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魏蜀吳三國中,東吳最沒有能力統一天下?

靜靜觀天下


\t君王無進取之心,臣下皆自保之徒。


用這句話來形容三國時期的吳國,我想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孫權是守成之主,他也只能是守成之主。孫權的部下多數為江東豪族,他們捨不得拿出自己的家底來幫助孫權一統天下。

\t孫權不善於進攻,只善於防守。

孫權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人,他19歲就成為了江東之主,可是到了71歲,死的時候,除了因偷襲佔領了荊州外,他依舊還是江東之主。這50多年的光景,在孫權手裡儼然是荒廢了。曹操34歲的時候,還只是東漢的西園八校尉之一,可是在66歲去世的時候,已經一統整個大北方,成為魏王。劉備也是一樣,46歲的時候,寸土都沒有,手裡只有三千人馬。可是在63歲去世的時候,已經坐擁蜀漢帝國,成為漢昭烈皇帝。

孫權這輩子只想著守住江東基業,他沒有父親和哥哥的那種雄心壯志。當年他哥哥孫策正打算攻打許昌,好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可惜被人害死。孫權似乎認為守住江東的地盤,已經非常不錯了。確實不錯了,對於他來說而已。

\t於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三國志》

他不善於打仗,也曾經征討過曹魏,帶了十萬人馬過河,被張遼八百人馬打得潰不成軍,孫權本人還差點被抓了。

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手底下人個個都希望孫權對荊州下手,可是孫權因為害怕關羽,所以六年時間都沒敢動手,可見他的志向如何。

孫權雖然不善於進攻,也不打算進攻,可是他的防守能力是一流水平。無論是赤壁之戰的時候,擋住了曹操的八十三萬大軍,還是夷陵之戰擋住了劉備七十萬大軍。孫權在防守戰中從來沒有吃過虧。所以只要有他在,任何人想要一統天下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t孫權手底下這些將士們,沒有想要一統天下的。

龐大的油水利益鏈,迫使江東士族不會願意打仗。孫權本人的志向本身就只是防守,那他手底下的人,就更加沒有什麼想法了。大多數江東士族們都希望息事寧人,不想耗費大量錢財去打仗。一旦打起仗來,地方上的賦稅也就減少了,那他們撈的油水一定也會跟著減少。

\t孫權希望整個江東的權力和經濟都集中在他一個人手裡,可是這是不現實的事情,因為他手下的這些士族們,同樣也希望權力和經濟都分散在他們手裡。君臣之間表面上看起來十分和諧,可是每次到了領兵作戰的時候,其實分歧就體現出來了。

\t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句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三國志》

孫權手下人壓根就不想打仗,在曹操赤壁之戰前進攻東吳的時候,整個江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臣子都希望孫權投降曹操。這實在是讓孫權感到寒心,就連孫權最為倚仗的重臣張昭都建議孫權投降曹操。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張昭這些人投降了曹操,至少還能在地方上做一個太守刺史之類的官職,他們能真正擁有地方上的權力。可是孫權呢?孫權最好的下場就是被曹操囚禁起來,運氣不好的話,會被曹操殺掉。如果跟曹操作戰,一旦戰敗,那麼張昭這些人都將成為曹操的階下囚,一點好處都撈不著。可見當時孫權手下的大臣們是多麼畏懼戰爭。

\t江東豪族各自為政,捨不得動用自家兵馬。

不只是江東,其實整個東漢在末期的時候,豪族們都有自己的軍隊,不過江東的這種情況比較嚴重而已。

  1. 荊州集團其實也是豪族在劉表的籠絡下,形成了一個集團,其實各地豪族也是擁兵自重。比如說江夏的黃祖,表面上跟劉表是上下級的關係,其實劉表必須要賣黃祖的面子,因為人家手裡有兵權,是實實在在的地方豪族。
  2. \t所以江東也是這種情況,孫權統治下的江東,本身就有四大家族各自擁有重兵。比如說孫權任命的大都督陸遜,他就是江東豪族陸家的代表人。孫權稱帝以後的任命的宰相顧雍,他便是江東豪族顧家的代表人。此外比如張溫的張家、朱桓的朱家,個個都是擁兵自重的地方豪族。
  3. \t他們雖然在名義上是聽從孫權的統一調配,但是在實際中如果沒有給與他們足夠的地位和權力,他們是絕對不會損失家族利益的。比如說攻打劉表這件事,四大豪族都表示反對,那孫權直接沒戲。

