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騰王閣和黃鶴樓哪個出名?

用戶9860698048297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江西滕王閣和湖北黃鶴樓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都為其城市地標性建築,文化底蘊極其深厚。哪個樓出名?我認為黃鶴樓比較出名。


滕王閣-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在唐貞觀年間被封山東省滕州滕王,於是滕王李元嬰始建閣樓名為“滕王閣”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滕王閣主體建築淨高57.5米,主閣五彩斑斕,畫樑棟枋。歷史上先後屢建屢毀達29次多,滕王閣是古代儲藏經史典籍的地方,歷代文人雅士前來以滕王閣歌詠主題的詩極多,張九齡、白居易、蘇軾、王安石、李清照、辛棄疾等。

黃鶴樓-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始建於三國時期,那時候為“軍事樓”,後變為觀賞樓,歷史上屢建屢毀10多次。有“昔日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的名句傳遍大江南北,

黃鶴樓-為何以“黃鶴”命名,其帶有神采仙異“仙人黃鶴”之傳說,據說一仙翁給辛氏酒店畫了一隻鶴,此樓便取名“黃鶴樓”。閣樓裡面有大理石刻唐代閆伯理撰寫的《黃鶴樓記》,還藏有唐宋名人“繡像畫”及摘錄了泳贊黃鶴樓詩句。建築設計極具內涵,以黃鶴為設計意圖,熔古典與現代構築,


M0城市掠影


江南三大名樓一直以來就享有非常大的名氣,而提起三大名樓,人們第一個就想起的武漢黃鶴樓,這和黃鶴樓三大名樓之首的原因有和很大的關係。黃鶴樓能成為三大名樓之首是由很多的原因結合造成的,長沙的岳陽樓和南昌的滕王閣都屈居於其下。

鶴樓位於武漢,其地理位置非常好,黃鶴樓現在也是武漢的招牌建築物,在武漢的地位也是相當的高。與長沙的岳陽樓和南昌的滕王閣相比,黃鶴樓位於一個以黃鶴樓命名的大公園景區,擁有眾多的旅遊景點,在黃鶴樓頂可以一覽武漢長江等景色。

岳陽樓有位於長沙,滕王閣位於南昌,南昌和長沙肯定比不了武漢,必將武漢的經濟水平、人流量等等都遠超南昌和長沙,所以在地理位置上黃鶴樓肯定就相對勝於岳陽樓和滕王閣了。而且在地方對於三大名樓的重視度不一樣,武漢對於黃鶴樓就非常重視。

為什麼城市對這三大名樓的重視度不一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城市的旅遊資源豐富度的原因,武漢跟南昌和長沙相比旅遊資源比較匱乏,武漢僅有戶部巷、東湖、木蘭草原等景區,所以對黃鶴樓就非常重視,大力的推廣。

而長沙有嶽麓山、橘子洲頭、天心閣、靖港古鎮、黑麋峰、大圍山、關山古鎮等等著名旅遊景點,岳陽樓就只是長沙的一個小景區,推廣度比較低。南昌有潘陽湖、秋水廣場、南昌之星、繩金塔、八一廣場、鳳凰溝等眾多著名景區,滕王閣就也不受重視了。



檸檬H


兩個都是我國古代四大名樓,江西人說滕王閣好,湖北人說黃鶴樓有名。做為外省的人來說,我認為還是黃鶴樓要出名一些。讚美黃鶴樓的詩篇很多,大家都能記住幾句,到武漢旅遊一定會去看黃鶴樓,感覺它成武漢的代名詞了,是武漢的地標性建築,被國人所知。



瓢蟲736


更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兩座樓我都去過!滕王閣在江西省南昌市贛江邊上,黃鶴樓在湖北省武漢市長江邊上!

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這是王勃滕王閣序對江西的高度總結。最出名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百世!

登滕王閣遠眺贛江兩岸的美景盡收眼底!旁邊的八一大橋交響呼應!

滕王閣也是一座高等級的皇家建築,因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嬰而建造!在滕王閣還有一個一字千金的故事等你來這探究。

黃鶴樓:因李白的詩句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是寫進小學課本里我們都會背誦的詩句!李白斗酒詩百篇!在黃鶴樓惜別孟浩然留下的佳作而千古傳頌!

登黃鶴樓遠眺,前面不遠就是中國兩條母親河之一的長江,武漢長江大橋和它呼應!

黃鶴樓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中最高的,有五重簷!打蛇七寸的故事就是出自這裡,等你來聆聽!

這是我眼中的兩座樓,各有各的美景,各有各的好!不分伯仲!


