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這人為了給國君報仇,連自己兒子都殺了,是個狠人!

春秋時期衛莊公在位的時候,手下有一個大臣叫石碏(卻),這個石碏是個賢臣,也是個忠臣,為了給國君報仇,他連自己兒子都殺了,因此流傳下來一個成語,大義滅親。

這個故事是怎麼開始的呢?

衛莊公還活著的時候,立了自己的兒子公子完為太子,公子完雖然被立為太子,但是衛莊公卻不喜歡他,而是喜歡另一個和小妾生的兒子,州籲。

這人為了給國君報仇,連自己兒子都殺了,是個狠人!

衛莊公對州籲極其寵愛,什麼事都放縱他去做,州籲尤愛軍器,幹出了不少狗屁倒灶的事兒。

石碏是衛國大夫,將州籲胡作非為的事都看在眼裡,跑去規勸衛莊公,如果想立州籲為太子,那就該早早定下來,如果不立他為太子,那就該好好約束他,否則,他的眼中沒有尊卑長幼之序,以後恐怕要出亂子。

這人為了給國君報仇,連自己兒子都殺了,是個狠人!

衛莊公對石碏的話不以為然,根本就沒當回事兒,依舊放縱州籲,石碏的兒子石厚和州籲交情很好,石碏讓兒子遠離州籲,但石厚不聽,石碏被君主和兒子氣得不行,就告老還鄉了。

後來衛莊公死了,太子公子完上位,是為衛桓公。

衛桓公上位後,因為州籲驕橫跋扈,估計早就想收拾他,便罷免了州籲的職務,要懲罰他,州籲怕被罰,逃離了衛國。

州籲逃走後,他很不甘心,心裡想著要報復,但是苦無辦法,他先是聯絡和他一樣如喪家之犬的共叔段,想借共叔段的力量殺回衛國,但是沒成功。

後來州籲偷偷集結了一批衛國流民囚犯,尋機刺殺了衛桓公,然後自己當上了衛國國君。

這人為了給國君報仇,連自己兒子都殺了,是個狠人!

州籲弒君自立,是春秋時期臣子弒君的第一例,弒君先河從此而開,之後,各國都經常有弒君的情況發生。

州籲當上國君之後,因為得位不正,他心裡忐忑,擔心得不到民心擁護,便想著打一場大勝仗來彰顯一下自己的功績,收攏人心的同時,對外,也能聯絡一下各諸侯國。

這人為了給國君報仇,連自己兒子都殺了,是個狠人!

因為衛國以前和鄭國有怨隙,想要報仇,便聯絡宋,陳,蔡三國,集四國兵力共同攻打鄭國,包圍了鄭國五天,這一仗沒打出什麼結果。

這人為了給國君報仇,連自己兒子都殺了,是個狠人!

後來四國又聯合魯國攻打鄭國,搶了鄭國的穀子,然後撤退了。

連打了兩仗,也沒取得啥重大的勝利,衛國人反而因為州籲好舉兵事而開始厭惡他,國內反對他的呼聲高漲。

州籲有些納悶兒,便問自己的心腹石厚該怎麼辦。

石厚也沒辦法,便跑去問自己的老爹石碏,說該怎麼樣才能得到民心。

石碏鄭重其事的告訴他們,多覲見周天子就行了。

這人為了給國君報仇,連自己兒子都殺了,是個狠人!

石厚問該如何覲見周天子,石碏說周天子現在信任陳桓公,咱們衛國和陳國交好,你們去拜見陳桓公,讓陳桓公牽線,帶你們去見周天子就好了。

石厚相信了自己老爹的話,回去和州籲一說,兩人一合計,便跑到了陳國,準備按照石碏說得做。

卻不想石碏偷偷派了使者先往陳國,傳密信說州籲弒君奪位,讓陳國人殺了州籲。

陳國人見信之後將州籲抓了起來,讓衛國派人來殺,之後石碏派右宰醜去陳國殺了州籲,同時也派家臣殺了自己的兒子石厚。

這人為了給國君報仇,連自己兒子都殺了,是個狠人!

《春秋左傳》中對石碏有一句評語:“石碏,純臣也,惡州籲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這句話,就是成語“大義滅親”的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