在劉表活著的時候,孫權壓根就沒有權力指揮手下人對抗劉表。直到孫權登基做了皇帝的時候,依舊無法隨意指揮這些家族的部隊。所以他在晚年才會製造太子和魯王的案件,殺了一大批江東豪族,逼死了陸遜,其實都是為了奪取權力。

\t總結:孫權沒有一統天下的志向,他手下人也沒有幫助他奪取天下的想法。

孫權是比較無奈的,他接受了爛攤子以後,本身並沒有能力將其發揚光大。能夠守住江東的底盤已經非常不錯了,因為他必須要藉助豪族和軍方的力量,才能坐穩江東。

豪族這邊各自為政,誰都不想為江東的拓展做出努力,光靠孫策留下來的那點人馬,完全不夠孫權一統天下的。所以孫權這輩子想要一統天下,是受到多重阻礙的。

其實蜀漢的劉備曾經也有過這樣的煩惱,在佔領了益州以後,益州的豪族們也不打算合作,可是劉備傾全國之力伐吳的時候,逼著這些豪族跟隨動身,否則就是亡國滅種的威脅。這麼看來劉備的雄心壯志,比孫權要大得多了。

\t


江湖小曉生


東吳最沒能力統一天下,這話不知是誰說的。難道劉備就有實力統一天下?曹操就能統一天下。統一天下是要運氣的,跟當權者有關,跟人才多少無關。


為什麼這樣說呢?當初曹操手下人才濟濟,文有郭嘉、荀彧、荀攸、許攸、賈詡、司馬懿,武有、夏侯惇、夏侯淵、張郃、張遼、許禇、徐晃、曹真、曹仁、樂進、李典等;自己也是謀略過人。

劉備:文只有諸葛亮、法正、龐統;武只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等。

孫權:文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武有程普、黃蓋、韓當、潘璋、蔣欽、甘寧、淩統、陳武、周泰、丁奉、徐盛等。實力不比曹操弱。

東吳給人弱的感覺是運氣不好,謀士都早卒。周瑜只活了36歲;魯肅45歲,呂蒙42歲,陸遜被孫權逼死。


那麼,為什麼最後是司馬昭統一天下呢?跟當權者有關,跟人才多少無關。當年丁奉老了,一個人帶兵守長江,司馬昭的大軍都不敢南下。

俗話說:“自作孽,不可活。”劉禪信宦官黃皓,治國之事問他,軍國大事也問他,相信神能保他,不信任下姜維,焉能不敗?

東吳的孫皓,殘暴好色,大殺忠臣,整天想著玩,也沒有守天下的雄心,焉能不敗?

而司馬懿父子,心懷大志,任人為賢,統一天下,水到渠成!


老薑聰蒜


首先從地域上來講,東吳所在的江南在東漢時期還是尚待開發的區域,遠沒有後來的江南富饒。經濟開發低,意味著人口少,人口少意味著可用兵源少,實力自然不行,終東吳,東吳都在攻打當地土著,山越人,挾裹俘虜增加人口。

第二是東吳的政治制度,東吳早期的政治制度有點類似於後來東晉的士族制度,每個家族或者將領都有自己的私兵。所以一旦外敵入侵,東吳各族各將領為了保護自己的資產,往往爆發出很強的戰鬥力,如赤壁之戰,夷陵之戰。而如果去攻打別人,各將領見為互保實力,往往戰果不理想。參考張遼的八百人大破孫十萬。孫權後期當皇帝后大肆打壓士族,比如逼死陸遜,二宮案。成功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實力,但也為後面東吳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第三就是孫權自己也沒有很強烈的雄心大志,他更願意在自己的一某三分地上面稱王稱霸!詳見當時襲殺關羽,雖然成功奪得了上游,保住了江南的安全,卻也把統一的機會給丟掉了。


誠意很多很多


為啥因為孫權他老爸沒有給他選個好地方啊,自保有餘攻取不足。能保住就不錯了。沒看到老曹膨脹的打起了赤壁之戰結果差點沒了嗎。

孫權想統一天下,他差的有點多。他做不到像老曹那樣的集權,必須聽他的不然就死。也做不到老劉那樣的禮賢下士,只要有才他都要。孫權是怎麼樣的呢,底下的官員大部分是地方士族的人,忠於士族要多於皇權,所以他集權不了。龐統就因為醜直接給醜拒了。這就過分了啊。雖然在老劉這邊做的貢獻也不算太大,但鳳雛的名頭在這裡啊,寒了寒門士子的心了。

