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十大券商看后市:市场进入绝佳的配置时机,A股应当如何应对


十大券商看后市:市场进入绝佳的配置时机,A股应当如何应对


全球多数市场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有券商表示短期A股可能会受到一定拖累,但中长期来看,A股受外围市场影响相对较小。中信证券则认为,市场依然处于“小康牛”的途中,预计3月将进入平和期,是全年绝佳的配置时机。

一、券商看市

乐观派:

中信证券秦培景:预计3月将进入平和期 是全年绝佳的配置时机

中信证券研究指出,3月市场将进入四期叠加的环境,市场依然处于“小康牛”的途中,预计3月将进入平和期,是全年绝佳的配置时机。首先是疫情在中国境外进入蔓延期,但全球资本市场已出现较为充分的调整,美股巨震不会进一步诱发全球系统性风险。其次是国内经济进入快速恢复期,政策层加码,复工复产开始加速爬坡,预计4月基本接近正常水平。科技股将进入业绩和估值的校准期,个股将走向分化,优质科技白马将最终胜出。

国盛证券张启尧:全球剧震,A股将率先走出冲击

截至当前,国内疫情冲击拐点已现,新增病例大幅下降。反观海外,与国内疫情早已迎来转折、逐步被控制不同,多国在初期应对不力之后当前逐渐进入蔓延、扩散阶段。国内与海外疫情所处阶段不同,对市场的后续影响也将不同。

本轮疫情冲击下,A股市场面对全力有效的疫情防控、监管的多重呵护同样反应迅速,开年首日大跌之后一次性调整到位随即迎来修复。因此,尽管海外疫情防控不力、全球恐慌蔓延下A股再受冲击,但仍需坚持以我为主,主要矛盾是国内自身疫情防控的卓有成效及逆周期调控的持续加码。综上,无论从体制优势下的疫情防控有效性和政策呵护力度、抑或是A股市场本身的政策敏感性和韧性,均将引领A股率先走出本轮疫情冲击。

谨慎派

兴业证券王德伦:没有“水牛”,但有“长牛”,中长期不必过于悲观

随着1月、2月市场的逐步上涨,部分投资者开始幻想出现2015年“水牛”、“杠杆牛”的极度亢奋情绪。我们认为无需过度乐观,亦无需过度悲观,短期不确定性因素逐步消除回归常态后,在国家重视、居民配置、机构配置、全球配置“四重奏”带领下,A股长牛仍将稳步健康前行。阶段性关注配置“两头走”的低估值、高分红、增长稳的核心资产价值龙头。全年依然看好大创新科技成长。

安信证券陈果:黄金坑2.0,这次修复将更稳健

综合考虑当前形势,我们对A股市场目前状态的看法是,当前因海外疫情担忧产生的调整是“黄金坑2.0”。和“黄金坑1.0”可能有所不同的是,市场的位置尤其是科技股的位置相对更高一些,当然同时全球无风险利率也进一步降低。我们认为,从市场规律来说,“黄金坑2.0”的修复行情可能会走得更为稳健一些,市场风险偏好可能相对略降一些,这使得市场修复的速度和结构上也会和“黄金坑1.0”的修复行情有所不同,预计修复速度相对更缓和一些,结构上不会过于极端,市场不会再过度追捧题材股,更关注基本面:一季报,今年景气及中长期空间,机会将主要以优质成长股为主,同时受益于稳增长力度加码的低估值股也会有适当表现。

海通证券荀玉根:全年市场向上格局未变,坚定信心,保持耐心

这次调整诱因是外盘大跌,本质是节后流动性驱动市场快速上涨,但基本面较差,市场形态类似19年8月初-12月初。市场休整的时空需跟踪全球新冠疫情的进展及对冲政策,A股估值分位数优于美股,股市中期趋势取决于内在基本面。盈利W二次筑底后最终将回升,全年市场向上格局未变,坚定信心,保持耐心,休整后主线仍是科技+券商。

国君策略李少君:海外疫情催化风格切换 阶段休整待出发

国内疫情明显控制,企业复工有序,政策托底明确,牛市基调不远;风格比价上,科技走强后,周期性价比凸显;全球疫情虽扰动,却提升了基建及新基建超预期概率,周期板块受益。科技行情风格切换,阶段休整待出发。科技中期逻辑无分歧,但是短期估值的掣肘使得科技取决于增量资金的多少。本周一方面市场交易量放大,另一方面5G、芯片等ETF流入金额合计超过100亿元,筹码和流动性交换较为健康。整体来看,新成立科技基金和居民财等增量资金有望逐步消化科技恐慌。

中信建投张玉龙:海外冲击一周,A股应当如何应对

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冲击了A股,但并改变中国市场运行的方向。随着复工持续推进,逆周期政策的持续加强,货币政策宽松,宏观政策环境有利于市场恢复。现阶段需要密切关注海外疫情的发展产生的冲击。我们对行业配置主线进行调整:第一,复工推进和逆周期调节中,内存、造纸、水泥、化工等行业提价,估值水平合理,我们建议优先关注。第二,疫情期间需求被压缩的地产、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行业将重新反弹,需要加配。第三,产业景气上行、流动性政策支撑的科技板块,在市场回调至合理区间后,可以再次加仓,这也是全年资本市场的主线。

广发证券戴康:A股风险偏好受海外疫情扩散扰动提供配置机会,中期方向科技成长

从VIX波动的经验看,当前海外疫情扩散形成恐慌的边际增强应处于后半段,而持续时间则主要取决于海外疫情的演进,从汇率的变化看中国的相对优势有所体现,A股市场的调整幅度应小于美股。疫情对中国的主要风险开始从内部转向外部,配置方向也相应变得更为清晰——围绕内需内供展开。行业配置上仍是把握具备产业逻辑并受益于流动性宽松的科技成长(1)IT基础设施(IDC、服务器);(2)游戏、医疗信息化;(3)新能源车。由于海外疫情扩展的不确定性较高,而经济数据低迷可能促使国内逆周期政策加快落地,建议适当增加对外依存度较低、内部供应能力强或内需自主可控的板块以平衡持仓(建材、医药)。

新时代证券樊继拓:没有危机,只有震荡

上周市场出现了较大的降温,除了海外疫情的冲击外,A股资金活跃度每年也都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季节性降温,两者叠加是市场调整的原因。我们认为,这一次调整是震荡式调整,而不是危机式调整。空间上,下周有可能就会见到区间震荡的下沿。时间上,最乐观的情形,3月底能结束震荡,恢复上涨,如果复工进度较慢或海外疫情太严重,不排除拖到二季度中后段。

粤开证券殷越:A股依旧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2000年至今,日经225、韩国综合指数、富时100与道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75、0.84,近几年来相关度进一步提升,2017年以来的相关系数更是均在0.95以上,与美股的相关性更高;而A股与美股的相关性较低,短期内可能随美股出现下调,但中长期走势仍将回归基本面。

全球多数市场出现较大幅度调整,短期A股可能会受到一定拖累,但A股与外围市场走势并不完全相关,考虑到基本面、政策面以及估值情况,中长期来看,A股受外围市场影响相对较小。事件性因素对A股的影响逐渐下滑,后续逆周期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A股现阶段仍然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

二、券商推荐板块


十大券商看后市:市场进入绝佳的配置时机,A股应当如何应对


十大券商看后市:市场进入绝佳的配置时机,A股应当如何应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