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人口贩卖时,都知道“猪仔”可怜,其实“猪花”更可怜

旧殖民主义时期,列强侵略落后的国家,大肆掠夺资源,以殖民主的身份践踏着别国土地,并且,毫无怜悯之心,还做出种种非人道的行为。这其中,除了屠杀行为,当属贩卖人口行为最为恶劣。

近代西方殖民扩展首先从非洲开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葡萄牙是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这其中,美国在贩卖人口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是做得最为“出彩”的。后来的美国,也盛行黑奴贩卖,多数人对这段历史都非常熟悉。

这期间,黑人被奴隶贩子当作物品一样随意交换,卖到美洲被当成奴隶使唤,没有丝毫做为一个人的尊严。

人口贩卖时,都知道“猪仔”可怜,其实“猪花”更可怜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国还曾一度贩卖过华人劳工。

在旧时的广东方言中,“花”是对女性的谑称,如:一村最美者为“村花”;娼妓被称为“花姐”;烟馆女招待被称作“烟花”。当然,还有一个是“猪花”,她们在当时算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些人不负责修铁路或开采矿山,而在海外通过出卖自己的身体换取利益,这其中有多少辛酸,只有她们自己心里清楚。

与“猪仔”对比,“猪花”可以说鲜为人知。近年来,随着对华工史研究的深入,“猪花”的辛酸史逐渐浮现出来。实际上,“猪花”的地位和生活境况比“仔猪”还要卑微、凄凉、可怜。

虽然,在明、清时期,我国的“海禁”政策很是严格,很多人出海尤其是女性出海是要严格检查的,这期间,将中国女性带出去的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会被法律严惩。可是,再严格的法律,也依旧没能阻挡住这些无良之人的脚步。

时间到了十九世纪50年代,因为,大量“猪仔”被售卖出洋,某些洋鬼子担心如无“猪花”,“猪仔”贸易也会被迫终止,巨额的盈利就没法获得。因此,这些人则想方设法的将“猪仔”长期约束在他们的种植庄园或矿山开采中,于是,就引诱“猪花”一同出洋。

人口贩卖时,都知道“猪仔”可怜,其实“猪花”更可怜

这其中,一个方法便是给“猪仔”一笔钱去买女人,然后,结为夫妇。之后,这一切就变成了掳掠和拐骗。罗晃潮在《“猪花”浅论》中考证,那时候“猪花”的关键来源,主要有下几个层面:

第一,被拐卖和诱骗的女性:

大部分女性是被中国奸商诱骗卖到了国外,另一部分则是被某些无良的中国人绑架后,直接运到了海外。还有一些已经是“猪花”的妇女,通过炫耀自己当“猪花”所赚来的钱财,然后,再招来三、四十个青年妇女随她们去往加利福尼亚,逼迫她们充当娼妓,而她们自己则做起了老板娘。

第二,自己愿意成为娼妓的人:

这些人因为走投无路,需要赚钱。虽然,“猪花”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甚至,还要经常受侮辱,但是,却可以赚很多钱,使得很多女性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其中,有一个“猪花”叫阿彩,曾饱受凌辱,但是,这位极具冒险精神的“猪花”,还是活到大龄才去世,并且,迄今被放在纽约的知名人士纪念馆里。

除此之外,也有因为家贫或遭受悲剧事情,被要求陪睡出洋的少女和幼女,还有本来是奴婢,被辗转卖出洋者;以收留女或纳妾之名,直接被卖出洋者;极其不甘心受穷或被辱的年轻小寡妇等。

人口贩卖时,都知道“猪仔”可怜,其实“猪花”更可怜

范若兰在《允许与严禁:闽粤地方对妇女出洋的反应(1860-1949年)》上说:“闽粤等地男尊女卑,交易女性早已有之,再加上,晚清时期海禁大开,中央政府无法管辖的香港和澳门,“猪仔馆”和“猪花馆”林立,使得无知民妇和贪图富贵的市井女子极易被拐骗。”

乔治内兹曾明白地告知他人:“这种“猪花”一运往澳门,驻在那边的意大利使领馆,便自会从他手上接过去。”而他转让这些小女孩,立马就可以挣到1600多银圆。并且,雇用他的美国舰长柏顿,也会得到巨额的赚头。

据记载,在海上的运输过程中,对这些“猪花”也是极大的考验。她们被当成货物一样运输,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根据1854年,英国“英格伍德号”贩卖“猪花”的记载,全船一共四十多个女子,统统被放在一个船舱里,但是,为了防止臭味散发出来,船员竟然将所有的缝隙都堵住了。

可以说,“猪花”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比当年的黑奴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口贩卖时,都知道“猪仔”可怜,其实“猪花”更可怜

这些“猪花”被拐掠出洋后,就如同奴隶一样被拍卖,除少数被有钱人买去当妾或奴婢外,其余都被卖到了妓院,当然,也有誓死不从的。

据记载,广东南海的小脚姑娘白贞烈,被拐卖到了旧金山,不仅受尽百般虐待折磨,还被逼迫为娼。但是,这个弱女子却誓死不从,最终,上吊自杀。之后,清朝使节傅云龙到旧金山,听说了此事,还特地拜祭了白贞烈之墓,并为其墓撰文勒石纪念,表彰其贞烈气节。

如今,正走在崛起之路上的中国人民,应该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千万不要让这种悲剧重演。而且,现今很多国家的博物馆里,都存放着“猪仔”、“猪花”的照片,看到这些耻辱的照片,更加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加倍努力,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猪花”浅论》、《美国华侨史》、《傅云龙日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