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簡陋戰勝精緻,淺談M3衝鋒槍緣何能夠取代湯姆遜衝鋒槍

在咱們的影視劇中,不管背景是什麼年代的戰爭片,都會有兩把衝鋒槍亂入,一個是英國製造的斯登衝鋒槍,一個是美國製造的M3衝鋒槍。而事實上,這兩把槍很少出現在抗戰中,絕大多數抗戰劇都屬於亂用武器道具的。

今天咱來扯扯美軍的M3衝鋒槍,這個奇形怪狀,甚至看上去十分簡陋的衝鋒槍,淘汰了非常精緻的湯姆遜衝鋒槍。

簡陋戰勝精緻,淺談M3衝鋒槍緣何能夠取代湯姆遜衝鋒槍

湯姆遜衝鋒槍誕生於一戰之後,這把槍在一戰期間研發的,但是很不幸的是,它誕生了,定型了,戰爭結束兩年多了,沒能趕上。戰爭結束了軍隊大幅裁軍,美軍內部也不需要太多的衝鋒槍,尤其這把槍還非常貴,當時的湯姆遜M1921衝鋒槍算上彈鼓超過了200美金一把,到今天,將近是3000美金一把,非常昂貴。又不打仗,美軍壓根就不想買。可以說,這把槍比較生不逢時。

簡陋戰勝精緻,淺談M3衝鋒槍緣何能夠取代湯姆遜衝鋒槍

具體這把槍為啥這麼貴,咱簡單聊聊。

當時設計這把槍的美國佬叫約翰·湯姆遜,他最開始想要設計的是一把自動步槍,去替代栓動步槍。但是,當時的自動步槍大多數是管退式原理和導氣原理,在當時比較複雜。而湯姆遜想要的是一個簡單的槍擊後座的自動步槍。當時為了適應.30-60步槍彈的膛壓,湯姆遜買了延遲開鎖槍機的專利,結果沒啥用,也承受不住膛壓。後來呢,實在不行,湯姆遜乾脆就把.30-60步槍彈換成了.45ACP,這下能用了。

簡陋戰勝精緻,淺談M3衝鋒槍緣何能夠取代湯姆遜衝鋒槍

當時定型的這個湯姆遜M1921,上面有帶著散熱器的槍管,還要烤藍,你那槍托、握把、前握把,都是精雕細琢的胡桃木,加工難度也是非常大。再有那個機匣,上面也都是鋼材銑削製成的。當時呢,這把槍就屬於,怎麼貴怎麼來。

尤其是最開始的時候,生產的數量少,賣的價格就高。槍的研發成本,生產線等費用,都是要從每一把槍身上出。再加上湯姆遜衝鋒槍本身的特點,那些怎麼貴怎麼來的樣子,直接導致當時這把槍都快趕上了天價。

簡陋戰勝精緻,淺談M3衝鋒槍緣何能夠取代湯姆遜衝鋒槍

在二戰爆發之時,美軍中的武器其實也是比較紛雜,軍隊面臨擴軍,武器也要更新換代。一時間,美軍內部的步槍就有好幾種,有M1903春田、有M1加蘭德、有M1941約翰遜。一戰時期衝鋒槍的作用就領教了,而且衝鋒槍在這會兒在戰場上也已經大放異彩了,美軍就琢磨,咱們是否也需要一把衝鋒槍?正好,國內有一把衝鋒槍挺好的,就是湯姆遜衝鋒槍,直接拿來用吧。

這湯姆遜衝鋒槍到了美軍手裡,美軍其實挺喜歡,但是問題來了,這東西太貴了。這把槍,美軍在1939年的採購價是209美金一把,換到今天也快3000美金了。現在美軍採購M4A1也才七八百美金,你買個衝鋒槍花兩三千美金?

軍隊動不動就下大批量的訂單,實在是hold不住啊,美軍就是再土豪,也不能這麼浪費啊。這時候美軍大筆一揮,改,怎麼便宜怎麼改。那些銑削的部件換成衝壓的,那些胡桃木換掉,那散熱片也換掉...........

