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十年磨一剑!澳大校友在英国弘扬中华文化

2009年,曾敬涵在澳门大学毕业后,随即赴美国深造,后到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任教。这位年纪轻轻的澳大校友,奋斗十年后,已成为了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政治和哲学系教授兼孔子学院院长。

十年磨一剑!澳大校友在英国弘扬中华文化

在澳大遇上伯乐

来澳门升学前,曾敬涵就已经抱有往海外发展的志向,他选择澳大的原因主要是这里国际化的教学环境。”澳大有全球顶尖的教授,课程以英语授课,而且具独特的中西多元文化,这对我到欧美留学帮助很大,也令我很快融入当地环境。”2005年,他在澳大攻读政府与公共行政学士学位课程,认识了许多良师好友,到现在还回味这段学习时光。

十年磨一剑!澳大校友在英国弘扬中华文化

“当时,我很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当了住宿学生会的会长,学生事务长彭执中平易近人,一直大力支持活动;而宋卫清教授,他那科欧盟的课程,到现在对我的中欧关系研究很帮助;另外,我很感谢何秋祥教授,他耐心仔细地帮我写推荐信,不厌其烦的修改一遍又一遍,最后帮助我拿到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行政硕士的录取资格;还有很多很多。在澳大有很多朋友,虽然天各一方,但大家现在还经常一起在网上聊天。”硕士毕业后,他在纽约联合国工作一年后,赴英国华威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系深造,并于2014年获政治和国际研究博士学位。

十年磨一剑!澳大校友在英国弘扬中华文化


醉心政治研究

曾敬涵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和国际关系,31岁获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聘任为政治哲学系教授,兼任孔子学院英方院长,兰卡斯特大学国际合作主管(中国),也是英国最年轻的华人教授,常就中国与世界关系、一带一路等议题进行学术探讨。”我对历史文化很感兴趣,很多时候阅读中国古代哲学来探索中国从古至今的外交理念。”

十年磨一剑!澳大校友在英国弘扬中华文化

另外,曾敬涵在英国也常接受国内外著名媒体采访,就不同政治议题发表言论。”不同媒体,立场和风格都不一样,因此需要对相关领域有多年的潜心积累,才能有足够的专业度,保持独立、客观的分析。”

十年磨一剑!澳大校友在英国弘扬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

曾敬涵管理的孔子学院在兰卡斯特区挺受欢迎。当地中国企业合作的公司,会到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和中国企业文化。有时,他也会与当地小学合作,向小孩提供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课程。

曾敬涵在英国会与当地小区合办一些中国文化工作坊,如兰卡斯特市图书馆的”中国手工日”、图丽博物馆的”中国日”等,当地小孩看到字画龙舟会感到兴奋,然后会画一些创意洋溢的中国水墨画,令老师眼前一亮。”目前英国对汉语有大量的需求,英国学生不只需要通过孔院学习汉语,也希望能了解更多中国文化历史,这些对他们将来的就业有莫大帮助。”

跨文化包容

作为华人在海外学习、生活、定居,曾敬涵并没有因为文化差异而感到不适,他说:“这大概是因为澳大的教学氛围跟现在很像,就是一个东西方人文交织的地方,赋予我一个在多元文化的环境学习、成长的机会,让我在这边,当面临因文化差异造成的管理员工问题、处理预算问题等等,我的思维方式也不会反应不过来。也正因为习惯了跨文化的生活环境,使人的文化底蕴更加丰厚,才得以用包容与理解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特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