再加上他的兵比前期的劉備多,比曹操少得多。畢竟底盤就這麼大,根本沒有這麼多的人口,那裡徵得起大規模的徵兵,不然別說打仗了,半路就得兵變了,沒吃的,後勤跟不上只能走半精英路線,要兵有兵但是不算太多,名將也有不少但是比不過曹操的多,比不了劉備的猛。再加上他們是水上作戰的行家屬於海軍,陸地就夠嗆了。

所以說啊,文沒有人比得上諸葛亮,賈詡等。武也比不上關羽張飛趙雲。士兵也比不上老曹的雄兵。自己還有一堆破事需要處理,後勤也跟不上。等等等能守住基業那都是有天險保護不至於早早地被攻破,就別想著一統天下了。

不然那個所謂的“孫十萬”是白叫的?

歡迎大家點贊,關注。我是 緦念 感謝大家


媤念成癮


我們換個視角來看魏蜀吳三國中的吳國,從歷史發展趨勢政治框架地緣政治格局、最後是孫權團隊的能力,這幾個角度來看吳國能否一統天下。(以下內容是以近代史觀分析的角度切入古代史)

一、歷史發展趨勢

中國的古代史,是一個從統治權從高階層逐步下移至低階層的歷史,這個歷史大勢既不可以阻擋,也不可以長期跳躍式發展。

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中國的歷史政權交接棒,處於交接至士族手裡的階段,從貴族那裡。士族的再下一棒,是寒族(寒族不是平民)。

東吳的政權建立者是孫策(創始人)他的繼承人是孫權。他們是道道地地的寒族出生,這個出生讓有名望的士族看不上、看不起、對著幹、以及造反!東吳四大家族,有三家和孫氏交過兵,陸遜祖上陸康就是孫策弄死的,孫氏和陸氏是世仇,陸遜居然加入了孫權的政權,這點也體現了孫權真會用人!

孫策有生之年,花掉大量的時間就是平定東吳各方諸侯勢力,他面對的反叛是非常多的。多到他就死在這裡!孫權接過了指揮棒,依然需要花大量的精力來平叛,赤壁之戰前,周瑜問孫權要兵,孫權就給了三萬,為啥不能多給?因為孫老闆,還在安排各部的平叛!

孫策臨死時,安排的政治部署就特別值得玩味。“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孫策·三國志》緩歸~歸是回去,江東並非孫氏發跡之地啊!

東吳是一個寒族為基礎的政權,這個政權是及其不穩固的。孫權能夠一步步把東吳政權穩定下來就已經很牛逼了!


二、政治框架,這裡只要是指法統,是指天命

孫家沒有任何法統,如果你不明白,我們對比曹魏和蜀漢,曹魏法統來源於大漢的禪讓,劉備的法統來源於出生,自帶法統。所以曹魏和蜀漢天然就是死敵,這是基因決定。兩邊都沒得選。

東吳沒有任何法統來源,這是他的劣勢,為啥孫權不願意稱帝,承受天命?因為,天命何來啊?孫權他很難!

這也是孫權的優勢,他可以俯首向曹魏稱臣,也可以和蜀漢聯盟,做個騎牆派。實用主義。

孫權的稱帝是完全依靠自身能力,以及通過對吳的四大家族妥協換來的。給他們官爵與地位,換取他們對孫氏政權的支持!為啥曹操高看孫權一眼,原因在這裡。

三、地緣政治格局

三國是個特殊的時期,北方因為戰亂已經破壞的很厲害,但是南方戰火較少,加之少了中央的橫徵暴斂能夠得以短暫的發展,荊州的劉表、孫氏政權利用這個空擋發展起來。

我們去看地圖,荊州這個要命的地方就是成了天下的樞紐,上可以北伐攻魏,向西可以攻擊蜀(雖然比較難),向南可以攻打孫權(順江而下)也就是個四戰之地。

理論上荊州如果在魏國,那麼天下很快會一統,估計三國這個時期可能就不存在了。如果歸了蜀國,按照地緣格局,很快南方會被蜀國滅掉,在中國歷史上形成一次南北朝。這是孫權不能夠接受的。但是如果歸了吳國,那麼吳國的國家安全就容易實現,也就是說孫權不得不拿下荊州,即便方式再不要臉。都得拿下。