Johnnylee


滕王閣

有人說,中國第一樓閣,就數南昌騰王閣。滕王閣不僅雄偉高大,而且地理位置優越,靠近贛江再加上紅谷灘,非常之震撼。除此之外,古代對閣的定義級別高於樓,所以滕王閣吊打其他兩個樓不在話下,並且著名詩人王勃所撰寫的一首“滕王閣序”早已廣為流傳,滕王閣早已是人盡皆知的古代名樓。所以無論從建築風格的雄偉,還是從名氣而言,滕王閣都理當是天下第一名樓。

而不同意此說法的人則說,以前的滕王閣遠遠高於旁邊的民用建築,確實很有氣勢,而如今屹立在高樓大廈間的滕王閣早已失去了當年雄偉的氣勢,已然成為了最矮的建築物。其次,如今的滕王閣經過了返修重建,現代化鋼筋混泥土加電梯,已經讓滕王閣失去了古樓的韻味,所以滕王閣不能是名樓之首。

黃鶴樓

黃鶴樓作為武漢的地標,早已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稱。唐代詩人崔顥一首“黃鶴樓”,詩仙李白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這些都代表著黃鶴樓的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並且黃鶴樓屹立於山頂之上,遠遠望去顯得格外的壯觀,登樓遠眺便將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所以大氣的黃鶴樓位居名樓之首,實至名歸。

不同意此說法的人則說,黃鶴樓早已不是以前的黃鶴樓,是一座貨真價實的仿古建築,“古人乘黃鶴,今人乘電梯”,古樓失去了“古”的韻味,就沒有了評判的標準。






千里看世界A


黃鶴樓要出名,

江南四大名樓裡,也就岳陽樓能和它一比高下了!之所以聞名是兩個方面,一首崔顥的黃鶴樓讓它名揚四海,七律孤篇!連李白看過都不敢再提詩,甩筆離去!而騰王閣雖然也有駱賓王的騰王閣賦,同樣也是文章的上上之作,但是為散文的形式表達,傳播度不廣。沒那麼朗朗上口。

其二是所處位置不一樣,武漢為中國中心城市,交通四通八達,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好過南昌太多。南昌發展遲緩。去光顧的人不多。


大為在深圳


我是靜偉,我來回答。

滕王閣和黃鶴樓哪個更出名些?

要搞明白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三方面入手:

一、歷史上的滕王閣與黃鶴樓

1、黃鶴樓

所說最原始的黃鶴樓大概是在三國時期就建起來了,一開始的時候只是城牆一角的“瞭望樓”,是做軍事用途使用的,和其它城市的角樓比起來除了規模上稍微大一點也沒什麼區別,所以名氣神馬的,大家也就可以想見了。

然後就是三國歸晉天下一統,天下進入了刀兵入庫馬放南山的短暫的和平時代,這些以前佔據了軍事要地的軍事建築也就失去了它本來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它所處的位置好,屬於那種無論遊玩還是行商都是必經之路的地方,漸漸的就成為了一個有特色的地方性的代表一直到唐代崔顥、李白的出現,但到此時黃鶴樓是否還是原來的黃鶴樓?是否重修或翻建過?都不確定;

2、滕王閣

這座樓是怎麼來的呢?其實他不像黃鶴樓是軍事的產物,它是有主的。

主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嬰,而滕王閣也不止一座,我知道的一共有三處叫做“滕王閣”的地方,而我本人去過兩處,一是山東滕州,這也是李元嬰第一次被封為滕王時建造的“滕王閣”,但現在已經被毀掉不存了,這也是我沒去過的地方;二是到了李治時期就把李元嬰調到了現在的江西南昌,結果這傢伙因為在滕州待久了,產生了第二故鄉情緒,於是在這又修了一個“滕王閣”還重視邀請王勃為其作《滕王閣序》並流傳千古;三則是在四川的閬中,我去年自駕經過時去的,停車費收五元,上去以後一座新蓋的仿古樓,也不能進去只能外邊轉一圈啥也沒有,我甚至懷疑它連景點的稱呼都不配擁有。

二、名氣的由來

閱江樓、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合稱江南四大鐘樓(也有三大鐘樓之稱),這四座樓我都去過,其中南京的閱江樓更有著“天下第一名樓”的稱號,與閱江樓比起來,其它三座確實是有著一定的差距的。

黃鶴樓真正成名與鄉野之間和崔顥的那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不無關係,再加上大仙人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一出口便天下皆知,這下好了,想不出名都難;

滕王閣和黃鶴樓比起來命運就要悲慘一些了,從特定角度來看,翻開中國歷史根本就是滕王閣的重建史,歷史上一共先後重建了29次之多,中國有多少個正統大一統的朝代?到29個麼?可不論大小政權都有人原不惜重鑫把它重新修起來,為啥?名氣大唄,大在哪兒?

大在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大在《滕王閣序》!大在王勃!

三、現在的騰王閣與黃鶴樓

建國以後其實歷史上的黃鶴樓早就毀了,估計也就剩個基座什麼的或許還有點殘垣斷壁,1985年的時候國家出資將這座樓重新修了起來,樓是修起來了,雖然借鑑了很多歷史上的東西,比如“同治樓”的原型、七十要圓柱支撐、翹角伸展神馬的噱頭罷了,那歷史、文化、底蘊早都隨風消散了,現在的黃鶴樓門票售價八十塊,人性化服務進去電梯一站到頂,上邊看一圈下來就可以回家洗洗睡了,快一點的話全程不會超過二十分鐘。

而滕王閣雖也同樣的歷經戰亂毀於一旦,但其與黃鶴樓的區別在於,滕王閣於清一朝便重修了十三次之多,所以老的根基底子都還沒有丟下,大量史料的留存為後期的重建提供了很多寶貴的資料,所以其無論是底蘊、還是規模都要強過黃鶴樓很多,現在的滕王閣還是很有觀賞遊覽性的,至於黃鶴樓嘛,一次管夠。

我是愛旅遊的靜偉,歡迎評論區交流指正,請關注支持,謝謝。


靜靜靜靜偉


生長於北方的我,最早知道黃鶴樓還是上學時期課本里,外加電視廣播,黃鶴樓即武漢的代名詞。著名人文古蹟!

