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導讀

旅行若無文化支撐,只是耗費體力,那樣的遊記就是流水賬。透過眼前的山川地理,花草樹木,回望千萬年前塵往事,那些閃耀千秋的人物、典故,一一浮現……

閱讀此文,望你感知到《高山》、《流水》,感知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因為我來到了創造它們的師曠、荀子的故鄉——臨汾。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7月20日下午,在夏縣參觀完三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結束運城段三日行程,沿著文明的足跡繼續北上,前往臨汾地區。先參觀侯馬市晉國古都博物館,這是一座縣級專題博物館,集中展示公元前585~公元前376年,共209年間發生在以今日侯馬市為中心的都城文化,屬於晉國文化的一部分。


從侯馬坐動車到臨汾,1站路,20多分鐘到達。進入臨汾,雖已近黃昏,太陽仍很來勁,熱,但有種通透之感,不似運城那麼悶。打車到酒店,僅8元,臨汾出租車6元起步,價格親民。
7月21日,考察第5日,相關部門協調我們前去堯王廟、陶寺遺址、丁村遺址和臨汾博物館學習考察。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一、堯王廟

堯王廟在臨汾市區,當地人簡稱堯廟,始建於晉代,後經唐、元、明、清歷代修建,不斷擴大。早上9點多來到堯廟,天氣已經很熱,映入眼前的堯廟建築簇新、宏偉,厚重、淳樸、原汁原味的風韻卻缺失不少,這永遠是矛盾的,對於我來說,喜歡看真實的歷史遺存,而堯廟適合更多遊客,坐落在相對繁華的市區,也成了臨汾市的名片。

堯廟門前,一群群中小學生排隊等候參觀,年輕的老師們則都穿上了周制的古裝,大熱天想必夠悶,這應該是夏令營遊學活動。歷史文化景點,遊人一旦眾多,吵吵嚷嚷,就會影響其肅穆莊嚴,離開人群,匆匆前行。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堯宮甬道中間由龍鳳圖案刻制的中軸線叫“龍鳳之脈”, 甬道兩旁的器物是出土於陶寺文化遺址精品文物放大兩倍的模型,兩兩對稱。比如土鼓對面是石罄,是我國最早的樂器。生動展示了堯時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堯廟更具有歷史實證和文化內涵。
《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對面是《康衢謠》 “立我丞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均是我國最早的詩歌。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堯廟內最大的一座殿是堯殿,又稱廣運殿,殿前石階、石欄拱衛著堯井,是我國最古老的井,相傳為堯帝所鑿,從此人們倚井而居,井成了家鄉的象徵,遠離家鄉才有了“背井離鄉”之說。
堯井兩邊有四棵古樹,據資料介紹,一株“柏抱楸”,每年仲春,四、五月間,蒼鬱的柏枝叢中,盛開紫紅色楸花,蔚為壯觀。一株“柏抱槐”,春末夏初,柏樹叢中槐花盛開,芳香四溢。另兩株是鳴鹿柏和夜笑柏,都是幾百年的古樹,都有很多美麗的傳說,7月下旬,我看到的古柏卻是虯枝崢嶸,盤虯臥龍,但卻沒有一片綠葉,一朵小花。少了美麗妖嬈,多了滄桑神秘。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二、陶寺遺址

此次來臨汾的主要目的是看襄汾縣境內的陶寺遺址和丁村遺址,離開臨汾市區往南,約一個小時進入襄汾縣。車輛在砂石黃土鄉間小道行駛,不久到陶寺遺址,守護遺址的文物專家張為東主任為我們講解,這又是一位文物戰線工作一輩子的老考古專家。

眼前的陶寺遺址,是從周圍大片農田中獨立出來的荒地,政府計劃建陶寺遺址公園,第一期投資1.63億,面積4500畝。這裡很少有人前來,來的人多是領導、專家,多為張主任接待講解。

