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庫頁島歷史,等於兩個海南島,中國管轄了1100年,被迫割讓給俄國

庫頁島位於俄羅斯東部,日本北部,俄羅斯稱之為薩哈林島,日本稱之為樺太島。面積7.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海南島。

西漢初年,中原王朝就已經對庫頁島有所瞭解。晉朝史書記載了庫頁島的位置,並知曉其為海中島嶼。唐朝時,東北黑龍江流域居住著靺鞨族,稱為黑水靺鞨,並歸順於唐朝。725年唐朝在此設立黑水軍,後改設黑水都督府,治所在伯力,管轄黑龍江中下游地區和庫頁島,是唐朝羈縻統治區。

庫頁島歷史,等於兩個海南島,中國管轄了1100年,被迫割讓給俄國

1037年,遼朝設置五國部節度使,管轄範圍包括庫頁島。後來金朝繼承了遼朝,繼續對庫頁島行使管轄權。1264年大蒙古國出兵征討庫頁島,1285年元朝在黑龍江入海口的奴兒干城設置徵東元帥府,1291年元朝出兵萬餘人再次征討庫頁島,使得庫頁島上各部落都臣服納貢。

1411年,明朝在元朝徵東元帥府舊地開設奴兒干都司,並開通驛站,更有效地直接管轄了黑龍江下游和庫頁島等地區。後明朝名太監亦失哈為欽差大臣,多次出巡奴兒干都司。1413年在奴兒干城建造了永寧寺,並立永寧寺碑以示紀念,上刻“敕修永寧寺記”碑文。1433年亦失哈第十次出巡奴兒干,發現永寧寺被毀,於是重建了永寧寺,並再次立碑,上刻《重建永寧寺記》碑文。永寧寺碑是明朝管轄黑龍江中下游和庫頁島的物證。清末時曹廷傑發現了永寧寺碑,並將碑文拓下,使其得以流傳於世。1904年俄國拆毀永寧寺,並將兩塊石碑搬走,轉移到海參崴博物館。

庫頁島歷史,等於兩個海南島,中國管轄了1100年,被迫割讓給俄國

清朝建立後,庫頁島內附,先劃寧古塔副都統管轄,後來又劃歸三姓副都統管轄。奴兒干城清朝稱之為廟街。1689年清政府和俄羅斯帝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明確庫頁島是清朝領土,在法理上歸屬於清政府。庫頁島在實際上也處於清朝有效管轄之下。1858年開始,俄羅斯帝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逼迫清政府割讓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大片領土給俄國。從此庫頁島在實際上和法理上都不再歸屬於中國。

1860年俄國佔領庫頁島南端,與日本勢力發生衝突。1862年日俄雙方談判瓜分庫頁島沒有成功。1875年俄國以千島群島和日本交換了庫頁島南部主權。庫頁島完全歸俄國統治。1904年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日本佔領了整個庫頁島。後俄國被迫割讓北緯50度以南的庫頁島給日本,實行南北分治。

1945年日本戰敗,蘇聯佔領了整個庫頁島,並將島上的日本人遣返。1951年日本宣佈放棄庫頁島主權,蘇聯正式控制庫頁島全境,這就是庫頁島的歷史。

庫頁島歷史,等於兩個海南島,中國管轄了1100年,被迫割讓給俄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