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河北灤州曾發生郭鬆齡倒戈 還有兵諫清廷 尋蟻求水等驚訝往事

擁有三千年歷史的河北古城灤州,地處東北與京津唐緩衝地帶。它西北距北京220公里,西南距天津136公里,西距唐山35公里,東距秦皇島山海關80多公里。這裡自古被稱作“枕燕山而踏渤海,屏京津而扼關外”的遼西孔道、兵家咽喉。

河北灤州曾發生郭松齡倒戈 還有兵諫清廷 尋蟻求水等驚訝往事

近現代史中很有影響的奉軍悍將郭松齡“郭鬼子”倒戈反奉,就是在這裡誓師通電鬧起的,而且,他還在此殺害了奉軍名將姜登選。

不僅僅是郭松齡,一直虎視中原的奉系軍閥,在現代史中與灤州的交集最多:

兩次直奉大戰,灤州都是張作霖的大本營和指揮所;1922年6月12日,第一次直奉戰爭奉軍戰敗後,張作霖和吳俊升就是在灤州宣佈的東三省獨立,實行聯省自治,張作霖被推舉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1928年6月初,張學良在父帥被炸、前途未卜的關鍵時刻,也選擇灤州作為藏身之所。他曾在灤州大覺寺度過了11個晝夜,暗中策劃奉軍撤離出關和應變事宜,並於6月17日由灤州化妝成士兵潛回奉天處理善後。後來張學良和白崇禧聯手殲滅直魯聯軍,這裡亦是主戰場。

河北灤州曾發生郭松齡倒戈 還有兵諫清廷 尋蟻求水等驚訝往事

(郭松齡)

史料介紹,灤州在殷商時期屬黃洛城舊址,是孤竹國所在地,素有“關西第一州”之稱。

《灤州志》記載,自秦代開始,先後有18位皇帝37次巡遊過灤州。其中包括秦始皇、漢武帝、魏武帝曹操、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金熙宗完顏亶、元太祖成吉思汗、明英宗朱祁鎮、清康熙、乾隆、嘉慶等。乾隆皇帝不僅題寫了城門上灤州兩個大字,還留下了“攬景目難給,千古此灤州”的詩句。

滿清入主中原後,沿襲明朝建制,將全國分為省、府、州、縣,京師省改稱直隸省。灤州則屬直隸省永平府所轄。由於滿清的龍興故地在東北,因此灤州地已失去對外邊鎮的意義,被視同縣,不再管轄縣。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灤州仍屬直隸省永平府。1913年裁撤府州,州改稱縣,灤州始稱灤縣。但人們還習慣稱灤縣為灤州。

歷史上,除了與奉系軍閥相關的瓜葛,灤州還曾發生過一些有影響的歷史事件,曾數次成為國內外焦點,諸如這幾件往事就值得一憶:

河北灤州曾發生郭松齡倒戈 還有兵諫清廷 尋蟻求水等驚訝往事

(一)1900年,滿清清朝廷處於風雨飄搖的窮途末路,京津一帶反洋愛國的義和團運動風起雲湧。灤州拳民也成立了“直隸關西津東洞山寺義和神團”,迷谷村藥材商人張洪自任義和團大師兄,懲惡除霸,名震一時,他曾被想利用義和團的慈禧太后賞賜黃馬褂。1900年8月,張洪調集盧龍、遷安、灤州等地義和團民眾5000多人,進攻駐紮在偏涼汀火車站的八國聯軍。雙方激戰於橫山腳下,最終,號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還是被裝備精良槍炮的八國聯軍所擊潰。

(二)1911年10月底,在馮國璋率北洋軍猛攻漢口新軍起義部隊的當口,屯兵直隸灤州的新軍第二十鎮突然發動了一場爭取立憲的兵諫事件,讓清朝廷以為安穩的後院起了火。這場兵諫的主角是有“士官三傑”之稱的新軍將領張紹曾、吳祿貞和藍天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0月29日,新軍第二十鎮統制張紹曾收到天津兵給司令部副官、同盟會秘密會員彭家珍急電,要張在灤州扣留由彭負責押運的軍火。張見電即刻行事,共截獲槍5000支,子彈500萬發。之後,張聯名第三十九協協統伍祥禎、四十協協統潘榘楹、第二混成協協統藍天蔚、第三鎮第五協協統盧永祥等,在直隸灤州通電,向清政府提出類似最後通牒的“十二條政綱”。

