼備以幸中,借和平以藏拙。朝用一方。晚易一劑,詎有當哉?病有見證,有變證,必胸有成竹,乃可施之以方。”

他被民間視作“天醫星”下凡,是中醫“葉派”創始人


葉桂的治療方法不拘一格,據說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其治病多奇中,於疑難證,或就其平日嗜好而得救法;或他醫之方,略予變通服法;或竟不與藥,而使居處飲食消息之;或於無病時預知其病;或預斷數十年後:皆驗。”這樣,民間關於他的醫術的神話也越來越多。或真或假,不一而足。

葉氏不僅精通醫術,而且治學講求宏搜博覽,學究天人,精細嚴謹,使醫術與學術相得益彰,他認為學問無窮,讀書不可輕量也。故雖享有盛名,但卻手不釋卷,廣採眾長。時人記載,“先生之名益高,從遊者益眾,先生固無日不讀書也。其為人內外修備、交朋忠信……以患難相告者,傾囊助之,無所顧忌。”可見,其勤學和為人的修養是很高的。

葉桂活到八十歲去世,臨終前囑咐他的兒子從醫要謹慎,不可草率,“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而後可以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餌為刀刃也。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

葉桂留下的著作不多,有些古醫書的注本,還有一些是門人集醫案為臨證指南。其中,《溫熱論》是葉氏口傳心授經驗心得,為臨床經驗的結晶,是溫病學說中一部非常重要珍貴的文獻。《溫熱論》為中國溫病學說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和辨證的基礎。他首先提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的論點,概括了溫病的發展和轉變的途徑,成為認識外感溫病的總綱;還根據溫病病變的發展,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作為辨證施治的綱領;在診斷上則發展了察舌、驗齒、辨斑疹、辯白疹等方法。其中的一些學術見解直到現在仍為臨床醫家所重視。

他被民間視作“天醫星”下凡,是中醫“葉派”創始人


葉桂還培養了不少濟世救人的名醫。史稱“大江南北,言醫者輒以桂為宗,百餘年來,私淑者眾”。他的兒子葉奕章、葉龍章都是著名醫家。他的學說在身後二百多年的持續發展中,形成了上一個重要的醫學流派——“葉派”,在近代醫學史上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