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黃賓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樸存,號賓虹,別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生於浙江省金華市。中國近現代國畫家,擅畫山水,為山水畫一代宗師。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黃賓虹自少即喜繪畫、篆刻,六歲能臨摹家藏沈廷瑞(樟崖)山水冊,十三歲應童子試,名列前茅。十六歲在金華麗正書院肄業。與倪蘇泉、蔣蓮僧為知交畫友。二十一歲,補凜貢生,任兩淮鹽運使署錄事。1907年去滬,曾參與吳昌碩主持的海上題襟館活動,協助鄧實、黃節、柳亞子等編輯《政藝通報》、《國粹學報》、《國粹叢書》等,並先後與宣廬愚、鄭午昌等組織宙合社、藝觀學會、爛漫社、蜜蜂畫社等,還在神州國光社、商務印書館、有正書局等單位工作十三四年。1930年在上海任中國藝術專科學校校長。1937年舉家遷至北平任教。1948年秋,應杭州國立西湖藝專之聘,南下任教。解放後任全國第二屆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1955年九十壽辰時,獲華東行政委員會頒發的獎狀,被稱為“中國人民優秀的畫家”;同年3月25日病逝於浙江杭州。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黃賓虹精研傳統與關注寫生齊頭並進,早年受“新安畫派”影響,以幹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為“白賓虹”;八十歲後以黑密厚重、黑裡透亮為特色,為“黑賓虹”。他的技法,得力於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洗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顯著的特色。


黃賓虹臨古畫稿

在中國畫的學習中,臨摹是一項基本功。黃賓虹一生臨古不輟,提倡古人“終日伏案,不遑少息,藏焉修焉,優焉遊焉”的臨摹精神,甚至說“畫不師古,未有能成家者”。 在他看來,臨摹是學習前人理法,“由舊翻新”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求脫太早”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臨王維山水

然而,畫史上名家眾多,臨摹者首先面臨著如何選擇的問題。“大人達士,不局於一家,必兼收並攬,廣議博考”,然後“詳其離合異同之旨,採其涵源派別之微,博覽古今學術變遷之原”。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臨范寬山水

所以選擇的前提是兼收並攬,是一個從“詳其異同”到“涵源探微”再到“博覽變遷”的研究過程。黃賓虹專於畫史研究,能夠衡校古人,辨別其優劣成敗, 提出“唐人刻劃,宋人獷捍,元季四家出入其間而以蕭疏淡遠為之”的觀點。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臨劉松年山水

他曾對學生說:“我在學畫時,先摹元畫,以其用筆、用墨佳; 次摹明畫,以其結構平穩,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畫,使學能追古;最後臨摹宋畫, 以其法備變化多。”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臨馬遠溪山漁父

臨摹不只是選擇問題,還需考慮如何臨摹,用怎樣的方法和態度臨摹。 黃賓虹認為臨古的目的是“撫躬自問,返本而求,自體貌以達精神, 由理法以期於筆墨”。他還認為,畫有章法而乏筆墨者,可通過“摹”“取其位置得宜”;畫有筆法者,可通過“臨” “得學其用筆”,而“有筆有墨者, 只可與人觀覽, 以用墨非臨摹可得, 必待平日之練習功候而成” 。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臨趙孟頫山水

黃賓虹的臨古畫稿,多用簡筆勾勒。如其所言,“觀古名畫,必勾其丘壑輪廓,至於設色效法,不甚留意”。這種臨摹古畫時所用的速寫式勾勒畫法,即黃賓虹所謂的“勾古畫法”,是他有關“出繁人簡”的思考與實踐。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臨大小米山水

黃賓虹說“勾勒屬筆,皴法屬墨”,“畫法之妙,純視筆法”,“畫法用筆線條之美,純從金石、書畫、銅器、碑碣、造像而來”, 所以在他看來,“勾勒”用筆不僅源於書法用筆的標準,也通於自然造物的規律。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臨曹知白山水

然而這些畫稿與原作貌似的極少, 這與他臨摹的態度有關。 “臨摹古人名跡,得其神似者為上,形似者次之。有以不似原跡為佳者,蓋亦遺貌取神之意。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臨黃公望山水

古來各家用筆用墨, 各有不同, 須於名跡中先研求如何用筆,如何用墨,依法對寫,與之暗合,是為得神。若以跡象求之, 僅得貌似,精神已失,不足貴也。”又說“藝術流傳,在精神不在形貌, 貌可學而至, 精神由領悟而生” 。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臨吳鎮山水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蕭雲從山水

賓虹畫論有言:

積點可成線,然而點又非線。點可千變萬化,如播種以種子,種子落土,生長成果,作畫亦如此,故落點宜慎重。《芥子園》中論畫點,似嫌過板,法宜活,而不宜板,學者應深悟之。

畫中兩線相接,與木工接木不同,木工之意在於牢固,畫者之意在於氣不斷。

作畫打點,應運用實中有虛法,才能顯出靈空不刻板。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賓虹寫生畫稿

中國畫論向來重視師法造化 。 黃賓虹也一再說“師古人莫若師造化”,“造化無窮,取之不盡……知師古入,不知師造化,終無以得山川之靈秀也”。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武夷山寫生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蜀合川寫生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山水寫生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山水寫生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山水寫生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青城寫生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黃山寫生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黃山寫生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衡州寫生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衡州寫生

「珍藏」一代宗師黃賓虹存世畫稿揭示山水畫小竅門

黃賓虹寫生畫稿, 多為簡筆勾勒, 是他遊歷過程中的案頭記錄或之後的默憶, 大多要言不煩, 以一種立是真山水的當下感悟會通古法與造化。 這些畫稿對後來者臨習 、 探究中同畫如何寫生具有極好的參考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