美軍用的湯姆遜衝鋒槍歷經了M1和M1A1,1942年的時候,採購價是70美金一把,到了1944年降低到了45美金。從200多美金,降低到45美金,已經是非常大幅的下降了。這裡面有湯姆遜衝鋒槍開始量產的原因,也有零件成本降低的原因。但是,還是貴。同時期,英軍的斯登衝鋒槍是9美金一把。

簡陋戰勝精緻,淺談M3衝鋒槍緣何能夠取代湯姆遜衝鋒槍

M1A1

其實在1941年的時候,美軍就發現了湯姆遜衝鋒槍的諸多缺點,首先是太精密了,一系列的做工下來,並不利於戰時的大面積生產,另外射速太快,那些士兵不好控制射速,還有就是貴。

這會兒,美國人開始開發新的衝鋒槍,設計新槍的時候,美國人觀察了英國人的斯登衝鋒槍和德國人的MP40衝鋒槍。這兩把槍的特點是,大量使用衝壓部件,沒有了以往衝鋒槍的木質結構,非常利於戰時的大規模量產。美國人大筆一揮,我也要這樣的槍,我要美國版的斯登衝鋒槍。

簡陋戰勝精緻,淺談M3衝鋒槍緣何能夠取代湯姆遜衝鋒槍

在1942年年底,通用公司推出了自己的M3衝鋒槍,這把槍大量使用衝壓、鉚接等技術,取消了木質結構,沒有木質槍托什麼的了。全槍只有槍機什麼的是比較精密的,就連機匣都是兩個金屬片衝壓之後焊接成的圓筒。做工沒有湯姆遜那麼複雜,非常適合大規模生產。

相比較於湯姆遜衝鋒槍,M3衝鋒槍重量要輕,湯姆遜M1A1衝鋒槍的重量是4.8公斤,而M3的重量是3.7公斤。M3的射速要低,湯姆遜衝鋒槍就算到了M1A1也有750發每分鐘的射速,而M3只有450發,非常好控制。而且,M3的尺寸要短,M3衝鋒槍展開槍托只有740mm,槍托摺疊起來只有556mm,而湯姆遜M1A1的長度是808mm,還不能摺疊。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這把槍只要15美金一把就夠了。

簡陋戰勝精緻,淺談M3衝鋒槍緣何能夠取代湯姆遜衝鋒槍

M3衝鋒槍淘汰湯姆遜衝鋒槍,其實是當時衝鋒槍發展的一個趨勢。

以往的衝鋒槍,都是使用木質槍托,還有銑削工藝。當時,德國的MP-18、蘇聯的波波沙、美國的湯姆遜,都是差不多的理念,這就直接導致,當時的衝鋒槍非常笨重,尺寸也不小。二戰前美軍使用的M1903春田步槍的重量也才3.9公斤,M1加蘭德也才4.3公斤。而美軍的湯姆遜衝鋒槍就4.8公斤,比栓動步槍還沉。

而到了二戰,德軍的MP40、蘇軍的PPS-43、英軍的斯登、美軍的M3,都取消了木質槍托,改用金屬摺疊槍托,使用衝壓技術。這樣做,讓衝鋒槍更加輕便,生產流程更為簡化,成本也相對較低,非常適合戰時的大規模生產。你幾十萬幾十萬的軍隊購買衝鋒槍,對於成本的控制和生產速度是非常看重的。設計麻煩,生產速度慢,成本高的衝鋒槍,完全不利於戰時是使用,尤其是在那個對於步兵非常倚仗的年代。

簡陋戰勝精緻,淺談M3衝鋒槍緣何能夠取代湯姆遜衝鋒槍

其實,這兩把衝鋒槍的對比。湯姆遜衝鋒槍就好比一個工藝品,看上去非常精美精緻,尤其是早期的湯姆遜M1921,有點類似於貴族產品了。而M3衝鋒槍,更加簡單,更加實用,專門為戰爭而生的。

而衝鋒槍這東西其實也有很大的自身缺陷,雖然它火力猛,射速快,但是射程相對較短。射程短的話,使用場景就非常少了。而取代衝鋒槍的,則是突擊步槍,二戰中大放異彩的衝鋒槍,在突擊步槍誕生以後,都迅速的被軍方所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