河北灤州曾發生郭松齡倒戈 還有兵諫清廷 尋蟻求水等驚訝往事

灤州“兵諫”與太原起義發生在同一天,它對清廷的打擊比武昌起義更致命。以載灃、奕劻為首的滿洲皇族心驚膽戰,方寸大亂,不得不答應“兵諫”的部分要求,同意實施“十九信條”。按照“十九信條”,滿清皇家親貴均不得參與政權。奕劻、載濤等人都無奈地“謝政”,辭去了所任一切官職。

此後,王金銘、施從雲和第二十鎮第八十標三營管帶馮玉祥等人和天津的革命黨組織“北方共和會”取得聯繫,秘密籌餉並策動起義。1912年1月,王、施等接受同盟會指示發動起義,1月3日宣佈灤州獨立,成立“北方革命軍政府”,推王金銘為大都督、施從云為總司令、馮玉祥為總參謀長,通電全國。

但這次灤州起義,在清廷的分化和破壞下,清朝通永鎮總兵王懷慶率部於1月10日趕往鎮壓。王金銘、施從雲等率部西進,在雷莊與清軍遭遇,王、施二人被誘騙至清軍營地談判,遭伏兵逮捕後槍決。只有馮玉祥得以逃脫。

(三)抗戰期間的1938年7月,冀東人民掀起的抗日風暴首先從灤州的港北颳起,十萬義軍如同從天而降,遍及冀東。

此前的193511月,日寇唆使漢奸殷汝耕,成立了“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冀東22縣,從此使灤州淪為日偽佔領區。

抗日戰爭開始後,冀東地區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豐灤遷聯合縣”亦是在此誕生。

在共產黨八路軍組織帶領下,敵佔區的抗日武裝日益壯大,地雷戰、地道戰,反封鎖、反掃蕩、大破交通、砸偽大鄉等活動神出鬼沒,極大震懾了日偽政權,牽制了侵華日軍有生力量,為奪取抗戰勝利做出了貢獻。

河北灤州曾發生郭松齡倒戈 還有兵諫清廷 尋蟻求水等驚訝往事

抗戰期間,24歲的灤州籍的中國空軍大隊長周志開,創造了駕駛戰機擊落6架日軍飛機的輝煌戰績。他不幸於1943年12月14日在湖北長陽縣犧牲。被譽為中國“空戰英豪”。

在灤州,還有一則尋蟻求水的古老故事。

尋蟻求水 東周列國時期,今遷安屬於山戎令支國。有一年,山戎令支國發兵攻打鄰國燕國。燕國抵當不住,只好向齊國求救。於是齊桓公率兵討伐山戎。

當大軍行至爪村伏龍山(今龍山)一帶駐紮時,山戎令支國將濡水(灤河)截斷,造成伏龍山周圍20多里無水。齊國軍隊無水喝,齊桓公只得叫士兵鑿井找水,結果卻未能找到泉水。

齊桓公的謀臣公孫隰朋向齊桓公進言說:“臣聽說螞蟻找有水的地方築穴居住,應當找蟻穴處掘水。”齊桓公按公孫隰朋的主意讓士兵在伏龍山的北面搜尋蟻穴,結果又未找到水源。公孫隰朋說:“螞蟻冬天找暖和的陽坡居住,夏天才涼快的背陰坡居住。是冬季,螞蟻一定在山的陽坡居住,不能亂掘。”軍士按他說的,果真在伏龍山的陽坡山腰處找到蟻穴,掘到泉水。齊桓公稱讚說:“隰朋可稱得上是聖人了!”因此,將該泉稱為聖泉,伏龍山也改龍泉山,後來又簡稱龍山。

為飲水思源,使甘泉永存,後人砌石為井,名為龍泉井。據說古井尚存,泉水清洌如初。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