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曾登上陆地又重返深海,被人们误以为灭绝的古老鱼类——腔棘鱼

地球生物经历了水生到陆生,正是有了这些勇于登陆的远古鱼类,才会有今天的这个世界,才会有人类的出现。有一种动物,它曾登上陆地后来却不知什么原因又重返了深海,以至于在后来人们没有发现它的化石一度认为它已经灭绝,但是到了20世纪的某一天,它再次出现了,似乎在告诉世人它们还存在着,它就是比熊猫更有资格获得

"活化石"称呼的古老鱼类——腔棘鱼

曾登上陆地又重返深海,被人们误以为灭绝的古老鱼类——腔棘鱼

故事要从4亿年前的泥盆纪说起,泥盆纪蕨类植物繁盛,昆虫和两栖动物崛起,这时的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的时代,最明显的是鱼类动物数量和种类都不断的增加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此时硬骨鱼也开始发展,正是由于鱼类的繁盛泥盆纪又被称为"鱼类时代",腔棘鱼就在这时候出现了。

曾登上陆地又重返深海,被人们误以为灭绝的古老鱼类——腔棘鱼

而后泥盆纪迎来了生物进化的巨大事件,海洋生物大规模登陆陆地。首先登陆的是植物,蕨类植物在陆地长成了参天大树,陆地出现了绿色出现了成片的森林;植物登陆的成功意味着新时代的来临,动物开始登陆,先是节肢动物和昆虫的祖先,而后脊椎动物们也开始跃跃欲试想要登陆。泥盆纪晚期,鱼类动物进化出它们的"脚"其实是鱼鳍进化成可以在陆地爬行的装置,也就是它们进化成为了两栖动物开始登陆。

曾登上陆地又重返深海,被人们误以为灭绝的古老鱼类——腔棘鱼

腔棘鱼的祖先凭借强壮的鳍,爬上了陆地,它们不仅能够呼吸还能用鳍来走路。根据科学家认为,它们中的一支在爬上陆地后适应了陆地的生活,逐渐的继续进化成为了真正的四足动物,而另外一支不知道什么原因,它们或许觉得海洋更适合它们,于是就重返大海,并且根据它们化石的骨化程度可以得知,这些重返大海的腔棘鱼脱离了早期的淡水环境转身向大海走去,它们越往越深,只为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最终定居在了11000米的海底。

曾登上陆地又重返深海,被人们误以为灭绝的古老鱼类——腔棘鱼

11000米的海底是什么概念,首先我们都知道水下是有压强的,以人类目前的潜水来看,最深也才达到332米,这还是在有装备的情况下,因为我们的身体承受不住海底的压强。海水每深10米,大气压就增加1,那么在11000米的海底就有1100个大气压,这种压力下即使是钢铁也会粉碎,腔棘鱼是如何在这样的情况生存我们不得而知。

曾登上陆地又重返深海,被人们误以为灭绝的古老鱼类——腔棘鱼

再说海底的能见度,太阳光进入海水,经过折射与反射再加上海水的浑浊度早就被吸收殆尽,在海底100米处的能见度只有1%,所以再往下就只剩黑暗与寒冷,而腔棘鱼就是这么一种生活在最底下最黑暗最寒冷环境里的一种鱼类,它们躲藏下海底的洞穴中,与孤独压力为伴,不断的挑战自己一直从几亿年前生活至今,亦或许它们觉得陆地不能够带给它们快乐,只有海底才是真正的家。

曾登上陆地又重返深海,被人们误以为灭绝的古老鱼类——腔棘鱼

也正是由于腔棘鱼的重返海洋深藏海底让时人以为它们早已灭绝。在人类发现腔棘鱼化石的历史中,人们只发现了腔棘鱼二叠纪末期与白垩纪时期的化石,于是人们普遍认为在后来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6500万年前),腔棘鱼连同当时的地球霸主恐龙,还有其他大部分物种同时灭绝,这次灭绝事件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之一,所以将腔棘鱼的灭绝归为这次事件是所有人都赞同并相信的。

曾登上陆地又重返深海,被人们误以为灭绝的古老鱼类——腔棘鱼


事有反转,1938年的某一天,南非开普省东伦敦附近的海面上,一艘拖网渔船从马达加斯加附近海域满载而归,在这批捕获的鱼中,他们发现了一条奇特的鱼。该鱼长约二米左右,身泛青光,鱼鳞似铠甲遍布全身,鱼头尖锐且异常坚硬,这还不是最特别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它的胸部和腹部各长着两只与其它鱼类比起来既肥大又粗壮的鱼翅,看上去就像野兽的四肢一样。该鱼被渔民丢在了码头,碰巧被东伦敦博物馆工作的拉迪玛女士路过遇见,她觉得这只鱼很奇特不简单,于是画下了鱼的样子。

曾登上陆地又重返深海,被人们误以为灭绝的古老鱼类——腔棘鱼

回到家后,拉迪玛开始查阅资料,奈何她翻遍所有的鱼类典籍也没有找到与自己所见到的鱼类相同的鱼,于是她决定向南非著名的鱼类学家史密斯教授请教,她发出了一封信,还附上了自己画的草图寄给了教授。当史密斯受到信后,他惊呆了,这不是古生物腔棘鱼吗,不是早就灭绝了吗,这些疑惑就像一个大发现,激动的教授当即回复拉迪玛要她保管好那条鱼,并且立马动身前往发现地。

可是当教授赶来的时候,无知的渔民们已经把这只腔棘鱼吃的只剩下骨头,既然有一只就说明还有这种生物存在,教授发放传单让大家有偿找鱼。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件事情被众人遗忘,只有教授念念不忘。

曾登上陆地又重返深海,被人们误以为灭绝的古老鱼类——腔棘鱼

1952年的12月,在历经了14年后,终于又有渔民发现腔棘鱼,这一次这只身长158cm重58kg的腔棘鱼已被注射福尔马林且盐腌成标本静静地等待着教授的到来。为什么史密斯教授要这么看中腔棘鱼的发现,这不仅是推翻了之前人们认为的腔棘鱼早已灭绝,还是有效的证实鱼类向两栖化进化的证据。

曾登上陆地又重返深海,被人们误以为灭绝的古老鱼类——腔棘鱼

再后来,人类逐渐的发现了更多的腔棘鱼,并且发现还有至少两属的腔棘鱼存在,这种3.7亿年前出现的生物在经历了登陆甚至进化出肺和脚之后又神秘的重回海洋让人类误会了这么久的生物终于在亿万年后重见天日,它为人类证实了鱼类向两栖类的进化,为人类解开了误以为它们灭绝的误会,但是关于它们为何走向海底,它们给我们的谜团还需要人类慢慢的去发现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