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傾城之戀》:從語言風格、人物性格、生活經歷解析張愛玲感情觀

導讀:張愛玲原名張煐,原籍河北豐潤,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麥根路(今泰興路)。她3歲開始接受私塾教育,12歲發表在聖瑪利亞校刊發表第一篇文章《不幸的她》。而張愛玲真正被人熟知是1938年在上海《紫羅蘭》雜誌發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後又較陸續發表了《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經》、《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而《傾城之戀》被很多人肯定並喜歡。

從表面上看《傾城之戀》講述是的一個離婚女人白流蘇在孃家受到的冷眼與鄙視,後又與範柳原陰差陽錯的愛情。而實際是在表達張愛玲自己的感情觀:漠然、算計、清醒和無處話淒涼的悲傷。

01 從《傾城之戀》的語言風格看白流蘇對感情的態度

對於張愛玲我是非常喜歡的,幾乎讀完了她所有小說作品,雖然讀的時候覺得情緒太壓抑,但是還是忍不住跟她書中的人物產生共情。那些或冷漠或無情或悲傷的人物總是不斷的拆穿愛情、婚姻最真實的模樣,比如《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

《傾城之戀》:從語言風格、人物性格、生活經歷解析張愛玲感情觀

故事要從白家排行老六的白流蘇離婚後,住在孃家遭遇的冷眼冷語開始。幾年前白流蘇帶著離婚後分得的家產投奔了孃家,然而當她從夫家帶來的家產被幾個哥哥席捲完後又對她產生了厭棄。在得知白流蘇前夫死後,她的家人們想方設法趕走這個“吃閒飯”的妹妹。

三爺道:“六妹,話不是這樣說。他當初有許多對不起你的地方,我們全都知道。現在人已經死了,難道你還記在心裡?他丟下的那兩個姨奶奶,自然是守不住的。你這會堂堂正正回去替他戴孝主喪,誰敢笑你?你雖然沒生下一男半女,他的侄子多著呢,隨你挑一下,過繼過來。傢俬雖然不剩下什麼了,他家是個大族,就是撥你看祠堂,也餓不死你。”

《傾城之戀》:從語言風格、人物性格、生活經歷解析張愛玲感情觀

白流蘇冷笑道:“三哥替我想得真周到,就可惜晚了一步,婚都離了這麼七八年了。”

三爺道:“天理人情,三綱五常,你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樹高千丈,落葉歸根。”

白流蘇聽到這裡氣得渾身發抖,這從張愛玲寫白流蘇“把繡了一半的拖鞋面子抵住了下頜,下頜抖落得彷彿要落下來。”可以看出來流蘇非常的委屈和氣憤,卻在寄人籬下中又不敢反駁什麼。

從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白流蘇的狀態已經在白家無法繼續呆下去了,因為不僅僅是哥哥們惡語相向,而且連白流蘇母親都認為這樣做比較穩妥,換句話說白家對白流蘇的嫌棄已經不是一天兩天。在這種狀態下,離開孃家成了白流蘇唯一的心願,可是儘管處境艱難,白流蘇也沒有選擇去投奔已經離婚了的夫家。

在以上對話和白流蘇與範柳原向前一步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白流蘇的三種對感情的態度:

勇敢獨立。白流蘇之所以離婚就是無法容忍前夫的家庭暴力與找姨太太的行為。作為民國時期的女子敢於離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民國時期對於離婚的女人無論從社會地位還是世俗的眼光,都是被人看不起的。在這種狀態下敢於選擇離婚的白流蘇稱得上十分獨立和勇敢了。

愛憎分明。這在白流蘇對於前夫死後的態度上可以看出來,無論是母親還是哥嫂都勸她回到那個夫家守喪,然白流蘇卻斷然拒絕。她雖然在孃家過得十分憋屈,但她更清楚失去的婚姻,冷掉的感情是無法挽回的。這也看出了白流蘇對於感情的態度:愛便愛了,恨就是恨,沒會因為外部施壓而改變。

《傾城之戀》:從語言風格、人物性格、生活經歷解析張愛玲感情觀

永不屈服。已經在白家呆不下去的白流蘇,抓住每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哪怕遭到家人更鄙視的白眼,她也無所謂。所以她選擇了與範柳原似有若無的情愫。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白流蘇並不是死乞白賴的狂烈追求,而是以略顯羞澀和勇往直前的果敢一路向前。

而在某種程度上解析白流蘇的感情觀,也正是張愛玲自身的寫照,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可以從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感情中可以看出,當張愛玲知道胡蘭成有了新歡時,就果斷的不再來往了;另一方面是逃離原有生活,當遇到傷心和絕望的感情時,選擇就是離開一個地方重新開始新生活,比如說張愛玲離開傷心地上海前往美國生活。

02 從人物性格上解析張愛玲對於人物感情的冷漠與動機

性格決定命運,這話說的一點不錯。縱觀張愛玲筆下的人物性格都出奇的相似,那就是:孤獨、冷傲、清醒、算計。而《傾城之戀》中的人物也不例外,如她的哥哥白老三。

三爺直問到她臉上道:“我用了你的錢?我用了你幾個大錢?你住在我們家,吃我們的,喝我們的,從前還罷了,添個人不過添雙筷子,現在你去打聽打聽看,米是什麼價錢?我不提錢,你倒提起錢來了!”

