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19世紀後期的英國士兵

19世紀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1819年-1901年),是英國在全球大肆擴張的年代。在這個時代,大英帝國的版圖擴張到了極限,實現了“日不落”的稱號。

這個時期,英國軍隊是世界上裝備最精良、經驗最豐富的軍隊之一,其軍隊從非洲一直活躍到南太平洋。儘管如此,英國軍隊卻在非洲、亞洲和大洋洲多次遭到重創,甚至是慘敗。這些對手不盡相同,每一支隊伍都呈現出不同的技能、戰術和武器組合,讓英國人非常頭疼。其中,是英國人在非洲遭遇的強勁對手最多,最有特點。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泰爾凱比爾戰役

第一、埃及愛國者

1881年,面對埃及政府的腐敗以及英法殖民者的節節進逼,埃及祖國黨在艾哈邁德·阿拉比中校領導下發動起義,逼迫埃及總督進行改革。1882年,英國眼看無法繼續埃及,於是發動了侵略戰爭。

英軍在埃及面對的是按照歐洲模式訓練和裝備的正規軍,為此英軍高度重視,出動了2.5萬軍隊和8艘鐵甲艦的龐大軍隊,遠勝過兩次鴉片戰爭的規模。最終,英國人證明了自己的優勢,在泰爾凱比爾戰役中以1.8萬人(2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團)擊敗1.5萬埃及軍隊。埃軍2000人陣亡,500人受傷;英軍58人陣亡,379人受傷,22人失蹤。最終英軍佔領開羅,埃及祖國黨大批領導人被抓捕,埃及也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儘管英軍贏得似乎很輕鬆,但是埃及在19世紀經歷過一系列的資本主義改革,中上層也有較高的思想覺悟,武器和訓練都有較高水準,因此英國人一直將控制埃及視為相當艱鉅的工作。英國人的勝利,其實建立在收買埃及封建階層和動搖分子的基礎上。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阿散蒂戰爭

第二、阿散蒂

阿散蒂,是西非的一個部落聯盟。1806年至1900年,英國為搶奪當地的黃金資源,與阿散蒂前後發生九次戰爭,時間之長在英國殖民史上極為罕見。

其中,1822-1824年第二次阿散蒂戰爭中,英軍傷亡上千人,黃金海岸總督也被打死。阿散蒂人裝備原始,但經驗豐富,擅長利用當地的山丘和叢林進行伏擊戰,經常包圍並重創對手。1872-1874年的第七次阿散蒂戰爭中,阿散蒂大軍曾將上千英軍包圍在沼澤地內,後者依靠重炮火力才勉強突圍。這場戰爭英軍又付出數千人傷亡,最後才佔領了被阿散蒂主動放棄的國都。

阿散蒂的戰術缺點是缺乏凝聚力和嚴密的秩序紀律。面對越來越精確的步槍,分散部隊比一個世紀前更加脆弱。由於無法打破英國的隊形,阿散蒂屢戰屢敗,但也不甘屈服,直到1900年才宣告失敗,被併入英國的黃金海岸殖民地。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被祖魯人圍殲的英軍

第三、祖魯王國

祖魯王國,可能是英國殖民史上最兇猛、最著名的反抗者。祖魯人頑強而富有進攻性,在衝向戰場前可以跑上幾公里,用著名的祖魯短矛(伊卡瓦)擊潰對手。他們有很強的紀律性,能夠在指揮下迅速而連貫地行動,對發起雷霆般的衝擊。

在著名的伊桑德爾瓦納戰役(1879年)中,上萬祖魯武士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殲滅戰,打死英軍1300多人,全世界為之震撼。但是祖魯人堅韌和勇氣,還不足以讓冷兵器矛打敗現代槍炮。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伊桑德爾瓦納戰役

​此後,英國人總結經驗,改變作戰方式,多次用輕微代價擊敗祖魯大軍。最終在烏倫迪戰役中,兩萬祖魯勇士的果斷衝鋒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數千人倒在戰場上,英軍僅戰死12人。

儘管英國最終征服了祖魯蘭,但這場戰爭也動搖了英國人的信心,教會了一些人不要低估一支哪怕是原始武器裝備的軍隊。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科薩戰爭

第四、科薩人

在英國殖民南非的過程中,祖魯人不是唯一的抵抗者,從事農牧業的科薩人也進行了激烈的抵抗,從1779年到1879年進行了近百年的鬥爭,號稱九次科薩戰爭。

這幾次戰爭中,科薩人曾多次拉出上萬人的隊伍,大舉圍攻南非的開普殖民地,雖然經常被少數殖民者擊敗,但卻也阻止了殖民點的進一步擴張。科薩人雖然無法正面擊敗裝備精良的英國人,但他們學會了撤到山區打游擊,利用地形發動伏擊。為此,英國人只能通過建造一系列要塞和騎兵部隊用於追擊,才真正擊敗了科薩人。