拿下荊州後,中國會形成事實上的南北朝,南方聯合對抗北方,孫權是安全的。蜀漢相對也是安全的。當然,魏國國力強大,任何一方對曹魏都不能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這是一個地緣格局形成的均勢,各個國家發展好自己的內政,練好兵,那就處於互相吃不掉任何一方的結構,鼎足而成!

要孫權去北方滅掉曹魏,基本沒有可能,向西滅掉蜀漢,光蜀道就折騰死吳國的水軍了。孫權就算想統一全國,他也辦不到!

說一個歷史的宿命論觀點,南京的政權(除了明,當然名也不完全是南方政權,明成祖遷都到北京了),就沒有成功統一全國的政權,歷史上明朝獨一份。南方註定是那個短命的政權吧。

四、孫權團隊的能力

總體說來,守城有餘,擴張不足!不是說軍隊戰鬥力不行,其根深蒂固的政權基礎決定的。

對於孫氏下面的士族,把持者東吳的政局這已經很ok了。自己過過小康的日子很不錯,外面的事情和他們關係不太大(歷史上,南方政權很多是這個德行)所以即便孫權再想發兵統一天下,這些士族們不幹的!

吳國,主要的軍力是水軍,陸軍戰力遠比不上水軍,北方是陸軍以及強大的騎兵。客觀戰力上也沒辦法直接對抗北方。

一個梗就是張遼800騎兵差點活捉了孫權。是孫權治兵不嚴麼?還是指揮不得當?可能都不是,是因為兵種、兵制上的差異,被剋制的死死的了吧。

孫權,能夠守住東吳這片土地已經很不錯了。想要他圖天下,基本辦不到!何況對方有人精司馬懿、諸葛亮這兩大牛人呢!


異史雜談


古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也從這三個方面分析:

首先天時,魏國得國為漢獻帝禪讓,不管是否自願,最起碼法統是正的。蜀國劉備以皇叔身份立國,有匡扶漢室的幌子。而東吳立國怎麼也說不過去,可謂不佔天時。


其次地利,魏國佔據中原,地域也最大。地理條件最好,蜀國有高山險阻,地理條件次之,而東吳,地處長江下游,自古就是偏安之所,難有大的作為,且與曹魏直接接壤,為久戰之地。故,地理條件也最差。

最後人和,魏國賢臣猛將如雲,蜀國也文有諸葛武有五虎將,而吳國臣少將寡,且吳國統治的是少數民族較多的地區,人心不一。所以人和也不佔。


綜上,

東吳最沒有能力統一,能偏安已經不易。


如魚得水8


這個問題問的。。。我不知道你從哪裡總結出來的?

如果說三國裡,最沒希望的,應該是蜀國,而非吳國。。。按照劉備的國策,以人為本。(這是以人為本最早的出處,不過那個時候的以人為本是資本,而不是現在的根本)那麼我們說說,三國時期人口是多少。《晉書·地理志》記載:章武元年“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景耀六年蜀國滅亡時的人口,王隱在《蜀記》中記載“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看到這個數字,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全國九十四萬人,有十四萬不從事生產,打仗按照當時六養一的說法,十萬部隊需要六十萬民夫運糧,蜀國北伐一開戰事,全國什麼都不能做,就剩下點老幼婦孺,這種窮兵黷武的國家怎麼可能有統一的希望?

再說吳國,《三國志·吳志·孫皓傳》注引《晉陽秋》記載吳國滅亡時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可以說吳國最後是有實力和曹操劃江而治。而且在陳壽三國志裡,魯肅的曾經也上表過一個隆中對的國策,和諸葛亮不同的是,諸葛亮最終實現三分天下而魯肅最終確實二分天下,劃江而治,有點像南北朝的感覺,最終不管天下三分,還是兩分天下,都實現了。。不過吳國這個國策,不能益州掌握在別人之手。可以說蜀國的滅亡間接是吳國滅亡加速了。曹魏掌握益州,就不存在北方人打南方人,水土不服的事情發生。曹操的赤壁之戰。三國志裡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當然了這是魏書的武帝紀的說法,但是蜀書,先主傳也記載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兩本書都提到大疫,有人說什麼吸血蟲病,有人說是死人帶來的瘟疫,可是蜀國和吳國並沒有出現此類病症,所以姑且說是水土不服吧。