無法想象這話是從白流蘇親哥嘴裡說出來的,也真應了那句話:有錢時,什麼都好使,沒錢時做什麼都是錯的。親人之間算計到這份了,也的確令人感到悲傷。

《傾城之戀》:從語言風格、人物性格、生活經歷解析張愛玲感情觀

張愛玲的小說中,不僅僅《傾城之戀》中白流蘇的哥嫂們有這樣的功利和算計的特點,在張愛玲的小說《金鎖》中的七巧也是這樣,整天算計怕別人捲走她的家產,對自己親生女兒都在算計之列。

七巧遙遙向長安屋裡喊道:“你要野男人儘管去找,只別把他帶上門來認我做丈母孃,活活的氣死了我!我只圖個眼不見,心不煩。能夠容我多活兩年,便是姑娘的恩典了!”

異曲同工的是在《第一爐香》中葛薇龍姑姑梁太太對侄女亦是無處不在的相互利用,她之所以肯收留侄女薇龍也不過是想讓薇龍幫她拉攏年輕瀟灑的男子而已。

梁太太問卻扯開道問:“人會彈鋼琴麼?”

薇龍道:“學了兩三年,可是手笨,彈得不好。

梁太太道:”倒也不必怎麼高明,揀幾首流行歌曲練習練習,人人愛唱的,能伴奏就行了。英國的大人家小姐都會這一手,你跟著我,人機會學點,倒是你的運氣。”

在張愛玲筆下這種人物還有很多,但無一例外展現的親情關係都是:千瘡百孔和有利所圖。

《傾城之戀》:從語言風格、人物性格、生活經歷解析張愛玲感情觀

之所以張愛玲筆下的人物出現這樣相似的特點,跟張愛玲自身的經歷有很大關係。這要從她自幼年時代便看盡人世冷暖,從小沒有感受到過親人的溫暖有很大關係:她兩三歲便經歷了母親遠走,即使母親回來後,也是整天與父親吵架,再到父親再娶、後母說話的刻薄。所以在她的眼中,親情不值得珍惜,所有親情關係都是一種交換關係。

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張愛玲筆下的人物大多自私和冷漠了,正所謂:文字是內心世界的映照,幼年生活的不幸是張愛玲一生性格孤傲的根源。

03 從經歷上解析張愛玲性格和冷漠背後的原因

張愛玲所寫的小說中人物之所以冷漠無情,也跟張愛玲的經歷上有很大關係,我從以下三個方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

張愛玲的原生家庭。1924年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便遊學歐洲,撇下了還不滿四歲的張愛玲和不滿三歲張子靜(張愛玲弟弟),這一走便是四年。母親走後,父親對他們姐弟也是疏於關心,每天只是抽鴉片虛度光陰。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四歲的孩子本來應該是被父母寵溺的年齡,但失去母親呵護的張愛玲便早早的體驗了人間悲歡。這也是張愛玲一生悲劇和無法與親人和解的最大芥蒂,因為在張愛玲在親情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關心與疼愛,也無法觸及親情之間的溫暖。

《傾城之戀》:從語言風格、人物性格、生活經歷解析張愛玲感情觀

即便四年後母親黃逸梵回了國,母親與父親的爭吵也沒停止過,直到離婚再一次打碎了張愛玲對於美好生活的幻想。更讓張愛玲寒心的是因張愛玲得罪後母孫用蕃而被父親毒打和圈禁,於是她偷跑後離家出走,從此與父親再無聯絡,甚至連父親去世都不曾看過一眼。

而她有名的那句“人生是一襲華麗的袍子,裡面爬滿了蝨子”和她晚年揮之不去的“蝨子強迫症”,可以看出張愛玲一生受原生家庭的困擾根源:極度沒有安全感。

從以上信息中我們可以得出:張愛玲在這個原生家庭中吃的苦、受的傷已經超過一個年輕女孩能承受的極限,一方面是因為她自幼熟讀經典,早已在書中洞察人間冷暖與真相;另一方面是因為自記事起帶給她的創傷與悲傷太過於頻繁,以致於很多年都無法自愈,達成和解。

