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道衍和尚成為朱棣的黑衣宰相,原是朱元璋搭線成就帝業

向敬之

1

朱棣謀反,發動靖難一役,道衍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道衍這個人。

他是一個和尚,法號道衍,俗名姚廣孝,雖是出家人,卻精通儒學,還師從道人學得陰陽術數之學。他通曉儒釋道,但是一個不安分的出家人。相士袁珙稱他“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明史•姚廣孝傳》)。

劉秉忠,最初也做過和尚,無書不讀,尤精通天文、地理、律歷和占卜,遇到忽必烈後,誓死相隨,助成忽必烈成為元世祖,為之規範政治體制和典章制度,規劃設計元大都,成就了大元帝國。他死後,被元朝統治者追贈國公藩王。有元一代,漢人位列三公者,唯劉秉忠一人耳。

道衍遠在南方,是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送給前來奔喪的朱棣的禮物。


道衍和尚成為朱棣的黑衣宰相,原是朱元璋搭線成就帝業

《大航海》唐國強版朱棣與杜雨露版道衍

《明史•姚廣孝傳》說:“高皇后崩,太祖選高僧侍諸王,為誦經薦福。宗泐時為左善世,舉道衍。燕王與語甚合,請以從。”朱元璋搭線,使朱棣與道衍見面了。

朱棣與道衍一見如故,視為知己,於是朱棣請道衍至北平,住持慶壽寺。

據說,道衍初見朱棣,送給他一頂白帽子。

表面看來,朱棣喪母,理應披麻戴孝,在王冠上加一頂白色的孝帽。

不曾想到,道衍解釋:朱棣你本身是王,上面加白,合二為一,稱皇!

“臣奉白帽著王”,就這樣出爐了。

這樣的“王上加白”,傳到清朝,也衍生了兩種傳說:一個是康熙末年,九子奪嫡,江湖術士張明德投靠皇八子胤禩,見他站在白果樹下,趕緊下拜,稱他有天命。另一個是晚清醇親王奕譞去世後,戶部侍郎英年向慈禧報告,奕譞墓園有一棵大銀杏樹又稱白果樹,高十幾丈,樹蔭方圓好幾畝,就像一柄大傘覆蓋在墳墓上,這又是一個“王上加白”。雖然此時,奕譞次子載湉已入承大統,成了光緒帝,但是過繼咸豐帝。英年懂風水,添油加醋。慈禧震動,認為對大宗不利,命人趕緊砍掉。

胤禩無緣帝位,還榮辱鉅變,被雍正帝革除宗籍。奕譞一子一孫,相繼為帝,卻是過繼咸豐—同治世系,做了他人的繼承者。

倒是,道衍和朱棣情趣相投,為之全程策劃,成就了朱棣真正的“王上加白”。

2

在北平,道衍隨意出入王府,朱棣經常前往寺廟,二人行跡隱秘,交談屏退旁人。

他們是談禪說道,還是謀劃天下,皆不為外人道哉。

一旦朱棣決意起兵,道衍公開謀劃。

當朱棣興兵誓師時,風雨大作,掀起屋瓦,讓朱棣與眾人瞬間變色,以為是上天示警,凶兆也。

只見道衍,趕緊上前道喜:“祥也。飛龍在天,從以風雨。瓦墮,將易黃也。”(《明史·姚廣孝傳》)

飛龍在天起風雨,王府青瓦換黃瓦,撓得朱棣內心癢癢,再無所懼“民心向彼”,親率衛隊頭領張玉、朱能、丘福等帶八百死士,迅速血戰監控燕王府的都指揮使謝貴、布政使張昺,正式造反。

道衍入世,運籌帷幄,用俗名姚廣孝參預造反,雖對權勢利祿慾望不大,但他有兼濟天下的瘋狂夢想。他要為大明王朝成就一個改天換地的霸主,而不是普通的明君。


道衍和尚成為朱棣的黑衣宰相,原是朱元璋搭線成就帝業

朱棣與道衍的民間畫像

其次,姚廣孝是一個治世大才。

姚廣孝不但有劉秉忠嗜殺宰相的面相,也有劉秉忠治平天下的大才。建文帝即位不久,採取對諸王削藩,意在對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動手。朱棣有心反抗,又投鼠忌器,是姚廣孝以“只知天道,不管民心”,幫助朱棣下定決心造反奪位。

