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奪門之變,掌握大權的于謙為何選擇“按兵不動”

于謙完全有能力阻止,不過為大局著想,為了江山社稷能安穩,所以在“奪門之變”當晚,聽聞政變的發生而選擇按兵不動,或許他預料到自己會是什麼結局,但是他寧可犧牲自己身家性命。

石亨、徐有貞這些帶頭策劃發動政變的人本就是于謙的政敵,嫉妒畏懼於謙的威望。趁著代宗皇帝重病不起,難以視事,加上太子朱見濟早夭,朝廷無儲君內外人心不穩,勾結宦官曹吉祥等人,秘密聯絡英宗生母孫太后,要知道英宗和代宗是異母兄弟。孫太后當然希望親兒子上位,當即點頭同意。

石亨謀奪門,密白於太后,許之。

當初英宗被俘,國家危難時刻,瓦剌兵臨城下,是由孫太后親自下詔授予明代宗朱祁鈺皇位。這個皇位可不是直接傳自於父親宣宗朱瞻基,意味著孫太后也同意可以否定其皇位合法性。

奪門之變,掌握大權的于謙為何選擇“按兵不動”

換言之,這場得到孫太后背書的奪門之變,按封建君臣法統而論,居然是“合法”的。

于謙在朝廷的威望如日中天,掌握軍政大權,如果他願意,完全可以登高一呼,輕而易舉搞定石亨一夥,但是他得到兒子于冕的急報後沒有任何行動。

明·屠隆: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以報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公蓋可以無死,而顧一死保全社稷也

代宗皇帝在深宮氣奄一息,被隔絕在宮門之外的于謙,並不能真正師出有名,去制止皇太后和太上皇的行動。

皇權鬥爭從來落子無悔。孫太后不論從前如何支持于謙,政變後也並不想置於謙於死地,但她及其家族已經選邊站了明英宗和石亨這一方,于謙如果要阻止政變,那只有和孫太后走向對立面,囚禁罷黜孫太后,接下來就會面對另一個直接問題,繼位者當選誰?

政變造反,大逆不道,如果於謙強行罷黜太后和上皇,並宣佈他們是謀逆作亂,則朱祁鎮這個謀逆罪人或應賜死,或廢為庶人;包括後來的明憲宗朱見深在內的所有朱祁鎮子孫,都同樣將作為罪人之子。

而明宣宗朱瞻基只生了朱祁鎮和朱祁鈺這兩個兒子。朱祁鈺現在病危難治,太子早夭,這就意味著明宣宗朱瞻基一脈將永遠失去皇位繼承權。如此情況下,分封各地的諸王必定想入非非,國家又將陷入動盪不安,很大概率有藩王學習明成祖朱棣,以“靖難”為名起兵入京。

奪門之變,掌握大權的于謙為何選擇“按兵不動”

就算換一種溫和的處理方式,于謙不公開宣佈孫太后和朱祁鎮母子是謀逆,只是將他們禁錮起來,剝奪一切權力,推舉英宗長子朱見深繼位。

那麼從明代宗、孫太后、朱見深、甚至大明朱氏皇族任何人的立場角度去看,這樣的于謙不是曹操也是曹操,不是董卓也是董卓了。君臣勢難兩安。

一個罷黜囚禁其祖母、生父的大臣,不管哪個皇侄即位,會不把他當成曹操董卓?天下人又有多少會不把他當成曹操董卓?皇權赫赫天威,豈是人臣可以輕易掌握的?

明代宗朱祁鈺對於謙可不是完全“信之用之”,也“防之懼之”。身為帝王當然清楚權力平衡的必要性,于謙功高震主,威望如日中天,自然有所提防。所以重用和于謙不和的石亨等人,以牽制于謙的權勢,終於釀成禍變。

大明江山是老朱家的,這點是最重要且最基礎的。病危在床的朱祁鈺,聽聞政變發生,第一反應竟然是“于謙耶”,而不是“快傳於卿”之類話語。于謙在朱祁鈺心中地位可不是相父諸葛孔明,而是一直所提防的司馬懿王莽人物,生怕祖宗浴血奮戰打下來的大明江山被權臣輕易和平過渡,這也是朱元璋在祖訓中所提的重中之重。

得知是朱祁鎮政變復位,代宗朱祁鈺方長舒一口氣「哥哥做,好!好!」,寧可自己身死位廢,也不願從此成為大明王朝末代皇帝、老朱家的罪人。

明代宗能從藩王到皇帝,于謙可謂第一功臣,無論是穩定局勢,安定人心,努力勸進,還是堅守北京,收拾河山。但是實際上代宗內心深處對於謙卻是如此忌憚,何況是朱氏皇族任何其他人來做這個新皇帝?

朱元璋所創造的“皇明祖訓”從法理上給了各地藩王充足的發兵理由,大家就會紛紛四方起兵討伐于謙這個新時代董卓了。于謙為人剛正不阿,從不結黨,在師出無名的情況下,他很難迅速擊平四方,穩定天下亂局。

然後呢,八王之亂,天下分崩離析,蒙古伺機入侵,百姓受苦,蒼生塗炭,也不見得就是危言聳聽。彼時天下人又將會怎麼看這樣的于謙?後世史學家又會如何評價這樣的于謙?

于謙面臨的難題就在這裡,如此局面,已經不是明朝體制內合法的政治手段能解決的。但是,于謙畢竟不是政治野心家,而是大公無私,為國忘身的國家忠臣。

奪門之變發生的太快太突然,留給於謙決斷的時間不足一晚,皇城中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只剩下了前太子、英宗之子朱見深,生父政變再立其子,那樣牽涉進去又有何意義?

於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奪門之謀,懵然不少聞,何貴本兵哉!或聞之倉卒,不及發耳!——談遷《國榷》

所以于謙才會呵斥兒子于冕不要去管,這是國家大事,天命自有所歸。

景皇帝大漸,石亨等謀擁南內,府尹公(于冕)知其謀,奔扣告變,少保公呵曰:小子何知國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

那一晚,于謙在府邸深深嘆息,他想到的是當年宣宗皇帝的知遇之恩,想到的是大明江山的社稷安危,雖然清楚自己很可能活不了,但是顧念大局為重,“顧一死保全社稷也”。

奪門之變,掌握大權的于謙為何選擇“按兵不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