《傾城之戀》:從語言風格、人物性格、生活經歷解析張愛玲感情觀

張愛玲的感情經歷。張愛玲一生中經歷過兩段感情:一段是與胡蘭成,一段是與美國劇作家賴雅。

胡蘭成由於看到張愛玲寫的《封鎖》後,慕名對張愛玲進行拜訪,少於見人的張愛玲竟然見了胡蘭成,而且暢談五小時之久,可以說是一見傾心,再見傾城。也可以說在遇到胡蘭成的那兩年期間,是張愛玲寫作的巔峰時期,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巔峰期,比如《金鎖記》、《花凋》、《談女人》、《紅玫瑰與白玫瑰》、《連環套》、《傾城之戀》。

然而生性風流的胡蘭成卻不斷與其他女人日久生情,最終張愛玲拿稿費幫助胡蘭成度過生活上的困難之後果給胡蘭成寫了分手信,信中寫道:“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時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只是與胡蘭成分手之後的張愛玲便少有作品問世,只有一些為了生計寫的零零散散的小說及散文。這可以看出:與胡蘭成的這段感情耗費了張愛玲半生的力氣與感情。

《傾城之戀》:從語言風格、人物性格、生活經歷解析張愛玲感情觀

如果說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感情是轟轟烈烈相忘於江湖的話,那麼張愛玲與賴雅則有“相濡以沫”的相互依附。與賴雅認識時張愛玲36歲,早已過了相信愛情的年紀,如果說促成他們結婚並共同生活的原因,無外乎是:

合適過日子,相互溫暖互相照顧。賴雅的出現是張愛玲一生中為數不多的踏實安穩時刻,所以她犧牲去訪問以及深度合作的機會,而選擇了留下照顧生病的賴雅。

經歷了大起大落,經歷了父親和母親漸次離世,也看盡人間悲喜的張愛玲終於達成了與自己的初步和解:接受現實,接受生活。

張愛玲的人際交往。張愛玲一生清高孤傲,與人來往的都不多。早年與姑姑關係稍微密切,後來也不疏於聯絡;跟弟弟張子靜小時候關係親密,但自離家出走後與弟弟也不甚來往;與父母更關係更加生疏,父親去世時,張愛玲保持沉默,選擇了不聞不問,母親臨終前想見張愛玲一面,張愛玲卻買不起去英國看母親的機票;而大學期間與張愛玲關係甚好的炎櫻也逐漸疏於來往。

由此可見,張愛玲的人際交往幾乎是空白的,她的孤傲、她的清高、她的世界都被她自己封鎖在內心深處。

04 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該如何達成和解

每個人的性格無論是脆弱還是絕情,大多數時候不是被寵出來的,而是在幼年多次被忽略,情緒和訴求被父母或親人從來沒看到過,這是原生家庭帶來最大的傷害。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有一個觀念:世間的萬事萬事,都是我們的鏡子。你看著它們時,你也在它們的鏡面上留下鏡像,由此你也可以看到自己。而這面鏡子就是媽媽的注目,換句話說只有在生命早期,媽媽對於嬰兒的關心與注目,嬰兒才會感覺到自己一直存在,也會有著踏實和穩定的安全感。

《傾城之戀》:從語言風格、人物性格、生活經歷解析張愛玲感情觀

武志紅提出一個觀點“觸碰你的內在嬰兒”。比如安靜、閉上眼晴,花五分鐘感受自己的存在,足夠放鬆自己。想象這個嬰兒會在什麼位置?有著什麼樣的表情?如何構建他和你的關係,而最終達成與原生家庭的和解,達成自己與生活的和解。

麥家在《人生海海》中說過一句話: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這是與傷害進行和解後的握手言和,更是一種聰慧的抉擇。

05 總結

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張愛玲,有著不俗的寫作天分,本該有著幸福優雅的一生,然而卻半生流離,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讓人不由一聲嘆息!

她的寫作才能毋庸置疑,傅雷曾評論說:《傾城之戀》給人家的印象,彷彿是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寶塔,而非莪特式大寺的一角。美麗的對話,真真假假的捉迷藏,都在心的浮面飄滑;吸引,挑逗,無傷大體的攻守戰,遮飾著虛偽。”

而我們普通人在《傾城之戀》中看到的更多是人間煙火那些小事,無非是生活、感情、歲月、命運的起承轉合。這一切雖然看起來都很好,卻始終空空洞洞的,就像小說的結尾一樣,雖然白流蘇與範柳原因為戰爭終於決定結婚,過歲月靜好的生活,但張愛玲對主人公的愛情與婚姻保持了一貫冷冷的態度,從她的文字中也可以看出:

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顛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

而懷揣著對愛情、對家庭、對生活的冷眼旁觀與不信任,七十五歲的張愛玲於1995年9月8日(中秋節)得到了解脫,隨著骨灰被撒入太平洋,她華麗而悲傷的一生變為傳奇,對於張愛玲來說抑或是圓滿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