當然,姚廣孝深得朱棣倚信。

姚廣孝不但為朱棣運籌帷幄,還推薦了不少奇才,並自願帶著少量的兵力留守北平、為前方解決糧草,穩定朱棣的大後方。

建文帝派出李景隆為大將軍,率領五十萬大軍,欲直搗朱棣大本營北平,截斷他的糧草與軍需補給。又是姚廣孝輔佐燕王王妃徐氏、世子朱高熾領著一萬人,堅守待援,成功擊潰草包將軍李景隆的中央軍。

北平保衛戰的勝利,對朱棣靖難成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這次大勝,《明史》有多種說法——

《仁宗本紀》雲:“成祖舉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萬人拒李景隆五十萬眾,城賴以全。”燕王世子朱高熾肥胖多病,不能像其父其弟一樣去前線拼殺,但是以這次保衛戰的以少勝多,為其日後獲取儲位,加分不少。

《后妃列傳·成祖仁孝皇后徐氏》記載:“靖難兵起,王襲大寧,李景隆乘間進圍北平。時仁宗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備禦,多稟命於後。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後激勸將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北平得起保全,朱棣的嫡妻徐氏,作為城內地位最尊者,不但是主心骨,還是鼓動家。

《姚廣孝傳》說:“成祖襲大寧,李景隆乘間圍北平。道衍守禦甚固,擊卻攻者。夜縋壯士擊傷南兵。援師至內外合擊,斬首無算。景隆、平安等先後敗遁。”這才真正點到保衛戰,燕地守軍的主要指揮者是道衍,是他調兵遣將,因地制宜地制定戰略戰術,成功擊潰了來勢洶洶的、且佔據絕對優勢的李景隆大軍,創造了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當時為朱棣率軍前往大寧,以武力脅迫寧王朱權率部助戰,李景隆聞訊,率大軍偷襲北平。

本來其手下的都督瞿能,即將攻破張掖門,燕地危矣。

李景隆忌憚瞿能獲得奇功,於是強令撤出。道衍重新組織有效兵力堅守待援,取得了此次戰役的最後勝利。

可以說,此戰,道衍居功厥偉。永樂“帝在藩邸,所接皆武人,獨道衍定策起兵。及帝轉戰山東、河北,在軍三年,或旋或否,戰守機事皆決於道衍。道衍未嘗臨戰陣,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為多,論功以為第一”(《明史·姚廣孝》)。

3

是道衍這個不安心念經、而醉心經世的和尚,鼓動了朱棣的造反,成就了朱棣的帝命。

朱棣繼位後,道衍擔任僧錄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師。他雖然沒有出任朝中實際權位,但被稱為黑衣宰相,足見稱帝后的朱棣,仍對他很是倚重。


道衍和尚成為朱棣的黑衣宰相,原是朱元璋搭線成就帝業

歷史上的永樂帝和姚廣孝

朱棣將道衍,恢復俗名姚廣孝,命其負責遷都事宜,一手規劃今日北京城佈局。解縉編書失敗後,又是姚廣孝擔任《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的最高編撰官,雖然也是遵從朱棣的政治需要而編撰,但為中國文化與明史檔案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朱棣不但對其禮遇如師,敬稱少師而不呼其名,還請他教導世子朱高熾,聘為皇太孫朱瞻基的師傅。

姚廣孝死後,朱棣不但追贈其為上柱國、榮國公,為之親撰神道銘,還將其配享太廟,使之成為有明一代唯一配享太廟的文臣特例。這也是朱棣對其力勸造反、成就帝業的感激。

朱棣評價說:“廣孝德全,始終行通神明,功存社稷,澤被後世。”(焦竑《國朝獻徵錄》卷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