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四歲就懂讓梨的孔融,最後為何是因“不孝”而被處死?

孔融讓梨,這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故事。

因為“融四歲,能讓梨”而揚名古今的孔融,是我們孩提時就熟知的故事。可是除此之外,孔融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就是一個陌生的歷史人物,即使他曾經出現在大型歷史劇《三國演義》中,但也鮮有人注意。

四歲就懂讓梨的孔融,最後為何是因“不孝”而被處死?


孔融其人,仔細探尋就會發現,他並非是禮讓謙和的代表,從他的言論來看,即便今天都有些驚世駭俗,也可以說是離經叛道。

兒時的孔融,除了讓梨的故事,也素有孝悌之名。

比如十三歲時,他的父親過世,他“哀悴過毀,扶而後起”,當時被視為孝順的模範標兵。再比如十六歲時,他哥哥的朋友犯罪被通緝,過來投奔他哥哥,他見哥哥不在,自作主張收留了這個朋友,事情敗露之後,孔母及兄弟二人“一門爭死”,最後哥哥被治罪,他卻因此揚名。

四歲就懂讓梨的孔融,最後為何是因“不孝”而被處死?


作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孔融從小深受儒家禮儀教導,可以說在他成年之前,還是人們印象中的孝悌楷模。但在他成年之後,事情就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下去了。其實現代人看到孔融的時候,往往會有矯枉過正的行為。想要客觀的評價這個人,必須結合當時的時代環境去看待它。孔融以孝殺人,但是卻以不孝的罪名被殺掉,顯得好像很諷刺,某些人認為孔融是個很虛偽的人,但實際上他未必是一個虛偽的人。

四歲就懂讓梨的孔融,最後為何是因“不孝”而被處死?


原來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當時李膺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

已經通報上去一起坐下來林問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友好往來親戚關係李膺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煒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陳偉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聽後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看到,小小年紀的孔融這樣機制的回敬陳煒於是你就大少說,你將來必定能成大氣,後來孔融不但靠著詩文在市民中聲名鵲起,而且執掌北海國比曹操劉備孫堅之類的發跡都早得多,甚至可以算得上一方豪強。三國演義裡面十八路君豪反、董卓就有孔融一號,但是孔融似乎是隻會讀書,不會打仗的,“偏科生”孔融在北海國做國相鎮,壓黃巾軍他結合民眾操練軍隊派人傳遞文書聯絡各州謀劃戰事,聽起來風風火火,感覺能一舉滅掉黃金軍,可是他連從冀州退敗的張饒都打不過一退再退後竟然被黃金軍包圍了,形勢危機,他只得向當時還在平原做縣令的劉備求救劉備大喜說道,恐北海之天下有劉備焉一個一百粉的小透明居然被百萬粉的大v轉的微博可能也會發出這樣疑問,

四歲就懂讓梨的孔融,最後為何是因“不孝”而被處死?


後來劉備派了三千兵力去救援,他才解了孔融被圍之困,孔融在北海六年一心只搞教育,在政治、軍事。讓他毫無建樹九州春秋也記載孔融在北海自認才華橫溢,覺得當時的青年才俊都不如他還特別喜歡任用那些好奇取義的浮誇人士,對於那些真正的飽學之士孔融表面上恭恭敬敬實際上完全不採納他們的意見,有十動然拒之感,後來孔融掉了漢獻帝身邊整天無所事事就寫文章算人,他算過的人裡面最著名的就是曹操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了袁紹之後,一路平推攻佔了袁紹的基本盤,冀州俘獲了袁紹的兒媳婦甄氏然後賜給的自己的兒子曹丕孔融就寫信給曹操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還不知道這是在諷刺自己就問孔融這出於何經何典孔融達到用當今的事來推測,想當然罷了。聽到這樣的話,曹操心頭簡直一萬匹草泥馬狂奔而過,

四歲就懂讓梨的孔融,最後為何是因“不孝”而被處死?


如果孔融指示沒事說個怪話,諷刺曹操兩句,曹操對他還是能容忍的問題,是孔融是一個鐵桿兒的擁漢派,而且在海內外有一定的聲望,想想看曹操為了敬畏豐功稱王連跟他一起創業的老夫老妻荀彧都能狠心逼死你有怎麼會容忍孔融這樣一個老東西整天邀請一幫人在家裡喝酒罵自己呢,這個時候有個叫西綠的,給曹操出了個主意,我們可以先把孔融的名聲抹黑搞臭了在殺他們曹操一聽,大戲那麼該怎麼搞呢,唏噓說,孔融這個人雖然一輩子幹好事,不少,但是生就一張臭嘴說過的話,裡面可以利用的著實不少,比如說他曾經和另一個狂徒禰衡相交衡,謂融曰仲尼不死榮。答曰,顏回復生,如果是別人就罷了,問題你孔融是孔子的後代呀,自稱是自己祖先,這是大不孝再比如孔融還說父之於子,當有何傾亂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懿府西北,譬如寄物缶中出啫喱,這話什麼意思呢翻譯一下就是說,父子之間有什麼恩情呢,其實不過就是父親一時沒控制住自己的下半身,造就的而已,母子之間又有什麼母愛呢,就像一件東西暫時寄放在瓦罐裡倒出來後就沒有什麼關係,講道理,這樣的話,咱們現在聽都有些不順耳,何況是在漢代呢,於是孔融的這些言論就被曹操派人大肆散步沒過多久,恐龍的名聲就一落千丈曹操也就順利的以不孝名義把控蟲殺掉了,不過孔融也不用叫冤,因為當時最早以不孝殺人的重視,他孔文舉本人太平御覽記載,孔文舉為北海象有遭父喪哭泣目測四五憔悴文具、沙具相比之下,這位哭泣不是很哀傷,就被殺的哥們兒才叫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