科薩人最大的缺點是迷信,第八次戰爭(1850-1853)中曾一度試圖依靠巫醫的符咒來擋子彈。在符咒催眠下,科薩武士個個悍不畏死,甚至衝上並擊毀過英國船隻。但是符咒的欺騙被揭穿後,科薩人最終還是不敵先進的槍炮。

更糟糕的是,科薩人在戰敗後又將希望寄託於神靈,1857年後開始大規模殺牛獻祭,希望神靈保佑推翻殖民者。結果,牲畜被大量宰殺重創了科薩人的農牧業,令他們在20多年都沒恢復元氣,最終在1879年被英國殖民者征服。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蘇丹馬赫迪起義軍

第五、蘇丹馬赫迪起義者

宗教熱情,有時也是軍事力量的催化劑,蘇丹馬赫迪起義就是最好的例子。1881年爆發的蘇丹大起義,在領袖穆罕默德·艾哈邁德(自稱馬赫迪)帶領下,發揮出了極高的組織能力和軍隊士氣。在馬赫迪的宗教熱情宣傳下,蘇丹起義軍的攻擊能力比祖魯人更堅決,而且武器裝備也更好,因此連戰連捷,多次攻克英軍和埃及傀儡軍的要塞。

1883年的希甘之役,馬赫迪軍更是將一萬多人的英埃軍隊全部殲滅,令殖民者聞風喪膽。1885年1月26日,馬赫迪率軍攻下蘇丹首都喀土穆,擊斃擔任蘇丹總督的英國人戈登,基本光復蘇丹全境。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烏姆杜爾曼戰役

儘管馬赫迪起義軍擁有更高的士氣和組織性,但19世紀的武器技術進步是飛快的。1898年的烏姆杜爾曼戰役中,英軍成批使用馬克沁機槍,數以萬計的蘇丹馬赫迪起義者倒在血泊中。蘇丹再次喪失獨立地位。

第六、布爾人

布爾戰爭,可以說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終結。作為荷蘭殖民者的後代,布爾人在英國試圖統治全部南部非洲時,他們像當地土著人一樣反抗。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布爾民團

雖然許多反抗民族對英國人使用了游擊戰的成分,但布爾人最接近現代游擊戰。聰明、準確的射擊技術,有著理解歐洲戰爭的天才領袖,他們是英國人在非洲的對手裡最難對付的。英國人在布爾戰爭中多次遭慘痛失敗,一度影響到了帝國聲譽。

最終,布爾人的失敗並不是因為英國人高超的戰術或指揮能力,事實上英國在布爾戰爭中的表現一塌糊塗。最終,頑強的布爾人面對大英帝國的優勢資源,以及無恥的“三光政策”,最終被擊敗。

最後額外說一下毛利人。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毛利戰爭

毛利人雖然不屬於非洲,但卻同樣給予英國殖民者以教訓。隨著歐洲殖民者在新西蘭的擴張,以及殖民當局的大肆壓迫,當地毛利人奮起抵抗。毛利人的作戰方式與祖魯人的相反,祖魯人的戰術是流動和進攻性的,而毛利人則多是堅守固定防禦工事,以對抗歐洲人的槍炮。毛利人雖然缺乏團結和更緊密的組織,但作戰意志極強。

毛利人建立被稱為“pā”的堅固土製據點,並且創造性地發明了“壕塹戰”。1864年的一次戰鬥中,英國軍隊和白人民兵用猛烈槍炮轟擊毛利人陣地後,誤以為對方已經崩潰,冒然進行了衝鋒。結果躲在壕塹內的毛利人,等到敵人殺進來的時候果斷出擊,十分鐘內就打死了一百個白人。


英國殖民軍的六個非洲強敵:土著人多次殲滅英軍,都比清朝打得好

毛利戰爭

戰爭末期,毛利人也終於學會了游擊戰,誘使英國殖民者深入森林加以殲滅,一度令殖民當局陷入困境。但毛利人的最大缺點就是缺乏團結,沒有一個穩固的領導核心,抵抗隊伍只能各自為戰,最終在殖民者優勢兵力下宣告失敗。

除了非洲和大洋洲,英國殖民軍隊在印度、阿富汗、緬甸也都遇到過慘重的失敗和教訓。尤其是阿富汗,英國甚至遭遇過上萬人被殲滅的慘劇,而且進入20世紀也沒能征服阿富汗。最終,讓阿富汗贏得了“帝國墳場”的稱號。

在19世紀裡,中國的清政府是英國殖民者事實上遇到的體積最大對手,而且雙方的戰爭不止一次。然而,在諸多強敵的名單中,清朝軍隊卻並不在列。(作者:陶慕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