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王朔和徐静蕾当年的最佳合作


王朔和徐静蕾当年的最佳合作

徐静蕾在2003年第一次当了导演,王朔帮了大忙,拉来一堆好友客串,姜文、张元都来了。电影叫《我和爸爸》,徐静蕾包揽了制片人、编剧、导演和女主。

官方资料显示编剧是徐静蕾本人,但坊间其实一直在猜真正执笔的,是王朔。

2006年初,徐静蕾开始筹备自己的第三部导演作品《梦想照进现实》,这回编剧写的是王朔,投资五百万。

虽然还是文艺片,但老徐当商业片来玩。《梦想照进现实》靠广告植入和赞助,在上映前就收回了成本。

王朔和徐静蕾当年的最佳合作

《梦想照进现实》是一部「叨逼叨电影」,如影史各著名「叨逼叨电影」一样,全程靠对话推进。

设定很有戏,「一个女演员和导演在宾馆的一夜」,徐静蕾演女演员,韩童生演电视剧导演。全片故事发生在一个宾馆套间内,没出房间,但没干你想看那些事。

王朔觉得一间房子就是一个世界,非常丰富,「你说你在一个城市拍,你在一块平原拍,你哪怕出外景出到天边去,也跟在一个屋子里拍是一样的。只不过大家都觉得外办才叫风景。人在讲话时表演时行为时,他的情绪一直在不停变化,有起有落,所谓情景交融,一个人一间屋子很够了」。

宿醉的老徐半夜从宾馆醒来,突然拧巴了,觉得这戏没意思,自己演得也特假,完全没意义,要撤,要毁约。

于是她从自己的房间出来,直奔导演房间,要聊聊,最后,导演也被她聊拧巴了,越拧越严重,迅速形成一场大型深夜严拧,他俩活活聊了一夜。

全片基本是金句当地砖在用,铺出一个广场。很多台词都在我年轻建三观时起过指导作用。

□ 青年时代和谁一起过很重要。我一想起我的青年时代,发现一生的时光都度过了,这辈子要来的,和我有约的,都来过了。往后就是熬天数,尽快熬干,尽快熬干。

□ 你让我觉得你是一个穷气的人,我不爱和穷人过钱的事儿。

□ 平常大家都是装,不装早就打出脑浆子来了。社会就是一帮人在那儿装呢。

□ 音乐怎么没了,音乐别停啊。音乐没了,我觉着我在井里边儿。音乐不能没有。

王朔写《梦想照进现实》前已经先动笔写《我的千岁寒》了,所以《梦想》里顺势舒展了很多《千岁寒》式的飞瀑语流。

台词内核,王朔用的是他最熟悉的那套嗑打底,是一套千禧年之后的北京土语和黑话,密度很大,全片基本被插成孔明锁。片中暗藏了很多王朔自己想说的话,彩蛋纵横。

王朔和徐静蕾当年的最佳合作

《梦想照进现实》里,有一场吃饭的戏,是我的绝命心水,从导演快刀点餐,到老徐翻腕舔嘴,水银泻地,一气灌满。扛着再糟心的事,只要看上一遍这段,都能好一大半。这场戏是老徐演技树的枝顶翠绿,吃得真香,可挽救厌食症。

两人越聊越颓,将颓不颓之际,老徐说我就想吃口正经东西,我都吐光了。导演立马给剧务打电话:

马上跑步,到门口姐夫家,买,五样甜粥,五样咸粥,白粥五,饺子五,馅饼五,八份鸭蛋,五小菜,五卤菜,五冰啤,要快。

王朔和徐静蕾当年的最佳合作

导演:嚇,你这一搛馅饼,一沾醋,一翻腕,往牙上那么一咬,一吸溜,解香又解馋,解热又解酸,胡同妞那基本架势就出来了。

老徐:你才胡同出来的呢,怎么你瞧不上胡同出来的?你们家大马路的?

导演:我这是夸你呢,我觉得好,吃饭认真特别美。

王朔和徐静蕾当年的最佳合作

每次心情好或不好时,我都会看这部电影。建议你也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