大熱天,烈日當空,張主任詳詳細細給我們講解陶寺遺址知識,充滿激情,既有歷史厚重感,又有文學的灑脫飄逸,時不時背誦起《詩經》、《尚書》。

我仔細聽講,也全程錄音,回頭認真複習、消化。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陶寺遺址1979年發現挖掘,考古證明,這是堯帝都城,因此是中華第一都,在這裡發現了中華第一龍——盤龍紋盤,在這裡發現了堯王的觀象臺,從此有了曆法,指導農業,農耕文明才能上升到一個新高度,因此,稱陶寺遺址是中華之根,民族之魂並不為過。
陶寺遺址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城,功能劃分比較齊全,有觀相區、倉儲區、王城、早期王陵墓葬區、手工業區、居民居住區,王城相當於紫禁城。張主任介紹,陶寺遺址總面積比平遙古城還要大,相當於四個紫禁城。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40年來,陶寺遺址共發掘了1309座墓,有6座墓是王一級的墓,每一個王墓裡有一個龍盤,一對陶鼓,一個石罄。相當於現在國家領導人逝世後覆蓋黨旗,送入八寶山一樣。為什麼王墓裡有龍盤?因為傳說堯帝是龍的傳人,慶都(堯帝的母親)“感赤龍而生帝”,所以他自稱是龍的傳人,因此中華民族是龍的後裔。
龍盤上黃色代表地,青色代表天,方口巨齒,是龍的形象,據考古學家推測,這是鱷魚和蛇變化而來的東西,蛇的信子是一個分叉,這個盤龍的信子像個稻穗,象徵神龍帶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和我們現在的國徽是一個道理,國徽上有稻穗和齒輪,象徵農業和工業,是社會的基礎。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倉儲區的窖穴,面積一千多平米,每一個窖穴直徑達到5~10米,深度4~5米,相當於現在的國庫。發掘時發現有碳化的稻粒,下面有防潮的東西,最上面是草拌泥的棚子。張主任測算,大概每一個窖穴的體積能達到400立方,如果全部儲藏滿糧食的話,是400噸,80萬斤,當時社會的生產力如果一畝地按100斤,要8000畝地的糧食才能藏滿一個窖穴。
發掘時還發現窖穴裡面有碼放整齊的一排排的牛骨頭,說明咱們的祖先當時已經不滿足於吃獾、野兔等小動物,吃牛肉,窖穴相當於天然的冰箱,夏天東西可以保存,充分說明已經有最早的國家了。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堯王最大的貢獻是觀天象,發明曆法。《尚書》記載:帝相日月,精誠金石。在陶寺遺址發現了圭尺和觀象臺,每年夏至、冬至等節氣,很多天文愛好者到此測算,竟與4000多年前堯帝觀測結果分毫不差,只能感嘆祖先的智慧與偉大!

陶寺人將太陽稱為“堯王”,可見堯王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而夏桀將自己比為太陽,將人民比作月亮。百姓們卻詛咒他:“時日曷喪,予及如偕亡!”意思是“如果能讓這個毒太陽滅亡,我這個月亮願意同歸於盡!”表達了一種對暴君的仇恨心理。這便是成語“時日曷喪”的由來。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三、丁村遺址

中小學歷史課上知道,中國人的祖先有北京人、山頂洞人、藍田人、元謀人,其實還有丁村人。丁村遺址是1953年的挖沙工程中發現,挖掘出舊石器時代中期(相當於10萬年前)很多大型動物化石、石器工具和一個小孩部分頭骨。

北京人是直立行走的人,標誌著從猿到人的形成,生活在70萬年至20萬年前。山頂洞人屬晚期智人,生活在一萬八千年前,那麼中間這幾十萬年的時光裡,人類是如何進化的呢?丁村遺址的發現,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問題。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丁村遺址因在臨汾市襄汾縣城南約5公里的丁村發掘而命名,這是一座舊石器中期遺址,距今10萬年。丁村遺址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發現的人骨和牙齒化石,推翻了中國人的祖先是非洲人或白種人的論斷,10萬年前,在丁村這個地方有黃種人生活。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走進丁村,隨處可見明、清時代的民居古院落,這些古院落以村中心的觀音堂為中心,分為北院、中院、南院、西北院四大部分。房屋因建造年代的不同而風格迥異:

明代房屋的裝飾以彩繪為主,風格古拙穩重;清代房屋的裝飾以木雕為主,雕工精細,造型優美。丁村也是一座建築藝術的露天博物館。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丁村文化陳列室內,展示著從丁村遺址挖掘出來的珍貴文物,我驚歎那些動物骨的巨大,講解員說,那時的空氣中氧含量遠比現在多,植物茂盛,貯存的養分多,動物就長得特別碩大,後來地質條件發生鉅變,大型動物無法適應才滅絕,而本身那些處於劣勢的小型物種卻得以存活繁衍。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四、臨汾博物館

未到臨汾時,幾位運城的文物專家極力推薦臨汾市博物館,說展館大、漂亮,藏品多,文化鏈條完整。這兩年我也走訪了幾十個博物館,頂著午後兩點多的烈日,來到臨汾博物館前,被其外觀震懾,一個地級市也有這麼宏偉的博物館!

臨汾博物館新館2013年8月開工,2018年9月全面建成,臨汾博物館整體造型和室內佈局充滿設計感,充分顯示其本身也是一件精美“藏品”,博物館整體設計理念源於襄汾陶寺文化遺址的古觀象臺。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最早中國”是臨汾博物館最大的特點,它所陳列和展現的文化不侷限於其地域性,而是能體現中華文明發展史中的精華。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的臨汾博物館館藏包括以青銅器、陶瓷器、水陸畫、木版年畫為特色的共計14萬件珍貴文物。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最喜歡位於博物館中央空處的這座懸掛式雕塑,象徵著人類進化的歷程、文明發展的軌跡,應該是臨汾這片土地上不同時期的代表人物,前四位依次是丁村人、堯帝、晉文公、霍去病,後三位不詳,但都應是臨汾歷史名人。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參觀完臨汾博物館,其氣韻內涵需要我多多學習消化,細細回味求索。歷史是燈,一天天朝我們走來。臨汾這片土地,留給我們太多文化,成語假虞滅虢、退避三舍、數典忘祖、掩耳盜鈴等,用另一種方式述說著臨汾的歷史。

臨汾,一個把太陽叫“堯王”的地方

結婚,雅稱“秦晉之好”,欣賞著《陽春》、《白雪》,便想起一代晉國樂師師曠,背誦“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便想起荀子…….

因為,那是共鳴,那是魂;

因為,那是旗幟,那是根……

(注:少量知識性資料參考網絡百科和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