綜上所述,如果魏國沒有益州,打吳國不佔天時地利人和,而且等恢復人口也是一百多年以後的事情,可惜最後的吳國,沉迷朝廷內鬥,不思進取,等等原因。導致吳國滅國。不過和吳國最沒希望不搭邊。。。


品茗聽雨1982


首先,孫權的能力是三國君主中最弱的。曹操、劉備都是自己開創的基業,而孫權是繼承了孫堅、孫策。孫權只是守成之君,父兄的基業在他手裡並沒有太多發展。孫策臨死前對孫權說:“衝鋒陷陣、爭霸天下,你不如我;舉賢任能、守護江東,我不如你”。這個評價是很精準的。孫權確實做到了舉賢任能、守護江東,但卻沒有能力爭霸天下。

另外,吳國內部情況也是最複雜的。第一是開國元勳多,很多都是孫堅、孫策時期的老臣,都有自己的部曲。第二是本地豪強勢力大,比如說江東四大家族。第三是宗室力量強,孫權的本族兄弟都很有實力。這些都分散了吳國的國力。孫權後來為了加強集權,殺死了很多重臣(比如陸遜)。這些都消耗了吳國的國力。

相比蜀國,其內部情況就很單純。雖然蜀國也有本地豪強,但是勢力並不大,諸葛亮、劉禪都能壓制住。劉備在蜀國也沒有什麼親戚,功臣們大多都死的早。所以蜀國內部很容易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而吳國則是內耗不斷。


國史拾遺


劉備入川竊取同為漢室宗親的劉璋地盤,建立了蜀漢政權,蜀漢的疆域包括雲南全省,四川、貴州大部分地區,以及陝西、甘肅南部和廣西西北部,是三國中地盤面積最小的。

劉備起點低、起步晚,佔領了四川才算有了根據地慢慢安定下來,曹操早己挾天子以令諸侯,佔領北方大部分地區,地廣人多勢力強大。而東吳孫權佔領江東富饒之地,魚米之鄉財賦之地,孫堅、孫策打下基業傳到孫權己歷兩代三主,根基很是穩固。

由於三國演義作者尊劉貶曹的正統觀念和主導思想,對劉備做了許多美化,盛讚諸葛亮的智慧出神入化,蜀漢五虎上將如何勇猛善戰,諸葛亮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劉備借荊州等典故中,蜀漢多次利用、愚弄東吳,東吳好像既沒有特別機智的謀臣,也沒有非常厲害的猛將,給人的感覺似乎東吳是最軟弱最好欺負的。

其實那些演義化的著作與真實歷史相差很遠,東吳的綜合實力各方面條件比蜀漢優越的多,夷陵之戰劉備七十萬大軍被陸遜擊敗,蜀漢更是元氣大傷,劉備白帝城託孤病亡。三國中根基最不穩固實力最弱的就是蜀漢,關羽大意丟失了荊州後,蜀漢處境更加被動艱難。


西賊聞之心膽搖


應答,東吳為什麼甚至什麼時都沒有想統一天下呢?關鍵是東吳的文臣武將頭腦清醒,東吳的人口國力是蜀國兩倍,那是蜀國望尖莫及的,三大戰役,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東吳兩次以少勝多,取得重大勝利,孫堅,孫策手底下的硬活放眼三國有幾人能敵,硬是父兄打出的一片天下,文臣謀士都是利害的角色,魯肅,周愉,呂蒙,陸遜,個個出類拔萃,那為什麼不想去統一國家呢?因為東吳識時務,憑東吳實力還不能單獨抗衡魏國,那蜀國為什麼還嚷著伐魏呢?一是不知天高地厚,以卵擊石,但這是人家的權宜,寧可戰死,美夢還是要做的,一個襄樊戰爭,一個夷陵火燒連營,自己就完了一半。要承認這種不屈不饒的精神還是值得學習的。因蜀國一直以漢室正宗自居,所以要戰鬥不止,來實現隆中之策,用現代話說叫精神可嘉。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