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今天的昆蟲為何如此善於偽裝,這背後很可能是恐龍的鍋

今天人們在軍事領域廣泛利用的迷彩無疑是仿生學的一次成功實踐,在自然界中,為了規避天敵或是更好的捕殺獵物,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各類生物都進化出了自己的"迷彩"。

我們比較熟知的就是變色龍和章魚哥了,能根據環境變化顏色融入到環境中。當然這種生物離我們生活太遠,我們身邊最優秀的偽裝大師還是各類昆蟲。

今天的昆蟲為何如此善於偽裝,這背後很可能是恐龍的鍋


二戰蘇聯昆蟲學家施萬維奇在軍事設施上覆蓋蝴蝶花紋般的偽裝成功騙過了德軍。為什麼昆蟲會進化出如此繁雜的花色和形態來融入環境呢?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今天很多昆蟲之所以要竭力偽裝自己很可能是因為恐龍滅絕了。

最近瓦赫寧根大學研究中心和哥廷根大學合作組建的研究小組通過繪製一些葉蟲的基因圖譜,構建它們的譜系;瞭解不同葉蟲是如何起源的。

今天的昆蟲為何如此善於偽裝,這背後很可能是恐龍的鍋


如果小時候見過竹節蟲的樣子一定會被嚇到,長得與樹枝極其相似卻還會動;竹節蟲也是自然界的偽裝大師,非常獨特的外形來偽裝成樹枝或樹葉的樣子讓科學家對它們非常感興趣。研究發現竹節蟲也是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動物之一。

通過考古證據與現代竹節蟲基因對比,最古老的竹節蟲6500萬年前,也就是在恐龍開始大量減少時出現的。研究小組通過分析38個物種的2,000多個基因,追蹤到最古老的棒狀動物的起源。

今天的昆蟲為何如此善於偽裝,這背後很可能是恐龍的鍋


66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地球歷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後一次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開始,可能是小行星撞擊或是火山噴發,地球氣候鉅變,導致除了鳥類恐龍之外的所有恐龍滅絕;稱霸地球1億4千萬年之久的巨獸們終於走下了歷史舞臺;環境的鉅變,食物的匱乏,讓小個體的哺乳動物和鳥類頑強的生活了下來。

今天的昆蟲為何如此善於偽裝,這背後很可能是恐龍的鍋


在沒有了恐龍的巨大威脅後,哺乳動物和鳥類族群逐漸壯大,小型昆蟲面臨遠比恐龍時代大的生存壓力;優勝劣汰,能在環境中更好隱藏自己的昆蟲得到延續,在不同環境中進化出更適合生存的形態與偽裝色,能生存到今天的昆蟲物種都是優勝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