滕王閣可能南方朋友更熟悉,其知名度從江西人抽的“滕王閣”香菸有所耳聞。近些年通過電視媒體大力宣傳人文古蹟才瞭解。滕王閣即是江西的代名詞!

大眾對黃鶴樓和滕王閣的知名度,更多還是源於媒體電視和香菸品牌。要說最出名,真正靠人文家喻戶曉的樓閣古蹟,也就岳陽樓了,因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早已響徹海內,婦孺皆知!



古今事件集成


江南有三大名樓。一曰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贛江之濱。二曰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蛇山之巔。三曰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畔。如果問滕王閣和黃鶴樓哪個更出名,我認為滕王閣更有名。

首先,從兩樓的建築氣勢來講,滕王閣遠勝黃鶴樓。

滕王閣主體建築淨高57.5米,下部還有象徵古城牆的2級共12米高的臺座。主閣樓高7層,即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再加一個頂層,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黃鶴樓總高度51.4米,樓高5層,建築面積只有3219平方米。

其次,從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來看,滕王閣完勝黃鶴樓。

滕王閣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國的黃武二年,即公元223年。在始建年限上,滕王閣要晚於黃鶴樓,故

滕王閣略輸於黃鶴樓

滕王閣是唐高祖李源之子滕王李元嬰創建,其時他在南昌任洪州都督。李元嬰受宮廷生活薰陶,“工書畫,妙音律,喜蝴蝶,選芳渚遊,乘青銅舸,極亭榭歌舞之盛。”所以,滕王閣始建者的文化素養是很高的。而黃鶴樓始建時只是一角瞭望守戎的軍事樓。三國統一後,該樓失去軍事價值,才逐漸演變成官商行旅遊覽和宴請的必選之地。故滕王閣完勝黃鶴樓

兩樓都因唐代詩人的詩句而流芳後世。滕王閣因初唐詩人杜牧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聞名。該詩和序寫於唐上元二年(公元671年)滕王閣重修之際。使黃鶴樓揚名的詩是崔顥的七律《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從兩位詩人的才氣、名氣和題詩時間上比,滕王閣勝出。

再次,從遭遇的劫難和最後的建成,滕王閣也完勝黃鶴樓。

歷史上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可以說是屢建屢毀,屢毀屢建,為什麼毀了那麼多次,還要重建?特別是在清朝的光緒末年滕王閣再遭火焚,清朝庭雖內外交困,國家財力耗盡,仍然堅持對滕王閣進行了重建。不就是因為滕王閣名氣大嗎。

黃鶴樓在歷史上也是屢建屢毀,具體經歷了幾次,史料記載不祥,但僅明清年間就被毀了七次。清光緒年間被毀後,由於清政府國窮財盡,一直沒有再建。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才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重建,於1985年落成。

滕王閣的第二十九次重建由古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進行設計。1942年,他根據“天籟閣”收藏的宋代滕王閣舊畫,繪製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1989年滕王閣在原址落成。而黃鶴樓不但沒有這種殊榮,其重建的參照物是清代同治年間修建的黃鶴樓為原型,且連重建的地址都變了,滕王閣還是勝出。

綜上所述,雖然滕王閣比黃鶴樓更有名,但它們都是我國的文化名樓,都得到了歷代許多著名的文學家、詩人的讚美和歌頌。都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畫月成眉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黃鶴樓和滕王閣都是江南名樓,黃鶴樓有崔顥千古一律《黃鶴樓》,滕王閣有王勃駢文名篇《滕王閣序》,因此皆名揚華夏。

黃鶴樓位於湖北武漢黃鶴洲蛇山上,登樓可遠俯長江。附: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一一【唐】崔顥《黃鶴樓》

滕王閣位於江西南昌贛江邊上,是唐高宗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南昌)刺史時所建。附: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畵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捲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一一【唐】王勃《滕王閣詩》

滕王閣除江西南昌外,全國還有兩處。一處在山東滕州市,滕州是李元嬰的封地。一處在四川閬中市,是滕王后任隆州(玄宗時改稱閬州)刺史時所建。詩聖杜甫入蜀避亂,寓居閬州遊覽此地留有詩作。附:

君玉臺榭枕巴山,萬丈丹梯尚可攀。

鶯啼茂林修竹裡,仙家犬吠白雲間。

淸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斑。

人到於今歌出牧,來遊此地不知還。

一一【唐】杜甫《滕王亭子二首》選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